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概念的表达是所有自然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学者们对时间的语言表达进行了广泛研究。在母语及二语的习得过程中,时间的表达是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重点。众多学者对过渡语中时间表达的习得过程进行了研究,力求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有效促进语言习得。
本研究通过对一般过去时标记习得过程中的两个主要语言影响因素即语音凸显度和动词情状体的研究,探讨了低水平的中国大陆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时间表达体系的过程。本研究提供了了解英语时体习得过程的两个视角:一般过去时标记的词形曲折变化特点和动词本身具有的内在时间含义对习得一般过去时标记的影响。希望能从外部特征和内在意义两方面较全面地反映学习者面临的问题并探讨问题形成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本研究提出四个研究假设,用来检测语音凸显度和情状体对一般过去时标记的影响程度和发展规律。具体表现为,学习者一般过去时标记受语音凸显度和情状体的影响,分别支持凸显度原则和情状体假设;并且,这两种因素的影响随着学习者标记一般过去时的能力的提高,呈逐渐减弱趋势。
资料收集的对象选取了低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高中第一学期的学生,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英语时体研究中最低水平的研究对象,我们预期对较早期的英语时体习得阶段的研究可以更清楚地发现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资料的提取手段是将无对白的电影故事进行书面重述,在规定时间内写成一篇作文。作者总共收集到有效的文本作文129篇。
为保证用于研究的资料能较好地代表所选取的学习群体,我们对所收集到的作文通过正态分布原则(X士1.96S)进行了筛选:首先对作文的长度进行筛选,然后分别对一般过去时标记的准确率(凸显度分类)和恰当使用率(情状体分类)进行筛选。因前人研究显示,性别及学习经历对语言习得有影响,所以对筛选后的资料又进一步分别测试是否存在这两种因素带来的偏差。结果表明,所选取的资料不受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可以将筛选后的资料全部用于本研究。
本研究结合了基于全部语料的描述性研究和对分组语料的横向对比研究。综合的描述性研究展现了凸显度和情状体对一般过去时标记的影响程度以及各凸显度分类和各情状体分类之间的关系,横向对比研究描述了在每个水平组两种因素的影响和各分类之间关系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组间对照,探寻这两种影响因素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的发展趋势。数据分析采用频数分析与类型分析同时进行的方法,两种分析的结果相互印证,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可信程度。同时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的结合运用使本研究的发现得到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的支持并且使对习得过程的描述更全面和可信。
研究结果表明,动词形式的凸显度和情状体对一般过去时标记有规律性的影响。一方面,学习者更倾向于标记凸显度较大的动词,这一结果支持凸显度原则。具体表现为不规则动词的标记准确率高于规则动词、异干互补词形的标记准确率高于其它不规则动词词形、规则动词非音节变化形式的标记准确率高于音节变化形式。另一方面,学习者更多地标记完结动词和达成动词,然后标记活动动词,最后标记状态动词,该研究结果支持情状体假设。另外,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力度都随着学习者标记一般过去时水平的提高而逐渐下降。以上这些结果都同时得到频数分析和类型分析的支持相比而言,情状体对一般过去时标记的影响大于凸显度,其表现为在较高水平的学习者中各情状体分类间标记的差别仍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而语音凸显度的影响仅在低水平组有显著表现。这说明学习者对内在意义的敏感大于外在形式。
相对于其综合英语水平,本研究被试的时体习得发展较早、较快;约三分之一的被试正确标记一般过去时的总体水平达到了80﹪以上。分析表明,一些非语言因素在这一点上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促进了时体习得的进程。这些非语言因素包括习得过程中所耗费的认知努力、语言习得大环境中盛行的教学方法、课堂传授的有效性、以及受此影响所形成的学习策略等。
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有理论和教学上的双重意义。本研究的发现揭示了中国学生在英语时体习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助于寻求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另外,本研究的发现和研究方法对二语时体研究有一定的贡献,对今后该领域的其它研究有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