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与先秦诸子承传考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huguiy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南子》是先秦子学思想在西汉时期赖以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刘安及其门客在对先秦诸子加以反思后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在这些理论成果中,《淮南子》吸收了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的部分思想和观点,纳入到自己的理论视野中,进而成为了诸子学在西汉时代的集大成之作。因此,如果从文献角度将《淮南子》与先秦诸子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我们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其“集大成之作”的历史地位。本论文便从《老子》、《庄子》、《淮南子》所引兵家文献、邹衍、阴阳五行说等方面加以文献承传考论。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简要回顾了《淮南子》研究史,并分析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笔者认为,学者们对其文本的校勘与笺释已经比较完善;但学界对《淮南子》内容体系与学术史之间的脉络研究发掘的力度不够。因此,本论文以专题的形式分别作了《淮南子》引《老子》考论、《淮南子》引《庄子》考论、《淮南子》引先秦兵家文献考论、《淮南子》所见邹衍遗说考论、《淮南子》阴阳五行说考论等专题研究。第二章主要从全书序言《要略》分析了《淮南子》的著述目的及对先秦诸子的反思结果。主要形成了以下研究成果:第一、在《要略》这篇纲领性总结中,刘安及其门客从外部原因探讨了先秦诸子学的发生,论述了先秦学术发展的时代性,强调了社会形势的改变对学术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这样不仅简明扼要地点明了全书各篇的思想内容及意义所在,更重要的是将《淮南》一书与先秦诸子学术精神一脉相承的关系加以论证。这样不仅使《淮南子》具有了浓厚的时代气息,而且将先秦诸子的一些既有理论观点纳入到《淮南子》一书中,使其具有了集先秦诸子之大成的理论依据。第二、《要略》更重要的学术意义在于它是对先秦诸子加以整合、反思之后的理论成果。《要略》篇中详细论述了全书每一篇的结构安排,这些结构安排都富有层次性,且紧密联系。《要略》在表达了对先秦诸子的反思后,将这种反思充分反映到了对《淮南子》篇章安排的框架上,力图通过这种极富层次性的篇章安排突破诸子“循一迹之路,守一隅之指”的弊病,进而实现“天人相通”的终极目标。第三、《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篇》和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三者从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方面阐述了诸子学发生、发展的过程,侧重于对先秦诸子的得失加以评判,但忽视了外在社会形势的变化对诸子学兴起的推动作用。而《要略》则弥补了这一缺失,从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来剖析诸子产生的原因,它认为当时的学术理论要充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肯定了时代变化作为诸子学兴起外在原因的推动力作用。第三章以专题的形式对《淮南子》所引《老子》文献加以考论,进而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形成了以下研究成果:第一、长期以来,《淮南子》在保存和研究《老子》文献方面的历史功绩没有引起学者的关注,以致在《老子》研究史上缺少了刘安及其门客研究《老子》这一阶段。由于《淮南子》是体系完整、组织严密的一部著作,因此并非专为解《老子》之言而作,而是将对《老子》之言的理解与诠释纳入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因而有时符合原意,有时则给出了迥然与别家的解释,这些诠释都在不同程度上深化了《老子》内涵,扩大了《老子》外延。第二、《淮南子》对《老子》的研究与诠释可以为我们研究《老子》文本在汉代的流传提供一些线索,对我们理解汉人眼中的《老子》很有帮助。《老子》文本传至淮南,诚然有地缘上的优势。但我们从现有文献看,《淮南子》中所保存的《老子》文本多有古本面貌,为我们依据传世本与出土文献研究《老子》提供了有力的文献证据,这应该引起《老子》研究者的注意,并加以大力挖掘。