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改性及多尺度微观结构调控优化SnTe基材料热电性能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电技术为废热向电能的直接转换提供了一个简单环保的解决方案,是目前实现废热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所需的热电设备因具有无运动部件、无噪声、零排放、运行平稳、寿命长、可小型化等优点而倍受研究者的青睐。目前热电材料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热电转换效率的提高来开展,而转换效率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热电优值(ZT),因此,当下最核心的问题是增大热电材料的ZT值。SnTe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无Pb热电材料,然而与Pb Te相比,低的赛贝克系数和高的热导率限制了SnTe热电材料的发展,因此,增大其赛贝克系数及电导率,同时降低热导率是目前SnTe热电材料研究的关键。本文围绕SnTe热电材料的制备以及热电性能的优化开展工作,主要内容如下:采用简易高效的微波湿化学方法合成了Se掺杂的SnTe1-xSex纳米热电材料。表明低能高效的微波法用于制备热电纳米材料的可行性,制备了形貌均匀的SnTe1-xSex正八面体颗粒;Se掺杂影响SnTe晶体的形成能,起到细化SnTe晶粒的作用,从而制备出SnTe1-xSex纳米颗粒;同时,Se取代SnTe的Te位,可增大SnTe的带隙,优化SnTe材料的电性能。采用微波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Se/Cd共掺杂的SnTe热电材料。发现Se掺杂使得SnTe晶粒纳米化,Cd掺杂引起SnTe晶格畸变;改进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可得到致密的SnTe1-ySey和Sn1-xCdxTe0.90Se0.10块体样品,Se/Cd掺杂引入点缺陷,增强声子散射,降低SnTe的热导率,同时,共掺杂也增大了赛贝克系数,最终,Sn0.98Cd0.02Te0.90Se0.10样品的最大ZT值在773 K时达到0.78。采用微波法合成了Zn掺杂和Zn/In共掺杂的SnTe材料。发现Zn在SnTe中的固溶度很低,少量的Zn掺杂到SnTe中,过量的Zn则形成Zn Te纳米颗粒附着在SnTe颗粒表面。Zn掺杂未能优化SnTe的电性能,但引入的点缺陷和纳米颗粒则增强了声子散射,降低SnTe的热导率,最终,在773 K时,Sn0.97Zn0.03Te样品的最高ZT值为0.49。Zn/In共掺杂SnTe,保留了Zn掺杂显著降低SnTe热导率的优点,同时In掺杂引入共振能级,增大SnTe的功率因子,最终Zn/In共掺杂SnTe材料的热电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设计了一种制备全尺度分等级结构SnTe材料的新策略。首先采用微波法合成SnTe晶体,然后与Ag Cl粉末混合经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SnTe块体。低熔点的Ag Cl在高温高压的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中被挤出,从而诱导产生点缺陷、位错、纳米孔和晶界多重缺陷,抑制了声子的传输,最终,(SnTe)0.95(Ag Cl)0.05样品在775K时获得0.31 Wm-1K-1的超低晶格热导率。同时,Ag Cl受热分解后的Ag掺杂到SnTe中,优化了SnTe的电输运性能。最终,在773 K时,(SnTe)0.95(Ag Cl)0.05的ZT为0.51,比未掺杂的SnTe提高了55%。采用微波法合成了(Sn0.985In0.015Te)1-x(Ag Cl)x(x=0,0.05,0.10,0.15)材料,发现In掺杂可改变SnTe的生长形态,诱导其长成具有规则十四面体结构的晶粒,加入少量的Ag Cl,会在SnTe颗粒表面形成纳米孔结构,加入过量的Ag Cl则析出Ag2Te纳米颗粒。In掺杂SnTe引入共振能级,增大其赛贝克系数,Ag Cl可诱导制备具有全尺度微观结构的SnTe,增强声子散射,降低SnTe的热导率。共振能级与全尺度结构协同作用可显著增大SnTe的热电性能,最终在823 K时(Sn0.985In0.015Te)0.90()Ag Cl0.10的ZT值高达0.86。
其他文献
可溶有机半导体材料是当今有机电子学领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基于该材料制备可室温工作的自旋器件是有机自旋电子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目前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科研工作者的密切关注。该目标的实现与有机自旋阀器件的可信制备、自旋注入效率的提升、有机半导体层自旋输运性质的优化密切相关。本论文首先通过设备优化改造有效避免了有机层被顶电极穿透的问题,又通过界面层优化提高了器件自旋注入效率,最后通过对可溶有
材料的腐蚀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金属材料经常直接暴露在易腐蚀的环境中,造成大量的工业设备腐蚀,致使设备使用寿命大幅缩短从而给世界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添加缓蚀剂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解决腐蚀问题的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方法。一种高效的缓蚀剂可以大幅降低金属设备的腐蚀速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以及节约能源和材料。有机缓蚀剂分子由于含有的N、O、S、P等强电负性杂原子和极性基团造成了
