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初步鉴定以及脑胶质瘤治疗的新探讨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aya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ABCG2和CD13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证明人脑胶质瘤中存在BTSC;再进行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然后进一步观察研究125Ⅰ及BCNU对BTSC的影响。方法:1、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5例正常脑组织及59例胶质瘤中ABCG2和CD133的表达并记录阳性细胞数,同时HE染色计数肿瘤细胞总数并分级,统计分析ABCG2和CD133阳性细胞率与各因素之间关系。2、术中取21例患者胶质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悬液,接种于添加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中,使其中的脑肿瘤干细胞克隆增殖;对增殖形成的肿瘤干细胞球连续传代培养,部分克隆球细胞做单克隆培养;将脑肿瘤干细胞球接种于含血清培养基,观察其分化现象。3、术中取髓母细胞瘤细胞,接种于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中行原代培养,使其中的脑肿瘤干细胞增殖,形成悬浮生长的细胞球。将细胞球吹打成单细胞后,取其中部分细胞,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脑肿瘤干细胞在细胞培养CD133的表达,并计算CD133阳性细胞的比例。另一部分细胞继续培养,3-5天后有大量细胞球生成,取细胞对数生长期离心、吹打成单细胞悬液。并将125Ⅰ籽粒置入,培养皿中共同培养。细胞悬液密度为13×104,按照射吸收剂量分4组,每组为一96孔板培养。每组按照射剂量(空白对照、10Gy、20Gy、30Gy)设四个时间段0、20、40、60个小时,每个时间段设四孔,每孔液体量200μl,细胞数为2.6×104,其中三孔记细胞死亡数取平均值,另一孔做生长抑制实验。同时取神经干细胞,按神经干细胞培养方式传代培养3-5天后,形成细胞球,吹打成单细胞悬液,取相同剂量设定为对照组,与脑肿瘤干细胞进行照射比较。对脑肿瘤干细胞给予不同剂量、不同时间的近距离照射,检测CD133阳性细胞死亡率,增殖抑制的改变;通过细胞克隆形成法,测定125Ⅰ籽粒近距离照射对脑肿瘤干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同时与神经干细胞进行照射对照,检测两组细胞对125Ⅰ籽粒射线的敏感性差异。4、术中取新鲜人脑室管膜瘤标本一例,制备为单细胞,接种于无血清培养基中获得脑肿瘤干细胞,接种于含血清培养基中获得肿瘤细胞,7d时,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方法鉴定两组细胞中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nestin的表达,并用培养7d的细胞进行以下实验:(1)、MTT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将两组细胞接种于96孔,将BCNU稀释为1ug/ml、0.1ug/ml、0.01ug/ml、0.001ug/ml、0.001ug/ml五个不同的浓度,作用于细胞72h后,MTT法测OD值,分别计算抑制率(IR)及半数抑制率(IC50);(2)、细胞周期检测:将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以0.01ug/ml浓度的BCNU作用细胞6h、12h和24h,设不加药组为空白对照组,记为0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1、ABCG2与CD133在成人正常脑组织中无表达,在不同类型胶质瘤中有表达。2、ABCG2与CD133阳性细胞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阳性细胞率大于ABCG2。二者呈正相关(r=0.765,p<0.01)。3、ABCG2及CD133的阳性细胞率在多个病理级别之间有差异(p<0.05),两者在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最高。4、ABCG2及CD133的阳性细胞率与患者性别、肿瘤生长部位无关(p>0.05)。多个年龄组的阳性细胞率之间有差异(p<0.05),大年龄组具有更高的阳性率。5、本组中有10例胶质瘤中均仅有少数肿瘤细胞能够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存活并悬浮增殖、形成克隆性脑肿瘤干细胞球,传代后脑肿瘤干细胞仍保持很强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表达特异性标志物CD133和ABCG2;在含血清培养基中贴壁分化,产生具有多种形态且表达NSE、GFAP或O4的分化细胞;组织切片中CD133和ABCG2阳性细胞呈散在分布,部分呈巢状分布;且肿瘤病理级别越高,原代肿瘤干细胞球越多,增殖越旺盛,组织切片中CD133或ABCG2阳性细胞越多。6、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细胞死亡率,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脑肿瘤干细胞(CD133阳性)在不同的照射时间段内(即0、20、40、60小时)的细胞比例分别为0.25、0.14、0.10、0.04。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意义;实验组内20小时与40小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0小时与60小时比较,P<0.05。有显著性意义。125Ⅰ籽粒各实验组生长曲线抑制克隆形成,较空白组明显降低。不同照射时间段内的生长分数分别为1、0.75、0.52、0.25。125Ⅰ籽粒对脑肿瘤干细胞的存活曲线为一条直线,直线回归方程为Y=40.979-38.205X,方程配合度检示:F=51.713,P<0.001,表明细胞存活率和125Ⅰ籽粒放射活度线性有回归关系,且两者相关性检验呈直线负相关(r=-0.981,P<0.05);与神经干细胞比较,脑肿瘤干细胞对于125Ⅰ籽粒的敏感性具有显著性差异。