第三、在《淮南子》中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引用或诠释《老子》之言的文献,固然受到了当时黄老之学盛行的影响,也有刘安及其门客的主观喜好。但《淮南子》在研究《老子》时已经尝试着将黄帝之学从《老子》研究中剥离出去,试图将《老子》之“道”与“言”比较合理地纳入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中。《淮南子》对《老子》文本的研究及其阐释,直接影响了后世一些思想理论的发展。《淮南子》将《老子》所言“道”、“无为”、“有为”、“善”等概念不断深化,逐渐从形而上转向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增强了“道”的可操作性,并赋予了《老子》较强的时代性,体现了道家与法家在《淮南子》中的结合。汉代以后对《老子》文本的研究,都是在这样的阐释基础上进行的。王弼注《老子》,倡导虚无,主张“以无为本”,正是受到《淮南子》论述的启发和影响。第四章以专题的形式对《淮南子》所引《庄子》文献加以考论,指出其引用《庄子》文献的体例与方法,并进而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形成了以下研究成果:第一、刘安及其门客所处的西汉初年上距战国较近,他们看到的《庄子》文本比较接近文本原貌。因此,《淮南子》所引《庄子》之文多存《庄子》古本之旧,将这些材料——梳理出来,不仅能够尽可能地还原《庄子》古本面貌,而且可以使我们将二书互校。第二、《庄子》经过在战国时期的流传后,在汉代较早地传至淮南。据现有文献看,这应是我们所知《庄子》在汉代的最早流传区域。西汉初年,官方重视《老子》之学,《庄子》之学在当时并没有形成气候。因此,《淮南子》中所保存的《庄子》文献可以为我们解读当时的学术发展状况提供参照,《淮南子》中保存的《庄子》研究成果代表了西汉研究《庄子》的主要成果。第三、《淮南子》对《庄子》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庄子》之言为依据展开讨论,援为我用,进一步深化了《庄子》理论;二是移用《庄子》中的寓言故事,以增强《淮南子》的说理性。《庄子》号称“寓言十九”,《淮南子》将其中的一些故事为我所用,有时是为了说明同一个道理,有时则是从不同角度入手加以解读。这种寓言风格对整个《淮南子》文本也有一些影响,如在《人间》中的很多故事便取自《庄子》。第五章则以专题的形式探讨了《淮南子》所引先秦兵家文献,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等。主要形成了以下研究成果:第一、齐、吴孙子文本不仅流传至淮南王处,而且还得到了他们的重视,并加以深入研究。吴、楚二地毗邻,故《吴孙子》流传至淮南王处有地缘优势。《齐孙子》传入当时楚地则应是由淮南王门客中的齐人完成的。在《齐孙子》竹简本出土之前,学界并不知道《齐孙子兵法》的一部分文献存在于《淮南子·兵略》中,学者也没有对《兵略》中的兵家文献给以足够重视。如果我们对其中文献加以仔细爬梳整理,至少可以发现其中不同于《吴孙子兵法》的文献记载。这对我们今后的学术研究也是一个重要启发。第二、淮南王非常重视对于兵法的研究,不仅有当时可供研究的齐、吴《孙子兵法》,《六韬》等兵家文献,还有当时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刘安偏信田蚡以及术士等人之言,认定自己将承刘氏大统,并积极“治攻战具,积金钱赂遗郡国”,以致遣其女刘陵赴长安结交皇帝左右。为了配合这种政治斗争,刘安便开始在军事上不仅加以实际部署,而且勤于演练兵法计谋、计策等。《汉书》本传云:“日夜与左吴等按舆地图,部署兵所从入。”又云:“王数以举兵谋问伍被,被常谏之,以吴楚七国为效。”但最终的结局使得这些兵法研究成果并没有机会应用到实际战场上,没有成功的原因一方面自然有淮南王寡不敌众、行事不周等诸多原因,但与其一起讨论研究兵法的雷被、伍被等人对刘安的背叛则是致命性的。第三、后世学者在编纂《六韬》、《尉缭子》等辑本时,均忽略了《淮南子·兵略》中所见诸兵家文献。尽管在引用这些兵法文献的数量上不能与齐、吴《孙子》相比,但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应该引起学者的重视,将其不断充实到先秦兵家研究文献中。第四、当时淮南王门客中不仅有通晓兵法的学者,而且看到了大量地从战国时代流传下来的有关兵家文献,并且将这些兵家文献加以研究,融多家文献之长,根据现实需要加以融会贯通。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对这些兵家文献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战争的战略、计谋等,对于形而上的军事理论较少探讨,这也正凸现了当时军事斗争中实际需要的迫切性。从这一角度讲,《淮南子》是西汉时代最早且有系统地保存并研究先秦兵家文献的重要文献载体。以往的学术研究忽视了这一重要文献,应该引起学者及军事研究者的重视。第六章考察了《淮南子》所见邹衍遗说,包括历史观和地理观两个方面。