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河流与湖泊之间的水沙交换过程是河湖动力地貌演变的关键环节。长江中下游湖泊密布,水沙资源丰富,近年来,受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影响,水文情势发生很大变化。研究江湖水沙交换,包括湖泊对长江干流水沙调蓄作用,是认识流域水库工程影响,保障水资源与航运资源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长历时实测水文数据,首先,系统分析长江中下游江湖水沙格局的年际和季节变化,通过引入水沙交换系数、两湖分流分沙比、水沙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与湖泊之间的水沙交换过程是河湖动力地貌演变的关键环节。长江中下游湖泊密布,水沙资源丰富,近年来,受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影响,水文情势发生很大变化。研究江湖水沙交换,包括湖泊对长江干流水沙调蓄作用,是认识流域水库工程影响,保障水资源与航运资源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长历时实测水文数据,首先,系统分析长江中下游江湖水沙格局的年际和季节变化,通过引入水沙交换系数、两湖分流分沙比、水沙贡献比等指标定量揭示洞庭湖和鄱阳湖与长江水沙交换关系的不同步变化过程;其次,从量化和机理层面研究长江上游水库群和江湖局地工程(包括湖泊支流水库群、采砂工程、河道整治工程等)对江湖水沙交换的影响;最后,分析长江和两湖出入湖悬沙粒度的时空变化,探讨江湖水沙交换变化引起的环境效应。主要认识如下:(1)1960~2019年,洞庭湖和鄱阳湖与长江水沙交换的年际变化不同步,两湖对长江贡献径流和泥沙的季节规律相似,但变化趋势相反。年际变化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洞庭湖和鄱阳湖先后呈现径流出湖作用显著增强态势,洞庭湖净出湖径流量从1960~1986年的189亿方/年增至1987~2019年的205亿方/年,鄱阳湖净出湖径流量从1960~1991年的140亿方/年增至1992~2019年的162亿方/年;九十年代末,鄱阳湖泥沙出湖作用显著增强,净出湖沙量从1960~1996年的926万吨/年增至1997~2019年的1075万吨/年,洞庭湖则从1960~2004年的净入湖7000万吨/年转变为2005~2019年的净出湖1100万吨/年。两湖泥沙出湖作用达到高值后,不是持续增强,而是均有所回落。季节变化上,洞庭湖和鄱阳湖对长江水量贡献在1~6月较大,期间两湖出湖径流量分别为199和145亿方/月,约占同期大通径流量的31%和23%;两湖对长江沙量贡献在1~4月和11~12月较大,期间两湖出湖输沙量分别为144和116万吨/月,约占同期大通径流量的31%和25%。2003~2019年,10~12月,两湖水量贡献呈增大趋势;1~4月和11~12月,洞庭湖沙量贡献呈增大趋势而鄱阳湖沙量贡献呈减小趋势。(2)长江上游干流水库群是两湖能维持较强水沙出湖作用的主要因素;河道治理、采砂等江湖局地工程,是江湖水沙关系变化的推动因素;过度采砂和湖泊支流水库群拦沙限制水沙出湖作用的持续增强。2003年后,荆江三口入洞庭湖的沙量与宜昌输沙量的相关性明显比1960~2002年更强。上游干流水库群一方面通过改变下泄水沙通量进而影响入湖通量大小和季节分布,另一方面通过引起河床侵蚀加剧,改变出入湖通道水面比降。2000年前,荆江裁弯短期内改变了江湖通道与河道的角度,长期则缩短河道加大干流流量,叠加河道采砂活动,促使干流河床下切,改变出入湖通道水面比降。2000年后,采砂转移到湖泊,导致更多泥沙悬扬且随水流出湖,推动洞庭湖沙量从“净入湖”向“净出湖”的转变和鄱阳湖出湖沙量的增加。近十年,两湖支流来水来沙占入湖总量的比例逐渐增大,目前已成为主要水沙来源,但由于湖泊支流水库群的建设,洞庭湖和鄱阳湖支流入湖沙量相较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分别减少了71%和50%,两湖出湖泥沙因此会相应减少。(3)长江中下游干流悬沙的粗化主要体现在砂含量的增大;枯季两湖对干流的细颗粒泥沙补充能适度缓解干流悬沙粗化;目前,两湖出湖悬沙逐渐粗化。1987~2019年,长江干流悬沙呈现上游细化、中下游粗化的变化趋势。中下游的宜昌、九江和徐六泾悬沙中,砂的含量均从2012年的几乎为0逐渐增至2018年的10%。由于洞庭湖和鄱阳湖对长江供沙比例增加,且沙量贡献在枯季较大,九江和徐六泾的悬沙在洪季(5~10月)10~100μm的悬沙体积百分含量相比枯季增加更显著,粒度的季节差异增大。但是,城陵矶悬沙中值粒径从2003年的3μm逐渐增至2019年的11μm,湖口悬沙中值粒径从2006年的2μm逐渐增至2019年的11μm。两湖对长江干流细颗粒泥沙的补充能力有所下降。
其他文献
近年来,对蔬菜及农作物检测中发现铅、镉超标现象。寻找有效控制土壤中铅、镉进入蔬菜及农作物、降低土壤中铅、镉含量的高效安全方法,已成为农田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以饲料级玉米、富集植物多裂翅果菊为供试材料,采用人工控制性盆栽实验,对多裂翅果菊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6-BA(6-苄氨基嘌呤)、DA-6(胺鲜酯),土壤中施加不同浓度螯合剂CETSA(羧乙基硫代丁二酸)、GLDA(谷
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为紫草科(Boraginaceae)软紫草属(Arnebia Forssk)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为药用,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等功效。除有重要药用价值外,新疆紫草还具有经济价值,导致其野生资源被过度采集。同时,新疆紫草因栽培困难,对生境要求严格,生长周期长等原因,野生资源急剧减少,成为濒危物种,保护已迫在眉睫。本文
