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柔性体建模下内燃机的动力学分析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anlinliu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动机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汽缸内燃烧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做功,转变为机械能,由此维持内燃机的正常工作。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在能量转化过程中承受着复杂的交变载荷,曲柄连杆机构的疲劳失效及断裂问题将引起其他零件随之损坏,甚至于造成安全事故。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对于汽车机动性、可靠性、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这为研发者在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是以直列式四缸内燃机系统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的,对于行文构思有以下几点的陈述:首先,建立直列式四缸内燃机系统的数学模型,以此为基础推导各部件相互作用的力学及运动学方程。由于在建立曲柄和销轴之间的约束方程时模型出现了约束冗余现象,鉴于此本文将引入柔性连接理论来解除上述模型中出现的此类问题。其次,本文将会运用相应的动力学软件RECURDYN,通过创建作用在各个活塞上的样条曲线来模拟燃气对活塞的冲压作用。考虑到曲轴上承受力的复杂性以及活塞与汽缸壁之间存在的非线性接触问题,本文会根据工程实际要求分别运用模态柔性体建模理论及有限元柔性体建模理论对曲轴以及活塞建立相应的柔性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柔性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本文内燃机汽缸内的点火顺序为2-4-3-1,由于柔性体构件的工作原理有别于刚性体,而过大或过小的燃气冲压都会导致内燃机运行的失常。因此,全文的最后一个环节便是联合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动力学软件RECURDYN对内燃机系统进行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并在确保内燃机能够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求解柔性体关键部位的关键信息。内燃机关键部位的强度和疲劳寿命分析是其实际研发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的另外一个工作重点便是利用所建立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求出柔性体构件上最危险点的动应力历程,当然所得结果将作为其疲劳寿命分析的载荷谱为内燃机后期的疲劳寿命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2017新媒体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针对中国国情预测中国高等教育在未来五年内影响教学和学习的六大挑战.这六大挑战为开放英语教育的发展照亮了研
在电动车辆、不间断电源、分布式发电及其他电能存储技术相关领域,广泛应用了动力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作为电压源型电能存储元件。这类元件在串联充放电时,容易出现过充或过放现象。传统的均衡技术往往存在内能量传递路径长,能量折损多等缺点,因此,开展兼有均衡损耗低、均衡速度快、线路结构简单的系统均衡技术研究将有助于拓展均衡技术的应用领域,提高均衡系统的性能。本文研究了一种动力电池组的三单体直接均衡电路,该电路采用
随着车辆车载电器设备越来越多,这就要求车载自备电源系统能为多种户外工作设备提供电能,而且自备电源的内部柴油发电机、高压发电机的励磁系统、电源变换器的控制和驱动电路均需要直流供电电源。为实现自备电源的独立的启动和持续运行,以及为其他户外设备供电,其内部独立的直流电源系统是必备的。本文主要对自备电源系统24V直流变换器进行设计研究,简单介绍了直流变换器的类型,在变换器发展中诞生的新技术以及变换器的发展
流动聚焦技术是指用通过高速流动的外部流体对从毛细管中流出的流体产生汇聚作用,使其在管口变形成锥形,并从锥形顶端发射出微细的射流,即形成锥一射流结构。该射流因不稳定性破
前苏联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最高电压1200KV,额定电压1150KV)已运行数年,日本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最高电压1100KV,额定电压1000KV)也正在建设之中,我国由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及全国联网的要求,特高压输电已势在必行。据现运行经验和有关数据表明,雷击仍会引起一定的跳闸事故,由于雷击在瞬间产生特大过电压而击穿高压绝缘子或使高压绝缘子发生闪络。根据当前故障分析技术资料,高压绝缘子串被击穿或发
在智能电网环境下,需求侧管理作为一种改变和促进电力消费的重要机制,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电网可靠性。需求侧管理强调居民用户与电网之间的双向互动,这其中也包含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因而在电网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博弈行为。本文考虑电动汽车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并将户用分布式电源作为用户电力自发自用的一种方式,研究电力公司与用户、以及各用户之间的分层博弈行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设工程中应用的主要建设形式之一,做好混凝土质量控制对保障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与性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研究了两种密度梯度分布模式(对称结构Model I和非对称Model II)下,功能梯度多孔材料结构(梁和圆板)的非线性力学行为,并详细讨论了材料的密度梯度性质、边界条件和机械
通信和信息技术为电力系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系统从重点关注发电、输电环节转向对发、输、配、用的全面统筹。用户参与电网互动为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提供了新的控制手段,通过AMI提供的通信能力,系统的控制范围将延伸到用户智能用电设备层面,实现对负荷的精细化管理。与此同时,分布广泛的AMI网络基础设施为系统引入了大量的不可控接入点,恶意分子通过网络对AMI发起攻击的机会更多,甚至用户也存在篡改数据和上传虚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