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疼痛矩阵相关脑区与其他大脑皮层的静息状态功能连接的改变,并测量其与患者的病程和临床评分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本研究招募了54名PHN、52名HZ患者和54名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HCs),所有受试者接受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rs-f MRI)扫描。基于自动解剖标记(anatomical automatic labeling,AAL)模板,选取双侧丘脑、前扣带回、岛叶、顶下小叶、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作为感兴趣区,以比较HZ、PHN患者和HC之间基于种子点的静息状态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变化。基于差异脑区的FC特征,构建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机器学习模型,以探索潜在神经影像学指标区分HZ和PHN患者的可行性。结果:与HCs相比,PHN患者疼痛矩阵相关的大脑区域与壳核、颞上回、额中回、中扣带回、杏仁核、楔前叶、补充运动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减低,并且PHN患者的病程与这些受损的FC呈负相关。HZ患者右侧丘脑与双侧壳核,左侧岛叶与右侧壳核、右侧中扣带之间的FC减低,并且HZ患者的病程与右侧丘脑和右侧壳核之间的FC呈正相关。此外,机器学习实验结果表明,结合FC特征RF模型在区分HZ和PHN患者时达到75%的分类准确率。结论:在HZ和PHN患者中,疼痛矩阵相关脑区和其他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减低可能影响了疼痛处理的多个维度,这可能有助于阐明PHN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