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分布理论在沉积物及其组分对铜的吸附行为上的应用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99101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沉积物是水体中重金属的最初富集地,水环境化学条件的变化会引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溶解和重新缔合,形成动态平衡。在环境条件改变时,底泥中的重金属会重新释放,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同时,底泥又是底栖生物的主要生活场所和食物来源,其中的污染物质,尤其是重金属污染会对底栖生物和上覆水中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其影响还会涉及到陆地生物和人类。因此沉积物的污染治理就格外重要。   本课题依托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污染控制与治理东江项目(编号为2008ZX07211-004),总结了能量分布理论在吸附科学中的发展和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对比了几种吸附模型的特点,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有关沉积物及其不同成分对铜吸附的特性与影响,运用能量分布模型分析了沉积物中不同成分对铜的吸附的影响。   本文根据沉积物的不同组分的稳定性不同,运用连续萃取法将沉积物进行连续提取分离,得到五种待测样:原样(BS)、去轻组(SRLF)、去碳酸盐(SRC)、去铁锰氧化物(SRIMHO)、去有机质(SROM)。沉积物理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连续提取法对沉积物进行处理,不会对沉积物及其残留组分的性质造成影响。   在不同pH条件下测定上述5种沉积物对Cu2+的吸附特征,并运用能量分布理论对吸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不同pH条件下5种沉积物表面对Cu2+的吸附位点能量变化情况。不同pH条件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沉积物各不同组分的去除,沉积物原样、去轻组沉积物样本和去碳酸盐沉积物样本的表面吸附位点能量分布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去铁锰氧化物沉积物样本和去有机质沉积物样本其表面吸附位点分布随pH的增大吸附能范围变小(主要体现在高能位点的减少)、吸附位点种类的增多和吸附位点数量的增多。   在不同离子强度条件下测定上述5种沉积物对Cu2+的吸附特征,并运用能量分布理论对吸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不同离子强度条件下5种沉积物表面对Cu2+的吸附位点能量变化情况。不同离子强度条件下实验结果表明:因为其他离子的竞争吸附,导致其他离子占据了沉积物表面对重金属铜离子的吸附位,影响了沉积物对铜离子的吸附。随着沉积物各不同组分的去除,沉积物原样、去轻组沉积物样本的表面吸附位点能量分布影响不大,表明轻组在不同离子强度下对铜离子的吸附影响不大;去碳酸盐残余组分对铜的吸附位点能量分布曲线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高离子强度下低能区主要吸附位点种类的增加;去铁锰水合氧化物残余组分对铜的吸附位点能量分布曲线变化也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吸附位点能量分布范围的减小(高能区位点的减少)和低能区吸附位种类的增加;去有机质参与组分对铜的吸附位点能量分布曲线变化也不明显,表明有机质对不同离子强度下对铜离子的吸附影响不大。  
其他文献
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教学质量诊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智能化诊断发生了思维和技术的改变,有效提升其效率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强健国民体质的重要项目,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也就成为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相关教学质量完善的重要工作.但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
一、运动场地设施的严重缺乏rn随着高校学生对乒乓球的热爱,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到该项目的运动中,而且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的提高,许多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在校学生数
期刊
高校的发展与女教职工的贡献不可分离,做好新时代高校女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了解她们面临的压力与问题,通过创新工作途径和方法,加强女工干部队伍建设,当好女教职工的贴
在被称为“华南第一峰”的猫儿山主峰区,散落着一些具有钝形外观的花岗岩巨砾.它们是否是冰川成因?探明这一现象具有多重意义.为此,笔者从遥感、地质学和地貌学角度开展了调查
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展迅速,建设美丽村庄在城镇化进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加强美丽农村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城乡建设效果.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含义切入
为增强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家庭服务业不断取得新发展,全省人社部门重点从提升从业人员培训质量,促进家庭服务企业规范化、职业化入手,着力打造明星企业,以明星企业为
根据动漫企业的反馈,发现技工类院校多数动漫毕业生的艺术审美修养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尤其是三维动画公司在选择人才方面往往看不上技校毕业生.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这种现象的发
随着现如今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专业逐渐成为技术职业院校中较为重要的专业之一,且具有实践性、应用性以及综合性较强的特征.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跟方法,已然
本论文以新疆特色植物——厚叶岩白菜(Bergenia crassifolia)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色谱分离纯化方法相结合,对其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浸膏进行了系统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12种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光谱数据分析等方法,鉴定了其中8种化合物,分别为岩白菜素(BIN-1)、3,5-二羟基-4-甲氧基-2-C-?-D-葡萄糖苷(Mallonanoside A)(BIN-2)、1-O-没食子酸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