微地震监测作为水力压裂监测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方面微地震事件的数量和位置作为评价水力压裂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目前微地震事件的检测和定位方法都是针对于高信噪比的事件,而低信噪比事件作为微地震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压裂缝的解释和水力压裂的效果评价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水力压裂过程中,由于水力压裂裂缝的形成,使地层的属性发生了变化,例如地层的速度和各向异性的变化,而这些属性的变化
致密砂岩油藏有着丰富的资源前景,但衰竭开发递减快,最终采收率低。致密油藏注气开发是具有潜力的开发方式,但对于致密储层中压裂形成复杂缝网与微裂缝发育的渗流环境,传统油气传质作用表征过于笼统,常规渗流数学模型难以准确地模拟复杂裂缝网络中不同机理作用下的油气传质过程。本文依次从微观油气渗流模拟、基质裂缝传质表征、油气传质数值模拟方法和注气优化设计四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基于强非均质岩心的真实扫描结果,应
中国冀北-辽西地区广泛发育中-新元古界沉积地层,有利于开展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生物组成和古沉积环境等研究。大量的原生液态油苗和固体沥青的发现,展示了元古宇超古老油气资源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但受地质样品、地质资料、实验分析手段等条件的制约,对烃源岩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古油藏成藏演化历史的研究尚不系统。本论文通过对原生有机质中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了冀北-辽西地区元古宙古海洋沉积环境和
随着石油勘探向复杂储层不断深入,混积岩储层逐渐成为石油公司和学者们研究关注的热点。但由于混积岩本身频繁多变的岩性、复杂的孔隙结构、强非均质性等特点,造成了混积岩定名分类难度大、对其岩石物理特征认识不清、识别流体性质困难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这类储层的高效勘探和开发。本文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E32)为例,针对该区发育的湖相混积致密储层,以岩心、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和微区矿物
沉积盆地内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准确反演沉积盆地速度结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去发掘这些自然资源。除此之外,由于沉积层的速度和密度较低,这使得沉积层可以放大地震波的振幅,给人类带来地震灾害。因此,准确反演沉积层速度结构还可以帮助人们评价和预防盆地内部地震灾害。本研究基于贝叶斯非线性反演方法利用瑞雷波相速度、瑞雷波椭圆率和远震体波波形反演沉积盆地的速度结构。我们首先利用两个合成速度模型检测联合反演的稳定性
高压射流径向钻井(简称径向井)是一种利用高压射流在地层内沿径向喷射钻出一条或多条微小直径(50mm左右)分支孔眼的钻井技术。该技术能够在主井眼内实现超短半径(<150mm)转向与水力喷射成孔、建立高导流通道,具有工艺简单、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与环境友好等特点,是一种非常规资源开发、老井挖潜与增产的有效手段。然而,基于其非接触式破岩、微小孔眼直径以及套管内超短半径90°转向的特点,尚无相关轨迹预测
在环境温度下含蜡原油流动性较差,给长距离管道输送带来了诸多流动保障难题。改善流动性是解决含蜡原油管道输送流动保障问题的根本出路。原油高压电场改性是近年国际研究热点,但目前关于电场改性机理的认识存疑颇多。本文通过研究电场作用下含蜡油阻抗谱的变化,认识到带电胶粒(沥青质、胶质)在电场改性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蜡晶界面极化是含蜡油改性的根本原因。研究发现,除蜡晶之外,含蜡油中带电胶粒的存在是电场发挥改性作用
2010年1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讲到:"要注重查处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矿产资源开发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的案件"。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为纪委在今后的工作中指出了重点和方向。公司纪委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针对集团公司管理体制深刻变革,管辖区域大幅拓展,必须从做好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准备出发,大力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活动,扎实推进反腐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