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A受体对左旋多巴诱发帕金森病大鼠异动症影响的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ean90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左旋多巴诱发6-羟基多巴帕金森病大鼠异动症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评价
   目的:应用左旋多巴(L-DOPA)建立PD大鼠异动症模型,对其行为学进行评价。
   方法:对25只SD大鼠右内侧前脑束注射6-羟基多巴(6-OHDA)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2周后进行颈部皮下注射阿朴吗啡诱发转数试验,≥7r/min者为成功PD大鼠模型。将成功PD大鼠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生理盐水(Ns)和L-DOPA(L-DOPA25mg/kg+6.25mg/kg苄丝肼)腹腔注射2次/日,共治疗21天,在治疗第2、9、11、18和21天进行前肢功能测定、异常不自主运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AIM评分和旋转反应时间测定。
   结果:20只成功PD大鼠模型,10只给以NS治疗,10只给以L-DOPA治疗。NS组治疗前后前肢跨步数无差异,治疗期间始终未出现AIM;L-DOPA治疗后前肢跨步数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8只出现程度不同的AIM表现,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AIM评分逐渐升高,第21天AIM总分较第2天增加(P<0.05),旋转反应时间随治疗时间延长而缩短,第18、21天和第2天相比显著缩短(P<0.05)。
   结论:L-DOPA诱发6-OHDA的PD大鼠AIM和PD患者服用美多巴出现的异动症某些方面相似,为研究异动症提供理想模型。
   第二部分:CSC对左旋多巴诱发帕金森病大鼠异动症行为、纹状体A2A受体和mGluR5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评价腺苷A2A受体拮抗剂8-(3-Chlorostyryl)caffeine(CSC)对左旋多巴诱发帕金森病大鼠异动症的行为、纹状体A2A受体和mGluR5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6-羟基多巴(6-OHDA)立体定向注射至大鼠右前脑内侧束建立单侧毁损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2周后进行颈部皮下注射阿朴吗啡诱发转数试验,≥7r/min者为成功PD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L-DOPA25mg/kg+6.25mg/kg苄丝肼;CSC2.5mg/kg;CSC2.5mg/kg联合L-DOPA25mg/kg+6.25mg/kg苄丝肼,以腹腔注射为给药方式,每天注射2次,持续21天。予行为学观察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纹状体区腺苷A2A受体和亲代谢型谷氨酸mGluR5的表达情况。
   结果:
   1.A2A受体拮抗剂治疗可以减轻PD运动症状,在21天治疗时间内未出现药物耐受。
   2.CSC联合L-DOPA治疗可以增强其抗PD作用,同时部分减轻肢体、口颌AIM,缓解旋转反应时间的缩短。
   3.单独CSC治疗在改善PD大鼠运动症状同时并不出现异常、过度运动。
   4.A2A受体拮抗剂可以降低L-DOPA治疗诱发的AEA受体、mGluR5蛋白表达的上调。
   结论:
   1.A2A受体参与了帕金森病LID的发生,A2A受体拮抗剂可以降低L-DOPA治疗诱发的A2A受体蛋白表达的上调,改善PD症状,延缓L,ID出现,有望成为有前景的抗PD药物。
   2.A2A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影响帕金森病LID大鼠纹状体mGluR5蛋白表达,提示mGluR5可能是帕金森病潜在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荷瘤小鼠肿瘤放疗前后分别进行99Tcm-Annexin V、99Tcm-MIBI及18F-FDG体内生物学分布以及99Tcm-MIBI、99Tcm-Annexin V的核素显像,探讨99Tcm-Annexin V核素凋亡显像评价肿瘤放疗后早期细胞凋亡的可行性,是否有助于早期疗效评估。  方法:取H22腹水型肝癌细胞株,接种于小鼠右前肢皮下组织,清洁环境下饲养至肿瘤最大径约1cm,选取生
学位
目的:应用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郑氏植物蛋白抗体片段(99mTcF(ab’)2),研究99mTc-F(ab’)2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并利用放射免疫显像原理进行荷瘤鼠显像,探讨郑氏植物蛋白抗体片段作为一种新型肿瘤阳性显像剂的可行性。  方法:1ZPPAb(郑氏植物蛋白抗体)片段F(ab,)2的制备:采用胃蛋白酶水解法。  2显像剂的标记方法及标记率测定:郑氏植物蛋白抗体片段F(ab,)2的
学位
近年来,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与诊断时期密切相关,特别是对单发结节的病变,能否及早确定病变性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至关重要。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显像被国内外广泛用于肺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分期方面,大量文献报道证实18F-FDG肿瘤显像在肺癌诊断中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好,准确性高等特点,在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正确分期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
学位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已占癌症死亡率之首。近50年来,全世界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据统计,在欧美某些国家和我国大城市中,肺癌的发病率己居男性各种肿瘤的首位。近年来,随着吸烟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  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是一种低剂量率、持续性的电离辐射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具有对肿瘤组织杀伤力强,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
学位
目的:丁苯酞具有改善局部脑缺血区微循环和血流量,保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缩小脑梗塞面积,减轻脑水肿等作用。在临床上,丁苯酞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作为脑血管病后改善智能和功能恢复的首选用药。从发病机制上看,脑血管病的发生与脂类代谢密切相关,其中甘油三酯代谢异常是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对丁苯酞与甘油三酯代谢的研究尚少见报道。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丁苯酞对甘油三酯代谢的影响,以期在日后应
学位
目的:本研究拟采用99mTc-HL91及18F-FDG对结核、炎症小鼠模型进行生物分布研究,以及99mTc-HL91及18F-FDG对结核、炎症小鼠模型进行联合显像,探讨99mTc-HL91及18F-FDG联合显像鉴别良性结节的可行性。以降低18F-FDG PET/CT检查时出现的假阳性率,提高癌症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1实验分组  选取生长良好,结节大小无差异的8只小鼠作为结核组,并随机抽
学位
目的:观察寡聚态Aβ1-42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可能机制,探讨雷公藤氯内酯醇(tripchlorolide,T4)保护大鼠皮层神经元免于发生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选用孕16-18d的清洁级SD(Sprague-Dawley)大鼠,分离纯化皮层神经元,应用5μmol/l寡聚态Aβ1-42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动剂Wnt3a和抑制剂Dkk1处理神经元,
目的:研究下咽鳞状细胞癌中Skp2蛋白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间关系,探讨其在下咽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两种蛋白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42例下咽鳞状细胞癌及15例正常下咽黏膜中的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Skp2蛋白在下咽鳞状细胞癌及正常下咽黏膜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1.90%和26.67%,差异有显著性(P<0
学位
目的:肝肾综合征(HR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下降。已知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收缩可引起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HRS患者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异常升高,TNFα是否参与了GMCs收缩引起的GFR下降尚不清楚。胞浆游离Ca2+浓度([Ca2+]i)升高与GMCs收缩密切相关。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s)是细胞内重要的Ca2+释放通道。因此GMCs中IP
目的:探讨125I粒子低剂量率持续照射对HepG2肝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125I粒子低剂量率连续照射肝癌细胞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为临床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中晚期肝癌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用9粒表面活度为29.6MBq的Model6711型125I粒子建立粒子体外照射装置,其中8粒均匀分布在直径3cm的圆周上,另1粒放置在圆心。将人肝癌HepG2细胞种植于直径35mm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