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质的安全与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定、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而国家与社会的长期发展及稳定必须基于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必然要回归到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管理层面。水资源评价又是进行水资源合理调配与行政部门管理的基础,故本文中对水资源的评价、管理做了部分研究工作。本文通过阅读、比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结合中国河流污染治理、管理及地下水管理的现存问题,提出未来地表、地下水及二者水质、水量联合评价研究与管理发展的新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水质与水量评价: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海河流域平原区目前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如水量短缺、流域水质污染加剧、地下水开采严重等。本文将对海河流域的核心地市——北京市平原区进行水质、水量的相关评价研究。①在对北京市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质评价时,选用了最能体现小样本监测数据间关系的灰关联评估法作为评价方法,此法在资料较少的情况下更具有实用性。②本文提出了地表-地下水水质水量联合评价概念,针对这一系统建立了综合性评价体系,采用了多级可拓评价方法对系统的整体安全度进行评价,更加方便直观。(2)河流水污染治理及管理:以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的河段水污染问题为基础,对近年来河段主要污染项目—高锰酸盐指数(CODMn)进行浓度及入河总量分析,提出了入河污染物浓度总量控制概念,并对阜阳闸至颍上闸河段的水功能区环境容量进行估算。根据最不利条件,提出一套兼顾水质浓度控制与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评价方案及控制模型,探讨了目前沙颍河段污染项目浓度单一控制抑或是总量单一控制的矛盾,对未来河流污染的治理管理提供了一定参考。(3)地下水可开采利用研究:以新疆典型干旱区—焉耆县为例,从生活、生产及生态三个方面的预测需水量,并计算不同设计水平年的供水量,通过供需水量平衡分析计算出各规划年的全年缺水量以及最大缺水月份的缺水量;然后结合地下水水量平衡原理,进行均衡分析,推求出地下水可开发量,可知该区域地下水存在严重超采的现象,若不及时得到管理,地下水生态环境将会进一步恶化。本文综合考虑地下水资源环境相关的生态问题及地下水开采、地下水资源分配问题,最后提出了一套针对研究区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思路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