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一年生禾草间作系统生产力与水分利用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376004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属于典型旱作农业区,是我国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但该地区土地和降水资源短缺,因此寻求高效的种植模式,是提高牧草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本研究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4种一年生禾本科牧草饲用玉米(Zea mays L.)、甜高粱(Sorghum dochna(Forssk.)Snowden)、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Stapf.)和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Roxb.)Link)为供试草种,分别设置豆、禾单作与间作组合,共9个处理,通过动态监测不同饲草的生长发育特征、构件生物量分配,以及水分与土地利用效率等内容的研究,以期为探索适于旱作农区的牧草生产模式提供参考,所获主要结果如下:(1)间作模式影响禾本科牧草与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与其单作相比,除湖南稷子外,4种间作模式下的禾本科牧草其有效积温更高,间作玉米(IM)、间作甜高粱(IS)和间作苏丹草(ID)分别提高了51.9℃·d、34.0℃·d和104.8℃·d;间作与单作的紫花苜蓿均表现出第2茬的有效积温高于其对应的第1、3茬,其中间作较单作提高了紫花苜蓿在第2茬的有效积温。不同间作系统下对应牧草生长发育特征存在差异。在间作牧草发育后期,禾本科牧草与紫花苜蓿的叶面积、株高整体低于单作。成熟期除单作湖南稷子(J)外,单作玉米(M)、单作甜高粱(S)、单作苏丹草(D)的株高与其间作的差异显著(P<0.05),其中M、S、D的株高分别比其间作高出了21.86%、27.73%、23.97%。紫花苜蓿全年3茬的株高整体上为第1茬>第3茬>第2茬。在禾本科牧草拔节、开花期(紫花苜蓿第2茬生育期)时,IM和IS的中部叶片叶面积较其单作显著减小(P<0.05),并且与玉米间作的紫花苜蓿(IAM)、与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IAS)的顶部、中部的叶面积大于单作紫花苜蓿相同部位的叶面积,说明紫花苜蓿与饲用玉米、甜高粱间作可以提高紫花苜蓿顶部叶面积以获得更适宜的光能资源分配,从而提高间作系统中的光能利用效率。间作降低了禾本科牧草与紫花苜蓿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M、S、D和J的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在2.38-3.52 g·m-2·d-1之间,比其间作分别高出19.51%、29.23%、76.88%和85.94%。在紫花苜蓿第3茬生育期内,紫花苜蓿各间作处理中,IAM干物质积累速率均最高,显著大于IAS和与苏丹草间作的紫花苜蓿(IAD)(P<0.05)。并且,IAM全年三茬的平均积累速率最高。(2)紫花苜蓿/一年生禾本科牧草间作增加了系统生产力,并且影响了不同时期禾本科牧草各构件占比。A/M、A/S、A/D和A/J的全年产量均显著大于其单作禾本科牧草产量。其中,在成熟期时M与D的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其间作(P<0.05),M和D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其间作高18.03%和30.48%。各处理紫花苜蓿全年3茬的地上生物量关系为:第1茬>第3茬>第2茬,其中,间作处理第1茬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全年紫花苜蓿干物质积累量占比为40-50%。禾本科牧草成熟期时的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LER)表现为玉米/紫花苜蓿间作(A/M)>湖南稷子/紫花苜蓿间作(A/J)>甜高粱/紫花苜蓿间作(A/S)>苏丹草/紫花苜蓿间作(A/D)>1,说明间作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生产力和土地利用效率。除禾本科牧草苗期外,A/M、A/S,A/D和A/J的竞争比率(Competitive ratio,CRga)均大于1,说明饲用玉米、甜高粱,苏丹草和湖南稷子在与紫花苜蓿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能够获得更多的生长资源。间作处理的茎、叶、鞘、穗(果实)产量及其总产量整体上低于其对应的单作处理,而饲用玉米各构件生物量分配受间作的影响较小。结合LER表现,紫花苜蓿与饲用玉米的间作种植系统生产力和土地利用效率最高。(3)紫花苜蓿/一年生禾本科牧草间作能够改变牧草的耗水量,提高牧草的水分利用效率。单作与间作处理下的土壤含水量均呈现出同一深度,土壤含水量随牧草生育期的推进而降低。在禾本科牧草成熟期时,A/M和A/J在0-160 cm的土壤平均含水量比其禾本科牧草单作分别高出29.67%和15.13%。A/S和A/D在0-160 cm的土壤平均含水量比其禾本科牧草单作分别低27.63%和22.04%。IJ、J和IM的土壤耗水量(Water use,WU)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D与ID的WU最低。在禾本科牧草成熟期时,间作牧草的水分当量比(Water equivalent ratio,WER)均在1.20-1.38之间,并且间作牧草的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呈现出A/S>A/D>A/M>A/J的结果,说明间作较单作能够提高牧草的水分利用效率,紫花苜蓿与甜高粱的间作种植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其他文献
由苹果黑腐皮壳Valsa mali(Vm)引起的腐烂病(Apple Valsa canker)造成苹果树皮溃烂坏死、树势衰弱、果品下降,严重时导致树死园毁,是苹果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近几十年来,尽管国内外在该病原生物学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然而对于其关键致病因子仍缺乏深入认识。鉴于该病菌能够引起树皮腐烂坏死,推测毒素及毒素蛋白在其侵染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为止,国内外已从Vm中陆续分离、鉴
学位
