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天津滨海盐渍土为改良对象,以城市生活污水污泥(w)、棉花秸秆粉末(J)、河沙(S)作为改良物质,进行大田单施(CK、J、W、S)和配施(CK、J+W、J+S、W+S、J+W+S)实验,各处理均设铺设浮石和未铺浮石垫层处理,观测三年。室内实验处理同大田,不加浮石,各处理分设施加和不施加微生物菌肥处理。大田实验观察改良前后盐渍土总盐、主要盐离子、pH、有机质含量以及地面植物种类、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室内实验观测电导率、碳氮磷含量变化。通过探索所用改良措施对滨海盐渍土上述指标的作用,以期丰富滨海盐渍土改良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与CK比较,各处理钙离子、钾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含量显著增加,其他离子含量下降,氯离子含量显著降低。主要碱性物质碳酸氢根离子在三年中显著下降。铺设浮石各处理各土层盐分离子降低幅度大于未铺设浮石各处理。各离子降幅按照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逐渐减小。各离子在年度内的波动性逐步降低。2、总盐量显著降低。铺设浮石各处理总盐量显著低于未铺设浮石各处理。处理W、W+S、 J+W、J+W+S在第一年总盐量大于CK,第三年总盐量显著小于CK。处理S降低总盐量的效果优于处理J。处理J+S、S降低总盐量效果最佳。3、各处理pH值显著降低。降低效果由0-10 cm土层向30-40 cm土层延伸。铺设浮石各处理pH值降幅大于未铺浮石各处理。处理W降低0-10 cm、10-20 cm土层pH效果优于其他单施处理;处理J+W、W+S、J+W+S降低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土层pH效果优于其他配施处理。处理J+W+S降低pH效果最佳。4、除处理S各处理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CK。有机质含量提高幅度的顺序是:J+W+S>J+W >W>W+S>J和J+S>S>CK。铺设浮石各处理有机质含量大于未铺设浮石对应处理。有机质含量由表层向底层逐渐降低,各处理20-30 cm、30-4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与CK相比较均得到提高,铺设浮石处理J+W+S提高有机质含量幅度最大。5、室内实验结果显示,氮元素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增加,磷元素和碳元素则在表层土壤中表现出较高的含量。添加污泥的各处理改善盐渍土养分分布效果明显。有机物质和微生物菌肥的综合利用有利于供试滨海盐渍土壤中大量元素碳元素、氮元素、磷元素在各土层中的增加,有利于降低土壤电导率。处理J+W+S增加养分效果最佳。6、植物对改良措施的响应。植物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地面植物与土壤种子库相似性系数由0.318上升为0.370(单施处理)和0.455(配施处理),耐盐植物减少,耐盐性低的植物增加,人为补充的紫花苜蓿单株数量呈现增加趋势。7、综合降盐、降低pH、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植物种类、增加地上生物量等指标,铺设浮石处理J+W+S对滨海盐渍土改良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