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粘菌素耐药蛋白的结构与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ce_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粘菌素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对抗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中国的研究人员最先发现并定义了由质粒介导的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随后世界各地也相继有了该基因的相关研究报道。由该基因转录并翻译出的蛋白MCR-1是一种磷酸乙醇胺转移酶,该蛋白由锚定在细菌细胞内膜上的N端五次跨膜结构域和在细菌周质空间发挥催化功能的C端可溶催化结构域两部分构成,催化磷酸乙醇胺基团从磷脂酰乙醇胺转移到LipidA,正是这种对LipidA的化学修饰使得细菌细胞获得了对多粘菌素的耐药性。MCR-1耐药菌的相继出现,预示着耐药细菌已经由多重耐药向着全面耐药进化发展。但是人们对多粘菌素的耐药机制了解不多,而且目前仍然没有更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段。为了从结构和分子特性上揭示其耐药机制,本课题选取MCR-1催化结构域(cMCR-1)进行蛋白表达、纯化和结晶,之后对晶体生长条件进行一定优化后再对其晶体进行了 X射线衍射分析,并首次成功解析出cMCR-1蛋白晶体的三维结构,分辨率达到2.14a。cMCR-1晶体结构呈现α/β/α的折叠方式,活性位点是一个磷酸化的苏氨酸(TPO285),推测这种形式模拟了该酶和底物催化形成的中间体状态;在活性位点的旁边还有一个Zn2+结合位点,该位点通过与其周围残基形成共价键来稳定酶活中心;同时还发现三对二硫键,二硫键可通过感知外界的氧化还原环境改变酶的结构,推测其对行使酶活有着重要作用;结合其与磷酸乙醇氨转移酶同家族的其它蛋白的对比分析,最终揭示出cMCR-1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保守性。本课题通过解析多粘菌素耐药蛋白的晶体结构,从分子层面上描述了多粘菌素的耐药机制,为其以后的应对策略包括底物结合和药物靶点的选择提供了结构和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化石燃料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能源。然而,一方面化石能源的储量有限;另一方面,化石能源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世界各国都在开发新型替代能源,其中氢能因为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清洁无污染等特点备受关注。电解水制备氢气因为原料可再生所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制备出高效节能的电催化电极材料是研究的关键。本篇文章采用熔盐法合成了低成本、活性
【目的】众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尿酸水平与肿瘤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相关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初诊时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
目的:通过研究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IMN患者血清中补体3(Complement three,C3)、补体4(Complement four,C4)、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兽医临床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随着抗菌药不断使用,多重耐药菌发展迅速。近年来,质粒介导耐多粘菌素基因mcr-1流行,甚至是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
近些年来,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城市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生活环境,人们开始开发兴建地铁、地下商城、地下车库等地下工程结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
天然湖泊根据其自然演变过程大致分为硅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以及硫酸盐-氯化物水阶段,而在不同类型水体中不同级分胡敏酸(Humic acid,HA)对Hg2+的非生物还原过程机制还
氮氧化物(NOx)的去除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with propylene,C_3H_6-SCR)已被广泛研究。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ZrNiAlO和MnNiAlO催化剂,对其C_3H_6-SCR的反应性能及原理进行了考察,并对比了催化剂的抗硫能力,探究了硫毒化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择水
研究背景及目的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之一,其特征是呼吸系统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喘息、气短、胸闷、咳嗽和可逆性气流受限等。它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具有不同的表型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周龄中国黄羽鹌鹑哈德氏腺、脾脏和盲肠扁桃体的组织学结构特点,找出随周龄增加,哈德氏腺、脾脏和盲肠扁桃体的组织学动态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探明中国黄羽
半干旱地区河水与地下水的密切水力联系和频繁转化,是半干旱生态系统的重要驱动力,也是陆地水文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可以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污染治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选取锡林河水库上、下游两个典型河段为研究对象,在2016年7-9月和2017年4-6月进行季节性监测采样,同时,2017年4月6日-25日进行逐日监测采样,结合水动力学和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