植原体(phytoplasma)是一种形态不规则且无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生物,据统计,全世界由植原体引发的植物病害多达800多种,我国有100余种。我国对植原体病害的报道早在明末《沈氏农书》中就有桑萎缩“凡桑一癃,再无医法,断不可留者”的记载,其对经济林木以及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中,小麦蓝矮植原体(WBD phytoplasma)是我国首次报道的小麦植原体病害,可引起植株矮化、丛枝增多、叶尖
学位
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创新举措,是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产业学院是知识生产模式转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兼具教育性和产业性。通过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将高职产业学院打造成校企资源共享体、教育教学共同体、生产实训共生体、培训服务联合体、科技创新综合体,实现“产、学、研、用、创、培、服”七位一体的社会功能,以产业学院的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产教融合型
期刊
西洋参(Panax quiquefolium L.),原产于北美洲的多年生宿根药用植物,拥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抗癌等多种功效,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西洋参以根入药,需4~5年的生长期才能收获。由土传病害频发、土壤微生物种群失衡等原因引起的西洋参连作障碍问题严重威胁着西洋参产业的健康发展,其中由土赤壳属真菌Ilyonectria引起的西洋参锈腐病在我国优质西洋参主产区之一的陕西省留
学位
草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0.5%,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资源。黄土高原地区降雨量较低,其土壤的入渗能力体现出降雨对草地系统供水能力。本研究选取宁夏云雾山不同封育年限的草地(0年,2年,13年,30年,38年),测定样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土壤入渗速率,分析封育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入渗能力的影响,探究影响云雾山土壤入渗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云雾山封育的效果提供
学位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气传性真菌病害,是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在世界主要小麦产区对小麦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最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措施。长丰75是陕西长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一个高抗条锈病的小麦新品种。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也表明,其对我国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CYR32、CYR33、CYR34均表现高抗(IT=0-1)
学位
小麦是全球分布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商品率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超过25亿人以小麦为主粮,其安全、稳定、优质生产对世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生产过程中的小麦常常受到条锈病的威胁,小麦条锈病的严重爆发可以造成产量损失50%~80%。种植抗病品种是目前最为绿色有效的病害防控措施,但是品种抗性会因条锈菌致病小种的毒性变异而被克服,导致病害再次爆发。因此,挖掘新的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研究其分子调控机理,创制
学位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泛的牧草之一,它具有营养丰富、抗逆性强、高产等优点。作为我国的主要牧草,其品质和产量的提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西北地区是我国牧草的主产区,干旱环境是限制紫花苜蓿高品质高产量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干旱对牧草,尤其是紫花苜蓿,产生严重危害。面对干旱对牧业种植的制约,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来缓解。其中,水杨酸的外源施用已经应用在多种作物的干旱损伤改善中,但关于其对于干旱胁迫下紫花
学位
我国是世界上草莓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2019年,中国草莓产量为304.2万吨,约占世界草莓产量的40%。随着草莓消费需求的增加及草莓产业发展的规模化,草莓病毒病已成为为害草莓的一大重要病害。草莓病毒大多复合侵染,且草莓的无性繁殖方式使得病毒在植株体内不断积累,世代相传,最终造成果实品质降低,产量下降,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全世界已报道侵染草莓的病毒有20余种,但是陕西省侵染草莓的主要
学位
水资源是关中地区果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果草复合系统具有促进降水入渗,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果园水肥等作用,但不同植物耗水程度不同,果树和牧草根系生态位重叠,易引起种间水分竞争。通过果草复合系统水分利用策略研究,为关中地区果园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果草搭配模式的选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运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探讨不同果草复合系统(苹果+白三叶(AW)、苹果+黑麦草(AR))和单作苹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