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域土壤氮素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自制特殊装置,从微域土壤角度研究了土壤-肥料-植物-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主要观察了尿素扩散形成的特殊微域环境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酶活性、氮素形态转化,以及植物根系生长发育等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针对实验目的,自制了两套特殊的试验装置,对顺利完成论文试验、取得良好实验结果提供了保证,也为以后类似研究提供了参考工具;2.尿素扩散产生了特殊的微域土壤环境,其中的土壤理化和生物性质发生了变化;越靠近尿素,肥土比越高,土壤pH越高,土壤含水量越低;3.肥土比G(1:400)是个临界施肥量,低于G时,NO3<->浓度、硝化细菌数量、脲酶、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随肥土比的增加而增大,而细菌数量、羟胺还原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随肥土比变化则较小;肥土比高于G时,所有上述指标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尤其放线菌数量;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随所有肥土比的增加而下降.4.尿素垂直扩散试验表明,NH<,4><+>、NO<,2><->和NO<,3><->浓度在距离肥斑7~8cm处的微域达到最大,尤以NO<,2><->浓度增加较为显著,是一般土壤NO<,2><->水平的数千倍.在7d时,就有大量NH<,4><+>转化为NO<,2><->,在相当长时间内(约30d),NO<,2><->浓度都远高于NO<,3><->,表明NH<,4><+>转化为NO<,2><->比较迅速,而NO<,2><->转化为NO<,3><->比较缓慢,NO<,2><->是尿素在微域土壤中的主要形态,这与传统研究明显不同,可能跟尿素扩散形成的特殊微域土壤环境有关.5.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表明,微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培养时间和微域土壤距尿素的距离变化而变化.在培养的前21d,真菌在尿素扩散微域呈增加趋势,放线菌相对比较稳定,细菌则变化比较复杂;而21d后,基本上所有微生物都呈下降趋势,PLFA含量明显降低.6.土壤-肥料-植物相互作用试验表明,施肥影响根系的趋向性生长,C肥土比(1:4000)能促进根系的生长,提高根系活力、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俏态氮含量,但肥土比高于C时,根系生长趋向性、生物量、硝酸还原酶和硝态氮含量都呈下降趋势.前面的研究发现,G(1:400)肥土比时多项养分和土壤生物学指标较高,理论上可能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但实验却表明严重胁迫了玉米的生长.H(1:200)肥土比时更是不可能有植物生长.
其他文献
EMCCD是一种新型的单光子探测成像器件,鬼成像是量子成像技术,采用EMCCD日光鬼成像是当前量子成像研究热点。与普通CCD相比多了一个倍增寄存器,具有灵敏度高、信噪比高和全固
聚天冬氨酸合成分两个过程,首先是合成聚琥珀酰亚胺,然后聚琥珀酰亚胺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聚天冬氨酸.聚琥珀酰亚胺有两种合成方法:一种方法是L-天冬氨酸固相热缩聚合,这种
期刊
学位
充足的能源的获取是当今世界面对的重要挑战,对于那些能源稀缺的国家,能源供应保障问题严重影响了健康,限制了的教育资源、发展,以及限制了人民脱贫的可能性。本研究正对加蓬这样
目前的建筑外墙,由于其颜色均不能随温度变化而可逆变化,无法满足人们夏季希望面对冷色调,冬季希望面对暖色调的要求,并且水泥混凝土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结构材料,故需要研制出常温
学位
2013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清乾隆紫檀木“卷草牡丹”纹平头案拍出1804万港元;中国嘉德秋拍一件“清乾隆紫檀万寿锦地嵌百宝大挂屏”以1092.5万元成交,续写了古典家具过千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炎症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间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采用随
本实验采用一次烧成工艺制备了SrTiO3基双功能陶瓷并对其压敏特性和介电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试样首先在N2+C弱还原气氛中于1420℃保温2.5h烧成,获得良好的半导化SrTiO3烧
本文采用多次挤出、混炼和烘箱老化的处理方式,通过熔体流动指数(MFI)、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黄度指数(YI)、热分析测试及力学性能等测试方法,综合评价了多种抗氧剂及温度对H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