多元互动中的地方传统——豫南盘古庙会的考察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8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是关于豫南盘古山盘古庙会的个案研究。盘古山地区的盘古神话、盘古信仰、盘古庙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该文称之为盘古神话-信仰传统,并从共同与历时两个角度展开对这种传统的考察。从共时的角度,该文考察了盘古神话-信仰传统在当地的传承;从历时的角度,该文考察了盘古庙会的复兴与变迁。对于盘古神话-信仰传统的传承,该文着重考察的是它的地方化的形式,即一个在“大传统”中具有普世性或民族性的神祇,是怎样被当地人接受并成为一个“灵验”的地方保护神的;对于盘古庙会传统的复兴与变迁,该文考察的是复兴与变迁的过程,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作为这一过程中的“自变量”的、动态的多元互动关系。 盘古神话-信仰传统在盘古山地区的传承通过两种形式:以盘古神话为主的口头传承和以盘古膜拜为主的行为传承。盘古山一带流传的盘古神话的主体是盘古兄妹婚神话而非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地方化的盘古兄妹婚神话以及产生并流传于当地的盘古斗法神话,塑造的是一位始祖神兼地方保护神的盘古的形象,它界定了盘古与当地民众的关系,解释并创造着当地民众对盘古的敬仰和膜拜。以许愿-还愿为核心结构的盘古膜拜所依据的是关于盘古“灵验”的信仰,同时膜拜的仪式实践本身也验证并生产着关于盘古“灵验”的信仰观念。神话与膜拜共同建构着盘古与当地民众的互惠关系,为当地民众的缺乏保障的世俗生活带来一种必要的安全感。盘古庙会以香客朝拜为基础,娱乐与商贸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集体仪式缺失的庙会,盘古庙会表现为地方性、自在性、松散性而非社区性、强制性、结构性。盘古庙会吸引了大规模的人的聚集,给人们带来一种集体欢腾的节日感受。 尽管没有集体仪式,尽管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盘古庙会仍是植根于地方社会的土壤之中。该文在后两章中着重分析了盘古庙会传统的复兴过程,指出盘古庙会是地方社会中多种社会力量对话、合作与斗争的舞台。围绕盘古庙会展开的多元互动关系并不是一个凝固的结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作为一种“自变量”,主导了庙会传统的复兴与变迁。盘古庙会是在山主组织的推动下,在佛僧、普通民众与香客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得以复兴的,地方政府最初是传统复兴的反对者,但民众与山主组织通过巧妙而顽强的抵抗,使复苏的盘古庙会传统得以存延。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原来的多元互动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地方政府为了利用这种象征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改变了对盘古庙会的态度;山主组织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但他们自身也逐渐由一个不设赢利目标的准宗教组织演变成了一个以赢利为重要目标的准经济组织。山主组织与地方政府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互动关系发生的转变已经导致盘古庙会传统出现多种变化,随着旅游景区的建设,盘古庙会以及整个盘古神话-信仰传统有可能脱离它生存的土壤,失去其作为一种“地方传统”的地方性。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医疗器械作为一种与人身安全和健康直接相关的高风险特殊产品,如何在我国对其法律监管刚刚起步的现阶段建立一套有效的法律机制对其进行监管是当前政府和法学界均面临的一项重
知情权是当代宪法学和行政法学新出现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知情权概念于二战前就已提出,但系统的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则是在二战后形成的。特别是近20年来,知情权的法律理论和法
本文针对跃进煤矿综采工作面巷道端头区域顶板支护支架强度小、支撑性能差、损坏严重,造成工作面巷道端头区域顶板维护越来越困难且经常发生冒顶、底鼓、片邦、拘邦等,导至巷
一、当前国有施工企业缺乏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出现的问题(一)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党员先进性意识淡化有少数党员错误认为,我们要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产主义是遥
今年3月2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91号国务院令,颁布新修订的(简称新),新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本刊记者就的贯彻实施工作专访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
网上证券交易是网络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替代交易系统,作为一种网络自动交易系统,因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而得到迅速发展。替代交易系统改进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为工业生产领域中的重载起动。电子软启动器的线控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执行元件对其高效运行及电控转向汽车行驶
第一部分“启蒙的启蒙”是宏观介绍。作者首先从语源学入手考察“后现代”的原初含义,及其在艺术、哲学、社会理论等领域的扩散,然后分析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法学产生的多方面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