7、BCNU对人脑肿瘤干细胞及脑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10μg/mL),呈浓度依赖性,其对肿瘤干细胞(IC50=0.157μg/mL)的抑制低于肿瘤细胞(IC50=0.072μg/mL),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阴性对照比较,两类细胞均表现为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S期细胞比例增高,并伴有凋亡细胞的增多,但肿瘤干细胞的改变(24h)出现晚于肿瘤细胞(6h)。结论:1、ABCG2与CD133在成人正常脑组织中无表达,在不同类型胶质瘤中有表达。2、ABCG2与CD133的表达可能促进了胶质瘤的发生发展。3、ABCG2与CD133标记不完全相同的胶质瘤细胞群。4、ABCG2与CD133的表达在不同胶质瘤病理级别之间有差异,病理级别越高,阳性率越高。5、人脑胶质瘤中存在少量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表达CD133和ABCG2的肿瘤干细胞,并能在体外将其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6、利用放射性物质125Ⅰ籽粒近距离照射脑肿瘤干细胞,结果表明,不同剂量、不同照射时间细胞的死亡比例不同,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细胞死亡比例增加,同时脑肿瘤干细胞的生长抑制也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这点也与实验预期的设想相吻合。7、对脑肿瘤干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分别进行了近距离照射,结果表明,相同的放射剂量,脑肿瘤干细胞对125Ⅰ籽粒的射线更敏感,两者的细胞死亡数具有显著性差异。这也说明神经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在细胞特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对于两者对于射线敏感性的差异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8、本实验为体外照射实验,结果表明,125Ⅰ照射剂量达到30Gy时,对脑肿瘤干细胞的杀伤作用最明显,与其他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体内与体外的影响因素很多,所以对于125Ⅰ籽粒的临床照射剂量的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体外实验中,BCNU对人脑肿瘤干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成正比例关系。9、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药物作用于脑肿瘤干细胞后细胞周期的改变表现为S期细胞比例增多,并伴有凋亡细胞的增多,提示BCNU对脑肿瘤干细胞的作用可能为作用于细胞的S期,干扰DNA的合成起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10、通过脑肿瘤干细胞与脑肿瘤细胞进行比较,发现脑肿瘤干细胞的药物敏感性低于脑肿瘤细胞,并且药物作用后脑肿瘤干细胞在细胞周期上的改变也晚于脑肿瘤细胞,两者均提示较脑肿瘤细胞而言,脑肿瘤干细胞对BCNU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其他文献
<正> 电雷管是工业爆破广泛使用的起爆器材,它是以电能灼热桥丝作为雷管发火的能源,因此它具有可靠性与安全性双重要求,根据使用场所和工作面的电器设备状况(电产生泄露情况
目的报道胸脐皮瓣四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游离胸脐皮瓣四种术式修复前臂、手、小腿、踝前及足背合并骨、肌腱、神经外露的创面151例。其中采用改良带蒂胸脐皮瓣修
本文针对钢制轮辋存在的超重和综合力学性能不高的问题,进行了7A04铝合金轮辋成形工艺的研究,分析了变形次数对7A04铝合金性能的影响。首先,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7A
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TiO2、Fe2O3-TiO2、CeO2-TiO2复合纳米光催化剂,探讨了三种光催化剂最佳掺杂量及其掺杂机理;研究了非均匀掺杂方式对三种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
通过物理吸附方法,利用胶原、聚赖氨酸和融合蛋白VEGF-Fc对聚苯乙烯培养板表面进行改性,以研究细胞外基质材料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蛋白显著提高了聚苯乙烯表面
早期现代主义艺术是在对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传统的叛离,革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融合了东方主义和原始主义的传统,没有传统的积淀,创新和叛离就没有办法真正实现,所以在
著作权集体管理是指著作权人通过授权或信托,以著作权管理组织的名义实现著作权权益的辅助机制。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具有独立性,一定的行业垄断性,是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
关系价值与关系质量是关系营销理论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学术界与企业界普遍认同高质量的关系是企业与顾客持续关系行为、共创关系结果的关键,能够减少顾客在交易选择上的不安
简述了电雷管的射频起爆机理,通过电雷管的接收分析及其安全功率密度曲线,提出电雷管在电磁环境下的安全性的判据。电雷管接收到的射频功率与其最大不发火射频功率比较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