膝关节紊乱异常是一个影响多个年龄段群体的普遍问题,磁共振成像可以将膝关节的解剖结构以高分辨的图像呈现出来。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将深度学习应用于膝关节磁共振图像相关的任务中,大多采用了监督学习方法,但该方法需要医生专家手动标记每一个样本,致使大量精力与时间的耗费,加重了临床医生的压力。而半监督学习方法通过使用有限的带标签数据与大量的无标签数据可以有效缓解人工标记压力。此外,磁共振成像存在扫描时间长与成本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亟需重视和提前研究应对。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城市空间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影响,但目前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却十分有限。为测评不同城市绿色空间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影响,分析潜在作用机理,本文在微观尺度上选择公园、绿道以及城市基底三种城市空间,招募33名老年人(平均年龄:68.73±3.37岁)作为受试者,使其分别在三种不同城市空间中进行太极拳活动。
花叶蝴蝶花(Iris japonica var.variegata)为鸢尾科鸢尾属常绿草本植物,叶片表现为绿-白的花叶杂色,具有耐寒、耐旱生长的特性,有利于进行大范围种植。鸢尾属植物的应用和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花色与花型上,对具有观赏价值的叶片鲜有研究。本研究以花叶蝴蝶花叶片为材料,对其叶绿素及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研究,明确其结构变化及生理机制;通过第二代测序技术(RNA-se
我国核桃产业不断发展,随着核桃种植面积提高,有效收获却成为一个难题。以往收获方式大多采用人工,不仅效率低,而且安全也存在隐患。因此,研制出一款效率高且适合西南丘陵地区的核桃收获机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林果类振动原理,本文主要针对核桃收获机振动装置相关内容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通过对典型品种“川早1号”核桃树进行实体测量后,根据所测参数在UG软件中实现该核桃树三维建模,为找到该核桃树的最适采
近年来,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娱乐方式出现在主流市场上,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会给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简称网游成瘾)指个体反复并不受控制地沉溺于网络游戏并因此导致其心理或生理障碍。先前已有研究采用连续风险决策任务探讨了网游成瘾者风险决策及情绪反应的特点。在该任务中被试通过选择打开箱子或停止开箱尽可能多地赚金币,每个箱子内有可能放有金币,也有可
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s,简称车载网)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提高运输系统效率和安全性的技术。随着车载网技术的发展,车辆用户可以在行驶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的互联网服务,如下载各种多媒体文件、进行停车预定等。由于车载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在各种应用服务场景中,通信数据量都呈现爆炸式增长,因此传统的云计算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雾计算作为传统云计算概念的补充和延伸被提出。
盐沼潮滩作为抵御海洋动力的天然屏障,不仅能起到抵御滩面侵蚀、减缓水流流速的作用,同时也可极大地降低波浪能量。尤其是在风暴潮期间,盐沼植被能明显起到消浪减流的重要功能。近年来,随着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天气影响,沿岸城市面临的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正在加剧。加之,许多原有护岸工程由于建造时间较久、材料老化等问题,不能完全满足现有城市抵御灾害的需求。因而重视潮滩消浪护岸作用并将其建设为城市安全防线,这对维护城
由于DNA具有易于合成,修饰和生物相容性高等诸多优点,DNA纳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但是在复杂的生物环境中,由于DNA分子的细胞穿透性弱,核酸酶降解引起的不稳定性,抗核酸串扰能力弱等固有的一些缺陷,使探针渗透性差,背景信号较高,或者有假阳性信号,导致构建的核酸生物传感器灵敏度低,检测结果准确性较低,难以检测低丰度的生物标志物。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本文首先报告了基于框架核酸(FNA)的电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