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管理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挑战,保持企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迫切需要柔性化的战略作为指导,对战略柔性的研究应运而生。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让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再局限于制造业企业,知识型企业的战略柔性及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正是作者研究的方向。本文从文献研究入手,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制造业企业战略柔性研究的基础上,将战略柔性理论的研究密切联系我国知识型企业的实际,通过统计分析强化了实证研究,注重理论的可解释性,思路对策的合理性。本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范围:1.指出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对国内外战略柔性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了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和趋势,给出本文的结构安排。2.阐述了与知识型企业相关的几个主题。讨论了知识型企业和知识型员工的特征,提炼了知识型企业战略柔性的构成要素,设计了战略柔性评价指标体系。3.归纳了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关系不同的研究结论,提出作者观点,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正向关系。4.提出了针对我国知识型企业战略柔性的实现途径。本文注重各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性,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综合运用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从内容安排上看,全文共分为六章,其主要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说明战略柔性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的问题。提出企业实施战略柔性是历史的必然。第2章文献综述。首先从国内外学者对柔性的不同定义中发现一个共同的本质:柔性是处理变化和不确定性的能力。理论界越来越关注战略的柔性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以制造业企业为蓝本,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生产柔性、制造柔性、市场柔性等角度出发。针对知识型企业的柔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柔性、企业文化柔性和组织结构柔性等方面,但是多数学者是从单一的方面展开,而没有把这些要素纳入到统一的战略柔性框架体系中。第3章知识型企业战略柔性评价。由于我们把对战略柔性的研究范围限定在知识型企业中,那么就有必要明确知识型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所在。作者首先对知识、知识型企业和知识型员工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层次分析法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人力资源柔性、企业文化柔性、组织结构柔性和能力柔性是知识型企业战略柔性的有效评价指标。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战略柔性水平进行评价。同时,以一家知识型企业——四川协合集团为例,通过案例研究来进一步论证文中的观点。第4章企业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作者从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社会满意度和企业所有者(股东)满意度四个方面来构建知识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并运用实证研究验证了作者的观点,即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第5章企业战略柔性的实现途径。作者在回顾学者们关于增强战略柔性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途径和措施。针对人力资源柔性,作者从“软工作环境”出发进行分析,指出应该从具有人格魅力、知人善任的杰出领导,和谐团结、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扁平高效的合作团队以及弹性宽松的工作制度等方面来激发员工的创新欲望和工作热情;在企业文化柔性中,作者更加关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导向力”和“自治力”五种面向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的知识型企业的柔性文化;针对组织结构的柔性,作者认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现代企业所需要的是“扁平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组织结构;关于能力柔性的刻画,作者从竞争和合作这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展开论述。第6章总结。作者在回顾全文的基础上,对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本文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知识型企业战略柔性水平评价指标,即人力资源柔性、企业文化柔性、组织结构柔性和能力柔性。2.建立了战略柔性水平的评价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体现了战略柔性既是“艺术”又是“科学”的特性。3.提出了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对本文的假设进行了检验。4.完善了实现企业战略柔性的途径。从人力资源柔性、企业文化柔性、组织结构柔性和能力柔性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我国知识型企业战略柔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