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表界面分子链构象和聚集态调控高分子薄膜分子运动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rence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分子纳米材料的加工与性能控制与高分子纳米薄膜的流变和分子运动行为密切相关。高分子薄膜展现出显著区别于本体的分子运动行为。表面和界面被证实是影响薄膜分子运动的关键因素。由于受到界面限制和不对称作用力,表界面区域高分子链表现出不同于本体的构象、聚集态结构、堆积密度及分子运动能力,从而影响了高分子薄膜的分子运动。本论文从表界面分子链构象的角度出发,围绕高分子薄膜的玻璃化和表界面分子动力学行为展开研究,设计不同的实验体系和方法研究表界面链构象和相关的聚集态和吸附密度对薄膜动力学的影响,阐明表面和界面影响高分子薄膜分子运动的分子机制,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设计制备了一系列表面被树枝状晶体覆盖的非晶态高分子薄膜,研究了薄膜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表面结晶覆盖率的关系;基于自由体积孔扩散理论阐明了自由表面导致高分子薄膜Tg降低的微观机制。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随着温度升高具有逐步的冷结晶行为:分子运动能力增强的表面活性层具有较快的结晶速率,可在较低的温度下结晶;而分子运动能力较弱的本体结晶速率较慢,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开始结晶。基于PET薄膜的逐步结晶特性,通过控制冷结晶的温度制备了本体非晶而表面具有不同结晶覆盖率的PET薄膜。研究发现,PET薄膜的Tg随着表面结晶覆盖比率的增大而显著升高。当薄膜表面完全被晶体覆盖时,薄膜的Tg与本体值相等,说明薄膜的玻璃化动力学由表面分子聚集态控制。通过将结晶/非晶表面区域与自由体积孔湮灭效率关联,利用自由体积孔扩散(FVHD)模型定量描述了薄膜Tg的表面结晶覆盖比率依赖性,发现自由体积孔在薄膜中扩散的表观活化能与膜厚倒数呈正比关系,表明松弛速率快的非晶表面区域促进了薄膜中的自由体积扩散,导致薄膜能够在更低的温度下发生玻璃化转变,即Tg降低;据此提出了表面促进的自由体积扩散延迟薄膜玻璃化的新机制。(2)设计制备了表面为不同尺寸高分子链环的聚合物薄膜,研究了表面链环对表面分子运动的活化作用,揭示了链内动力学耦合对聚合物表面分子运动的影响。合成了系列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五氟苯乙烯(PFS)统计无规共聚物(PMMA-sta-PPFS),并将其与PMMA均聚物共混制备薄膜。共聚物内更低表面张力的氟化单元(PFS)向表面富集,同时MMA单元向膜内部伸展,从而在表面形成链环构象。通过改变共聚物中PFS摩尔比率调控表面链环尺寸。研究发现,被链环占据的表面显示出较高的运动能力,并且链环尺寸越小,表面运动能力增强越显著。表面高分子运动能力对链环尺寸的依赖性可能与链内动力学耦合特性有关。由于高分子链的连接性和表面动力学梯度分布,同一链环内分布于不同深度链段的运动相互耦合和影响。位于表面的运动较快链段能够激活相邻链段,并将高的运动活性沿着链环向薄膜内部传递。同样,延伸至薄膜内部的低运动活性的链段则会限制表面高运动活性链段的运动能力。由于大尺寸链环可延伸至更深的、弛豫更慢的薄膜内部,链内耦合导致大尺寸链环活化表面分子运动活性的能力减弱。上述结果表明聚合物表面分子运动存在区别于小分子体系的链内耦合机制,这对于揭示表面高分子运动微观机理具有重要价值。(3)利用石墨烯与苯环之间的强π-π相互作用诱导聚苯乙烯(PS)在石墨烯界面处形成紧密堆砌的吸附结构,研究其对PS薄膜玻璃化转变及界面动力学传递的影响。研究发现,薄膜Tg和界面动力学传递深度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一现象与吸附层的密度随热处理时间增长而升高相关。当热处理时间较短时,更多的高分子链被吸附在基底界面,逐渐形成紧密的吸附层,界面高分子链的分子运动能力减弱,致使薄膜Tg和界面动力学传递深度增加。然而,当热处理时间足够长之后,界面形成链间密度足够高的吸附层,从而将吸附层之上的自由高分子链排斥在外,在吸附链与自由链之间形成熵排斥界面,使二者的互穿和动力学耦合减弱,进而导致了Tg和界面动力学传递深度的降低。上述结果表明界面紧密吸附的分子链构象减弱了吸附链与自由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利于界面动力学的传递。
其他文献
串扰是机载设备间互联线缆干扰耦合的重要因素。以混合模S参数为基础,建立单线-双绞线模型以模拟机载设备之间的动力线缆对信号线产生的串扰耦合。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串扰耦合测试方案,搭建串扰耦合测试系统,并根据测试获得的耦合系数评估单线-双绞线线间串扰耦合强弱。通过测试比较,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距地高度对线间串扰影响不大,线间距对线间串扰耦合影响显著,因此在条件允许下尽可能增加设备间互联线缆的间
