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农学会是民国时期持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最完善、最活跃的农学社团,《中华农学会报》为其会刊,自1919年出版至1948年终刊,共190期,是近代最权威的农业学术期刊之一,也是研究近代农业发展重要且关键的史料。近代的中国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水稻减产,米价腾贵,粮食危机严峻。稻作改良自清末开始,主张运用西方科技增加产量,稻作改良在近代逐渐走向成熟并取得了很大成就。本文以《中华农学会报》中有关稻作的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类整理,将《中华农学会报》中有关稻作的文章按年代及作者、单位的来源进行梳理,通过研究文章的具体内容挖掘近代稻作科学的研究成果,探讨近代稻作科学的发展特点。从这一角度进行研究,一方面作为研究近代稻作科学的补充,另一方面可以为今后《中华农学会报》的期刊研究提供素材。
文章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第六章为结语。第二章简述了中华农学会及《中华农学会报》的创办和发展历程。中华农学会自1917年创办以来,得到各地农业院校、农业机构的支持,并与国内外的农会组织进行合并,逐渐发展为民国时期农学届的总枢。会刊《中华农学会报》的编委也均来自国内外农校的主要负责人。
第三章探讨《中华农学会报》关注水稻研究的原因。并对其中的文章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中华农学会报》十分关注国内稻作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源于水稻长期处于中国农业的主体地位,具有悠久的学术传统。另一方面国内严峻的粮食危机也在敦促者学术界通过对稻作进行改良以增加产量。
《中华农学会报》不仅吸纳国内主要农业院校的稻作系负责人为编委,而且收录了大量的稻作文章。除去有关水稻种植的农事新闻,共有近200篇稻作文章,按内容可分为粮食问题与农政建设、国外科技的传播以及国内科研成果三大类。粮食问题针砭时弊,提出问题关键点并结合国内外形势给出建议,农业部门及农业院校的作者为政府的农业建设建言献策。一些有留学背景的学者积极向国内介绍国外的水稻科研成果,以日本、美国为主要的关注对象。国内的研究成果为科学论文、实验报告以及调查报告三类。以长江三角洲、珠江流域以及四川地区的院校和农事机构为主。自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全面抗战爆发,是稻作改良成果最多的阶段。抗战爆发后农业院校西迁,稻作文章的发表数量稍微有所下降。不过农业院校和中央农业实验所的西迁推动了西南地区的稻作改良事业。
第四章将稻作科研文章根据具体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栽培技术研究、育种技术研究、生理及遗传研究、品种分类与检定。在栽培技术方面,通过大量试验讨论如何科学有效的使用化学肥料,抗病抗虫害的方法注意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育种技术方面,学习洛夫的纯系育种并进行改良,逐渐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杂交育种方面,1923年,卢守耕在印度时就曾经尝试过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管相桓、赵连芳等人在生理与遗传领域的研究获得了国内外的关注。品种检定也更加注重全国各地的情况,做到因地制宜。
第五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挖掘和探讨民国水稻科学的发展特点。《中华农学会报》上登载的研究成果虽然来自各地不同的组织,但其实这些机构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从文章作者的来源可以发现科研机构间的人员流动频繁,各地的科研机构也非常注重交流与合作。在研究内容上整体呈现西化与本土化结合,传承与创新交融的特点。对有机肥的重视更是体现了一种生态农业的思想。
文章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第六章为结语。第二章简述了中华农学会及《中华农学会报》的创办和发展历程。中华农学会自1917年创办以来,得到各地农业院校、农业机构的支持,并与国内外的农会组织进行合并,逐渐发展为民国时期农学届的总枢。会刊《中华农学会报》的编委也均来自国内外农校的主要负责人。
第三章探讨《中华农学会报》关注水稻研究的原因。并对其中的文章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中华农学会报》十分关注国内稻作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源于水稻长期处于中国农业的主体地位,具有悠久的学术传统。另一方面国内严峻的粮食危机也在敦促者学术界通过对稻作进行改良以增加产量。
《中华农学会报》不仅吸纳国内主要农业院校的稻作系负责人为编委,而且收录了大量的稻作文章。除去有关水稻种植的农事新闻,共有近200篇稻作文章,按内容可分为粮食问题与农政建设、国外科技的传播以及国内科研成果三大类。粮食问题针砭时弊,提出问题关键点并结合国内外形势给出建议,农业部门及农业院校的作者为政府的农业建设建言献策。一些有留学背景的学者积极向国内介绍国外的水稻科研成果,以日本、美国为主要的关注对象。国内的研究成果为科学论文、实验报告以及调查报告三类。以长江三角洲、珠江流域以及四川地区的院校和农事机构为主。自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全面抗战爆发,是稻作改良成果最多的阶段。抗战爆发后农业院校西迁,稻作文章的发表数量稍微有所下降。不过农业院校和中央农业实验所的西迁推动了西南地区的稻作改良事业。
第四章将稻作科研文章根据具体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栽培技术研究、育种技术研究、生理及遗传研究、品种分类与检定。在栽培技术方面,通过大量试验讨论如何科学有效的使用化学肥料,抗病抗虫害的方法注意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育种技术方面,学习洛夫的纯系育种并进行改良,逐渐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杂交育种方面,1923年,卢守耕在印度时就曾经尝试过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管相桓、赵连芳等人在生理与遗传领域的研究获得了国内外的关注。品种检定也更加注重全国各地的情况,做到因地制宜。
第五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挖掘和探讨民国水稻科学的发展特点。《中华农学会报》上登载的研究成果虽然来自各地不同的组织,但其实这些机构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从文章作者的来源可以发现科研机构间的人员流动频繁,各地的科研机构也非常注重交流与合作。在研究内容上整体呈现西化与本土化结合,传承与创新交融的特点。对有机肥的重视更是体现了一种生态农业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