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山区生态村指标体系及建设重点研究——以流村镇漆园村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ntou_2001_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现状日益堪忧,使其生态环境面临新一轮挑战,急需新的发展理念与模式指导。基于此,环保部颁布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用以指导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迄今已有24个村庄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村”,对推动农村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由于国家生态村创建标准并没有充分考虑我国地域差异性及不同的村庄类型特点,在生态村建设中难以因地制宜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以北京山区为例,因具备山前平原、浅山区、深山区三大地域类型,使其并不能完全采用国家级生态村的创建标准。本论文在对国内外生态村建设模式及其相关理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群体类型开展北京山区生态村建设指标体系研究的相关问卷调查,获取国家级指标体系在北京山区的适用程度及北京山区生态村建设要求,从而构建适合北京山区生态村建设的指标体系。   本文以北京山区流村镇28个村庄为分析样本,选取17项共性指标用以研究其生态村建设的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5个主成分因子并确定其权重,进而获取综合评分,研究北京山区生态村建设的适宜性。另外,考虑山区不同地域类型有较大差异性,以浅山区12个村庄为例,加入4项特性因子后,重新提取6个主成分因子,进一步分析浅山区内部生态村建设的适宜性并尝试进行浅山区发展类型的分类。经过研究和分析,本文选取的典型浅山村漆园,无论在整个山区范围内,还是浅山区内部,都比较适合开展生态村建设,但由于其所属类型为“发展潜力制约型”,需注重村庄合理规划、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提升其软硬件发展实力。本文还尝试从村庄规划、产业体系培育、生态保障建设、环境治理、村域文化传承与形象设定五个方面展开浅山区生态村建设重点的研究,以期为北京浅山区和其他地区相似地域类型区的生态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其他文献
自LUCC计划启动以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数学建模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同时模拟预测也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的发展主要方向之一,而且许多资源、环境、生态和大气模拟与预测模型
随着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在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空间数据的数量急增,空间数据库现已成为实现海量空间数据管理的必要工具。空间数据库在海量空间数据的管理中有很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严重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中国HFRS发病占全球病例的90%以上。在更为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中国HFRS疫情重新抬头且时空分布日趋复杂;G
沈阳铁西区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最典型的老工业区,曾为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沈阳
光能利用率模型是计算陆地植被净第一生产力的主力模型之一,它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尤其在利用遥感数据反演陆地植被净第一生产力中被广泛应用。光合有效辐射(PAR)以及光合有效辐
当前对改良剂—作物—重金属—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也很少关注作物不同生育期对其的影响。本试验以锌铬复合污染水稻土为对象,在土壤中加入了四种改良剂(无机改良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daptive two-step contourlet-wavelet iterative shrinkage/thresholding(TcwIST) algorithm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 restoration. This
主观幸福感是个人对自我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的目标。“幸福感”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
获取真实、可靠的作物单产信息是粮食产量估算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研究具有一定生理生态机制、能够充分利用遥感信息的空间异质性、适用于不同区域
山体效应是指外貌和物种相似的植被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其本质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的同海拔上山体内部温度比外部高的温度空间格局。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