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相接型密近双星的观测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ham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介绍了近相接双星的定义、分类以及观测特征,然后对近相接双星的测光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在对几颗样本星测光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1.用云南天文台一米望远镜对IKPer进行了观测,首次获得了该系统在B、V波段的完整CCD光变曲线。在第四版的变星总表上给出该星的光变曲线类型为EB型,而我们的观测发现该星的光变曲线是典型的EW型,两极小食深相当,且存在负型的O’Connell效应。由观测数据得到了三个极小时刻,并结合前人的极小时刻资料对IKPer进行了周期分析,发现该系统的周期变化存在两种可能:其一,轨道周期长期减小,减小率为dp/dt=-2.68×10-7天/年。其二,轨道周期在圈数E=28000位置的附近出现跳变,跳变值为1.15秒。 2.用兴隆观测站的85cm望远镜对近相接双星系统IRCas进行了观测,获得了两天的光变曲线和两个极小时刻。系统的光变曲线显示,IRCas是一个偏食的系统。对它的周期分析发现该系统的轨道周期在长期减小(减小率为dP/dt=-1.18×10-7天/年)的基础上还叠加有一个周期性的振荡(振荡的周期为53.24年,振幅为0.0133天)成分。如果轨道周期继续以这样的速度减小,IRCas将在2.39×106年以后演化成一个相接双星系统。轨道周期减小可能是因为物质由主子星转移到次子星或系统角动量损失所至,而周期性的变化可能是由系统子星间的磁活动周或第三天体的光时效应引起。 3.用兴隆观测站的85cm望远镜对近相接双星BLAnd进行观测,获得了一条完整的光变曲线和两个极小时刻。通过周期分析发现系统轨道周期长期减小,减小率为dP/dt=-2.63×10-8天/年,此结果与钱声帮2002年的结果一致。用WD程序对BLAnd进行了解轨后,发现该系统是一个临近相接的双星系统,且其G型次子星上存在一个低于环境温度790K的黑子。随着轨道周期的减小,这个系统将会演化成为一个相接双星系统。而周期减小很可能是由于主星到次星的物质流和系统角动量损失所至。
其他文献
磁重联和无碰撞冲击波在天体物理中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利用粒子模拟程序研究超强激光驱动的磁重联和无碰撞冲击波。  首先,利用相对论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两
论坛时间:2015年12月10日上午9:00参会规划师(按姓氏拼音排列):何连海、贾云龙、刘京燕、石世伟、孙嘉昊、王建立、邢亚辉、张东新、赵杨本刊人员:李、金艺华、王威论坛主旨
该文介绍了如何充分发挥国家天文台60/90厘米望远镜大视场和高极限星等的优势,开展小行星(特别是近地小行星)的物理测光观测工作的情况.同时也介绍了使用国家天文台2.16米望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也是宇宙中唯一可以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观测和研究的恒星。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所需光和热的唯一来源,维持着人类生存和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适
本文主要讨论了伽玛暴的能源机制问题。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回顾了伽玛暴研究的发展进程、火球模型和致密性问题。 第二章,讨论了伽玛暴能源机制的可能模型;首先,讨论了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章到第五章组成,主要研究了三颗核主导活动星系核(1502+106,1611+343和3C 273)和一颗致密陡谱源(3C 286)的射电观测辐射性质1
本文主要收录了作者在研究生阶段所做的有关银河系天文学的研究工作。银河系旋臂结构是银河系天文学最引人入胜的课题,一直以来人们对银河系的旋臂结构争论不休。参照河外星系
近几年,天文学家们进行了许多大样本的星系红移巡天.他们虽然可以得到大量的星系红移数据,并且了解了星系分布的一些特性,但是从理论上并不能真正地把握红移空间内星系分布的
在艾国祥院士的主持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怀柔太阳磁场望远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空间太阳望远镜科学卫星(Space Solar Telescope,缩写为SST)的研究工作.SST载荷五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药剂为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烯啶虫胺·噻虫啉水分散粒剂(西安美邦公司生产)、40%啶虫脒(更猛)水分散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