主要形成了以下研究成果:第一、《淮南子》中保存了邹衍五德终始说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以“五德终始”的规律加以推衍,从五行相胜的观点出发,说明王者的代兴是五行运转的结果。第二、邹衍的大九州说保存在《地形篇》,他的大九州说打破了儒、墨二家只有一个中国的封闭概念,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将人们对自然和地理环境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是目前邹衍学说在现有文献中能看到的保存较为完备、较为系统的文献。第七章考察了《淮南子》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从阴阳和五行两个方面对其中的材料加以分析,认为其中保存了齐地的五行思想。主要形成了以下研究成果:第一、《淮南子》中的阴阳思想既有道家一派的观点,又有邹衍一派带有齐地色彩的遗说。第二、关于五行相生和五行相胜的运行规则,《淮南子》首次给出了相对固定的运行规则。五行思想则包括了五行相生和五行相胜两个方面,保存了不同系统的学说。它既保存了邹衍一派的五行相胜说的遗说,又保存了两种不同的五行相生说。第三、阴阳五行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而《淮南子》一书中所承载的阴阳五行学说对阴阳五行思想在汉代的整合和定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应予以更多的关注。第四、《淮南子》中天人相通的观念是其五行思想的具体表现,《淮南子》的编撰者们力图通过运用这种观念,建立天、地、人三者符合自然法则和人事礼制的和谐关系。阴阳五行思想既体现了《淮南子》的宇宙观,也是《淮南子》的理论框架,道家思想的合理内核被吸收并有所改造。结语则回顾了全文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今后对《淮南子》的研究应该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如《天文篇》中所见数术、风俗资料考,《淮南子》中所见古逸书考,《地形篇》所见算学资料考,这些材料代表了西汉时期几何学和算学的主要成就;《淮南子》引《慎子》、《公孙龙子》、《邓析子》、《墨子》等文献考。
其他文献
与传统双方当事人仲裁相比,多方当事人仲裁是商事仲裁实践中新出现的情形。多方当事人纠纷仲裁的解决方式之一就是合并仲裁,合并仲裁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而又相互独立
当前,各国政府都在大力推进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随着电动汽车的大力发展,如何快速高效的开发出高指标的电动汽车也成为了新的课题,同时也带动了汽车仿真软件的大力发展。本
可变配气技术是提高发动机节能环保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的配气相位可以改善发动机进排气过程,提高燃烧效率,并有效降低排放污染物。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可以实现独立的、连
介绍水利工程质量试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要求,功能设计方法,以及该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该信息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模式,在流程设计中,融入水利工程质量试验检测资质管
<正>1988年,以刘积仁为首的三位青年教授和讲师,在东北大学的一间半教室里,用从多方募集的做项目的3万元科研经费,创立了一个网络工程研究实验室(后来发展为东北大学软件中心
辛弃疾《西江月》赏析刘淑芳南宋词人辛弃疾,存词六百多首,大多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悲愤,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但也有为数不多的表现农村风貌和农家生活的小词。
目的总结分析胃肠道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经内镜活检确诊的胃肠道淀粉样变性患者6例。对6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诊治经
陶渊明的人生无疑是个悲剧。诗人早期建功立业,理想的破灭表现为政治的悲剧,其后以隐居求取品格的高尚。而隐居是悲剧性的生存选择。具体表现为:个性强烈;非正统的儒家思想;
  本文详述了模型分析过程,得出不同含水率和固结围压条件下原状结构性黄土的应力应变变化规律,以及由增湿、固结作用和剪切变形反映的土体结构性损伤规律;统一考虑增湿和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