期刊
车载电磁辐射监测技术在我国属于新兴的研究性监测技术,可快速、高效地进行区域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研究了车载监测方式中影响监测结果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实验数据,并得出各影响因素的实验结论。通过理论分析、电波暗室测量、实际环境测量等,建立计算和实验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当车辆行驶速度在18 km/h、36 km/h、60 km/h时,车速的大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车顶反射对车载电磁辐射监测系统有一定
期刊
论述了太河水库除险加固中混凝土咬合桩施工工艺,并从咬合桩质量控制技术和施工中事故桩的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期刊
背景和目的: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心脏骤停患者最基本的抢救技术和方法,采取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对挽救患者的生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心肺复苏引起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深入研究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发生机制并积极探索复
学位
<正>蔬菜要先焯一下在消化道中,草酸、植酸等容易与钙结合成一种不溶性的化合物,影响钙的吸收。由于草酸易溶于水,可在烹调前在沸水中把菠菜、苋菜等焯一下,除去草酸,再和豆腐一起炒,这样就不会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了。温水浸泡一下或多做发酵的面食因为大米和白面中含有很多植酸,可以与钙形成不溶性的植酸钙,影响钙的吸收。为此,将面粉发酵或把大米先在温水中浸泡一下,可以去除部分植酸。
期刊
报纸
“四史”是大学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和有效教学载体,“四史”教育与大学思政课在思想内容与价值导向上十分契合。“四史”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与培养其时代责任感的重要教学内容,将“四史”教育内容融入大学思政课有利于发挥思政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有助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本研究主要通过明确“四史”教育与大学思政课融合的价值,从教学目标的融合设置、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教学设计的优化升级等多个方面进
期刊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地理课堂教学成为高中地理学科课程理念、目标、内容、评价等精准落地的关键环节。课程教材研究所牵头组织专家团队与中学一线教师对接,以“改课”为支点,开展了“专家—教师”协同课例式研修,确定了“学习内化—实践外化—反思再内化”的实验项目的底层逻辑和工作脉络,探索出“实情分析—问题导向—协同设计—深研改课”的实验研究路径。通过“一次设计→专家诊断→互动研讨→修改建议→二次设计→反思提
期刊
通过阅读教学,有意识地培养、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是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本文采用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法,以两节观摩研讨课为例,探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读前激发思维灵感,读中建立思维路径,和读后提升思维品质来发展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期刊
海外项目的特殊性,导致了其不大可能在项目上设置资料员的岗位,然而项目的内业资料管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因此造成了资料员这一重要角色一般都由相关部门人员兼职的局面,然而很多"兼职"资料员对内业资料的管理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这是仅仅是一项可有可无,可疏可密的存档工作,正是因为这些疏忽和错误,无形中会给工程项目的施工带来不少的困难和损失。该文章结合海外项目的特殊情况,列举最常见的事例,阐述内业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