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士的四川史书书写传教士的中国想象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ucard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他们关于中国历史、风俗、宗教信仰的描述,是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第一途径,也是中国人自我反思的一面镜子。四川是基督教主要传教地区之一,寓川传教士对四川的历史、文化等也有很深的研究。1916-1923年,陶然士在《华西教会新闻》上,刊载了9篇有关四川历史的文章,其笔下的四川史跨度“肇于人皇”(《华阳国志·蜀志》),下至北宋建立(A.D.960),为人们勾勒了一部四川上古、中古史。本论文以陶然士的四川史书写为研究基点,在对其分析时,主要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方法,将陶然士书写的四川史解读成一个形象谱系,沿着“形象谱系—话语类型—话语与权力”的逻辑顺序对其进行分析。陶然士的四川史形象谱系,是由中西文化模式、话语类型、权力策略共同塑造而成的。陶然士的四川史书写反映了传教士的中国想象传统,同时,传教士的中国想象传统也制约着陶然士的四川史书写,因此,在对陶然士的四川史书写进行分析时,笔者将其置于传教士中国想象的整个传统之中。在对传教士中国想象传统的分析中,笔者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美国传教士卫三畏、丁韪良等为话语群体,以《华西教会新闻》及同时期其他传教士所创办的中文报刊为陈述参照系,进行了论证分析。  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策略、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现状作了介绍,同时对研究策略进行了学术合理性论证。本论文在解读陶然士的四川史文本时,将其置于传教士中国想象的传统之中,其背后是对作者、陈述主体、话语主体的消解。陶然士书写四川史文本所使用的话语类型、话语概念、动词模式、修辞格式等,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于整个传教士的中国想象传统之中。传教士的中国想象传统是陶然士四川史文本的生成机制,陶然士的四川史文本只是传教士中国想象大文本中的一种。  第一章,笔者从三个维度对陶然士建构的四川史形象谱系进行了分析。历史叙述是对证据的选择及其再阐释。认知维度,主要分析陶然士选择、忽略、重组证据的话语策略及其背后的宗教、文化因素。陶然士在选择证据时,保留了中西文化可通约性的部分;陶然士对儒家知识分子和中国帝王进行批判,并把李雄政权塑造成一个光辉的道德楷模,对不利于李雄政权的证据有意忽略或进行重组。政治维度,即统治关系的合法化。陶然士将四川史放置在中国大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陶然士笔下的中国是发源于黄河流域、以汉族为主体、以儒家文化为根柢的连续统一体。第三个维度是审美维度。陶然士在四川史文本的书写中,具有过度审美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芙蓉城得名的诗化,对王衍、孟昶宫殿的豪华、游宴的奢侈的夸饰,对四川丰富资源的强调。这类似于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异国情调”。从18世纪末,随着西方人心目中中国形象由正面转向负面,异国情调也从乌托邦转化为意识形态,中国的资源、人口、版图,在传教士的笔下,成为可以被征服或归化的对象。  第二章是话语类型分析。本章主要对传教士中国想象的两种话语类型“文明—野蛮”“基督教—异教”进行了分析。从1807年第一位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入华到陶然士书写四川史时(1916-1923),这两种话语类型既分野又合流。传教士所使用的“文明—野蛮”话语类型,其话语概念“野蛮”发生了逆转。“野蛮”由指称自我到指称他者,并最终从其语义层级的最高级消解;其动词模式,由“征服”转化为“启蒙”;其修辞模式,尤其是在19世纪中叶,传教士对中国人进行了丑化,这种丑化和人种学有关,使用了野兽化和病理化隐喻及动物化修辞。在“基督教—异教”话语类型中,分析了基督教信仰与儒家文化之间的话语对立、话语补充、话语类比,这表现为“孔子或耶稣”“孔子归耶稣”“孔子加耶稣”三种话语模式。“基督教—异教”话语类型使用了“光明—黑暗”和“基督教占领中国”两种修辞格式。传教士中国想象所运用的这两种话语类型,也体现在陶然士的四川史文本中。陶然士将四川统治者李雄、高骈、韦皋等划归到基督教(我者)范畴之内,将儒家知识分子、封建帝王、王建等划归到撒旦(他者)一方;前者被安放在光明的天堂之处,后者被安放在黑暗的地狱之中。陶然士的四川史文本中,“light”和“illumine”等词汇也多次出现。这些都是“基督教—异教”话语类型的体现。在陶然士书写四川史文本的20世纪初期,“基督教—异教”话语类型最终成为主导话语。陶然士将李冰、韦皋、高骈等人物的世俗功绩功归于上帝的帮助,将四川从野蛮迈向文明进程的发展动因归功于基督教,就在于“基督教—异教”话语类型对“文明—野蛮”话语类型起支配作用。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话语与权力之间的关系。陶然士在四川史书写中所使用的关键词汇只有通过传教士话语群体的规训和转换后,才能使用,得以流通。首先是对中文词汇“天”的规训。中文语境中的主宰之“天”被规训成大写的Heaven,自然或物质之“天”,被规训为heaven或heavens。同时,陶然士的四川史文本书写,还受传教士话语团体、信条原则的限制。陶然士四川史文本中与“袁世凯”有关的陈述与《华西教会新闻》话语团体中与“袁世凯”有关的陈述具有不连续性,发生了断裂,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的陈述规则的产生,其断裂的原因在于话语条件发生了改变。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传教士话语策略开始转型,即其话语言说强调和中国政府合作,传教士开始从中国制度外向中国制度内过渡。与此对应的是其话语背后权力策略的改变。传教士开始脱离外在国家政治权力所赋予的话语权,转向基督教信仰本身所具有的真理权力:“牧师权力”。传教士的话语有效性由外在合理性向内部合理性过渡。“牧师权力”成为传教士话语有效性的根本保证,也只有在这一权力下,基督教话语才能成为普世性话语、公共话语、生命的话语。
其他文献
中华书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一个历史时期的书画作品,即是那个时代的反映,就好像植根于大地的树木抽出的万千枝条,千姿百态,各领风骚;而其中代表无限生命力的,总是那些最高的
潘飞声出身于广东世家,受家风学风影响,自幼饱读诗书,工于诗词,思想开放,对西方文明持包容接受态度,又保留了传统文人的操守。生平经历丰富,曾出洋讲学、赴香港担任报纸主笔、定居上
P10特别策划变革考验创新这是近一阶段《中国记者》刊发大型党报集团领军人论文最为集中的一期“特别策划”。为什么素以创新为生命的新闻传播领域,今天再谈“创新”仍然能够
三、用光造型技法要想掌握用光技法,就必须事先晓得光线的特性、规律和造型效果。特别是前面讲过的造型光线:在种类上的“日”“灯”“混”;在性质上的“直”“散”“反”;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1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合作层次;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
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作品向以不合逻辑、荒诞难解著称。究其原因,在于其始终拒绝提供关于剧中人身份的一切必要信息。他笔下的人物经常处于无法与他人、与自我有效互动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最近,随着苏伊士新创建有限公司在上海化工区第三条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置生产线的建成投产,上海化工区的危废物处置能力达到12万t/a。该套装置的建成投产,不仅使上海化工区坐
期刊
“悲剧消解”是尼采悲剧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尼采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尼采那里,悲剧的内涵具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是因为人生的悲剧性实质,所以产生的日神和酒神的冲突,
Due to insufficiency of a platform 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validation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method(CFD) for diffe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