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尺度山地乡村人居环境发展区划 ——四川省汉源县实证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20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山地乡村发展研究,既是对国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响应,亦是对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追求。根植于吴良镛先生人居环境“五大系统”,以典型山地区县——四川省汉源县为例,进行山地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村庄发展类型划分,以期为山地乡村的发展提供参考。首先,从“自然、网络、居住、人类、社会”五大系统出发,构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基于MODIS遥感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等多源空间数据集,建立人居环境空间数据库。然后,基于主、客体作用关系,将8个一级指标组合重构,形成发育度、支撑度、限制度3个评价维度;并进一步构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数。最后,基于人居环境评价结果,采用指数法和组合法进行村庄发展类型划分。得到以下结论:(1)地形条件下,人居环境“五大系统”诸要素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特征,整体表现为“中部低、四周高”的空间格局特征。(1)自然系统。汉源县的地形适宜度与生态重要性、生态脆弱性的空间格局呈逆向性分布。在地势相对平坦的中部流沙河谷地区、大渡河和汉源湖周边地区,其坡度<15°,海拔<1500m,属于地形适宜度高值区。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较大、植被覆盖度和生物丰度较低,生态脆弱性较高且生态重要性指数较低。而在县域四周广大的山地地区,海拔多在1500-3500m之间、坡度在15°-79°之间,地形适宜度低、土地利用强度低,属于生态重要区。同时,县域内地质灾害多以滑坡、泥石流为主,主要分布在汉源湖周边以及县域北部部分地区。(2)网络系统。县域整体交通优势度不高,受高程、河流等自然因子影响较大。地形条件下,汉源县的高等级交通线(国/省道)主要沿河呈南北向、东西向布局,村级公路的布局则与等高线平行。交通优势度较高的村庄集中分布在流沙河谷地带及汉源湖周边,呈带状分布;西北部、西南部及东部山地受地形制约,交通优势度低。(3)人类系统和聚落系统。地形、河流、交通等多重因素约束下的人口和聚落的整体发育度较低,空间集聚性和一致性特征显著。其中,居民点体量整体较低,县域乡村居民点平均用地仅占4.68%。而居民点用地比重较大的村庄主要集中分布在中部流沙河谷堆积地带。同时,该地区也是人口密集区,其人口密度多在1000人/km~2以上。在四周中高山区,居民点用地比重和人口密度都较低。(4)社会系统。汉源县社会发育度的整体水平较低,空间不均衡性明显。县域社会发育度均值为0.19,且超45%的村庄低于平均水平。其中,发育度较高的村庄主要分布在北部特色产业区、中部流沙河谷地带及南部人口比重大的少数民族村;而在四周的广大山区,社会发育度低。(2)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空间差异明显,受地形及其派生因子的空间约束力较强。(1)发育度与限制度在空间上表现为逆向性分布。发育度高的村庄集中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聚落集聚度高的中部河谷地区,其生态限制度较低。反之,在生态限制度高的四周山地,人口密度低、居民点体量小、交通优势度低,发育度水平低。(2)人居环境支撑度较好的村庄主要分布在国道(G108、G5)、省道(S306)等交通线经过的中部地区,以及分布在县域南部的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的地区。(3)县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地区差异较大,自然基底约束特征显著。数量上,人居环境指数为低、较低、中等、较高、高的村庄占比依次为15.76%、18.23%、22.66%、23.65%、19.70%。空间上,在海拔<1200m、坡度<15°的中部河谷及周边地区、汉源湖/大渡河周边地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较高;而在海拔>1500m、坡度>35°的广大山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较低。(3)村庄发展类型的区划结果与汉源县实际情况在整体格局上相对一致,部分地区存在差异。其中,指数法较组合法的区划结果更贴近实际。(1)数量上。采用指数法,可将218个评价单元划分为特色发展型村庄127个、城郊融合型村庄38个、集聚提升型村庄31个、搬迁撤并型村庄22个。其中,特色发展型村庄包括生态保护型村庄58个、特色保护型村庄14个、特色产业型村庄55个。(2)空间上。村庄发展类型与地形条件关系密切。特色发展型村庄广泛分布在县域四周,呈环状分布特征;其中,生态保护型村庄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西北部及东部的中高山区,特色产业型村庄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山地。城郊融合型村庄和集聚提升型村庄主要分布在流沙河中部及汉源湖周边;搬迁撤并型村庄则分布在南部、中部和东部的部分山区。
其他文献
学位
当前优化社会治理格局下,大量社会组织应运而生,政府希望购买社工机构服务,满足群众深层次的需求。近年来我国社工机构虽在政府支持下迅速发展起来,但整体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政府对社会工作缺乏了解,常常为了购买服务而购买,新生的社工机构还不成熟,力量薄弱,公众对社会工作了解有限,多方因素导致社工机构不能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然而专业性,是社会工作服务得以区别于其他一般性服务的重要特征,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起
量词在汉语中丰富且广泛,是汉语的语法特色之一。量词种类丰富繁杂、搭配灵活,如何让汉语学习者正确、得体地使用量词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在实际口语交谈中,汉语学习者对量词的使用可以判断其量词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因此,本文将从概述现代汉语中量词的分类及语法特征出发,以《非正式会谈Ⅰ》为研究对象,对《非正式会谈Ⅰ》中留学生量词的运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总结。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
近十年来,泰国的“汉语热”持续升温,几乎所有的泰国中小学都开设了汉语课。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泰国的中学汉语教学现状,笔者结合自身在泰国美艾中学的教学实践经历,对泰国美艾中学的汉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具体的调查研究内容包括学习汉语的学生、汉语教师、教学资源、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几个方面。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笔者通过对调查研究结果的科学分析,总结出美艾中学的汉语教学存在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写作时语言老套不鲜活、童真缺失不真诚、创意匮乏不灵动。如何保持孩子的灵性、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学校课例研究团队关注到了儿童诗的教学。儿童诗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独特形式,其语言生动形象、新鲜活泼、凝练有趣,且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它以与现实生活与儿童真实情感最契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提
期刊
基于超声头波(head-waves)理论,当探头以一定角度激励出的折射纵波传播到界面时产生能量较高的爬波,据此建立了连续SiC纤维增强钛合金基复合材料(Ti-MMC)整体叶环中SiC纤维环断丝缺陷超声爬波检测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多层介质界面超声波传播特性及爬波遇到断丝缺陷时的衍射现象。仿真结果表明,在缺陷上方的水层中会产生明显的缺陷信号波。根据仿真结果,设计制作了超声爬波(5 MHz,20°)
以青木关岩溶槽谷区耕地型/林地型洼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洼地沉积物入手,以137Cs辅以六六六(HCHs)断代,结合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等分析,追溯流域近60年来产沙强度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流域潜在泥沙源地土壤(坡面、沟道)和侵蚀泥沙(洼地沉积泥沙、地表悬浮泥沙)的元素特征,应用复合指纹法定量化解析不同泥沙源地对流域产沙的相对贡献率。以期为岩溶槽谷洼地流域单元的侵蚀产沙定量研究及水保措施制定提供参
高粱(Sorghum bicolor(L.))是世界上主要的旱粮作物,也是全球5亿多人口的主要粮食,高粱的用途有食用、酿酒和饲用。在中国目前高粱多用于饲用,育种主要目标是追求饲用高粱品质,但远缘杂交不亲和、耗时长等问题是高粱育种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相较于其他作物,高粱较难建立高效的组织培养和转化体系,因此在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较缓慢。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作物遗传转化方法有基因枪和农杆菌介导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