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腺样囊性癌XT-Ⅰ与XT-Ⅱ基因共沉默的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76680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SACC)是最常见的唾液腺恶性肿瘤之一,侵袭性强,可转移,易复发,预后不佳,迄今尚无较理想的治疗措施。SACC中的肿瘤性肌上皮细胞(neoplastic myoepithelial cells, NMCs)可以分泌蛋白多糖(proteoglycans, PGs),构成肿瘤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在SACC中,过多的ECM逐渐堆积,形成囊腔样结构,从而呈现出SACC特有的组织学特点。富含PGs的ECM,构成了SACC细胞的大分子微环境(macromolecules microenvironment)。SACC细胞在这一微环境内生存,继而进展,出现增殖、分化、侵袭、转移、复发等一系列生物学行为。目前认为,PGs是SACC的形态学表现和生物学行为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人木糖基转移酶(xylosyltransferase, XT)是人体PGs生物合成的起始酶和限速酶,催化此合成过程的效率—限制阶段(rate-limited step),它的活性真实反映PGs的生物合成率。人XT有两个亚型(isoform):XT-I和XT-II,催化作用几乎相同,但是在人体不同细胞的表达有所差异。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是目前最有效的基因沉默(genesilencing)技术,可以特异、高效地阻断特定基因的表达。腺病毒载体是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内的常用媒介,同时表达一个以上目的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可同时发挥多个基因的功能,提高了腺病毒载体的利用率。本研究拟构建一个同时沉默XT-I和XT-II基因的质粒载体,即编码2条shRNA的干扰质粒,腺病毒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rAd5-shRNA-WJ7+WJ4;通过感染SACC-83细胞,干扰XT-I和XT-II的表达,阻抑PGs合成,检测其沉默效果;建立SACC-83的裸鼠移植瘤模型,瘤体内注射重组腺病毒,观察其对移植瘤凋亡的影响。旨在探讨SACC中XT-I和XT-II对PGs的调控作用,以及XT-I和XT-II共沉默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为唾液腺肌上皮性肿瘤的生物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1构建分别靶向抑制人XT-I基因和人XT-II基因的两个重组质粒设计靶向抑制人XT-I基因的shRNA-WJ4和靶向抑制人XT-II基因的shRNA-WJ7的干扰位点和引物序列,合成shRNA-WJ4和shRNA-WJ7的单链目的基因片段,分别与质粒pGenesil-1.2和pGenesil-1.1的线性化载体连接,扩增质粒,酶切鉴定,确定获得重组质粒pGenesil-1.2-shRNA-WJ4和pGenesil-1.1-shRNA-WJ7。2构建同时靶向抑制人XT-I基因和人XT-II基因的共沉默质粒双酶切以上两个重组质粒,回收大小片段,WJ7大片段与WJ4小片段的连接,扩增质粒,酶切鉴定,测序验证共沉默质粒shRNA-WJ7+WJ4。3重组腺病毒质粒的制备从质粒pGenesil上通过LR体外同源重组将shRNA-WJ7+WJ4表达框转移至pGSadeno腺病毒表达载体上,扩增质粒,酶切鉴定。4包装共沉默重组腺病毒制备线性化腺病毒DNA,连接重组腺病毒质粒片段,转染HEK293细胞,放大培养共沉默重组腺病毒rAd5-shRNA-WJ7+WJ4。5构建阴性对照重组腺病毒rAd5-shRNA-HK6重组腺病毒感染细胞培养SACC-83细胞,分3组:SACC-83-WJ7+WJ4组(沉默组)、SACC-83-HK组(空载体组)、SACC-83组(未感染组),确定最佳MOI值为100,细胞感染48h的荧光最强,计算感染率。7检测感染48h后3组细胞XT-I和XT-I mRNA的表达TRIzol法提取细胞总RNA,测定RNA纯度、浓度、完整性,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3组细胞XT-I和XT-I mRNA的相对表达量,计算沉默率。8检测感染48h后3组细胞培养液中PGs的含量用标准品建立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生物染色法测定PGs含量,计算抑制率。9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分组4周龄雌性BALB/c-nu裸小鼠32只,14~15g,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pathogen-free, SPF)条件饲养,每只于左侧背部接种SACC-83细胞2.5×106个/250μl;62d后,选取瘤体最长径在1cm以上的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SACC-83-WJ7+WJ4组(沉默组)、SACC-83-HK组(空载体组)、SACC-83组(未感染组),每组8只。10重组腺病毒裸鼠移植瘤内注射接种肿瘤细胞后62d,首次瘤内注射重组腺病毒,SACC-83-WJ7+WJ4组(沉默组)注射共沉默腺病毒rAd5-shRNA-WJ7+WJ4,SACC-83-HK组(空载体组)注射阴性对照腺病毒rAd5-shRNA-HK,SACC-83组(未感染组)注射PBS,每只4×109PFU/200μl,每周注射一次,共5次。11标本采集3组裸鼠首次注射腺病毒5周后断颈处死,分离移植瘤,测量体积,新鲜瘤组织立即分切为4份,1份80C冻存,3份用于以下实验。12流式细胞术样品制备和凋亡检测70%乙醇固定标本,剪碎法+网搓法制备单细胞悬液,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样品的细胞凋亡情况。13HE染色样品制备和观察10%福尔马林固定标本、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3组标本的形态学变化。14透射电镜超薄切片样品制备和观察标本分切至小于1mm3,4%戊二醛前固定、1%锇酸后固定、环氧树脂包埋、超薄切片、醋酸铀和柠檬酸铅双重染色30min、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分别靶向XT-I、XT-II和阴性对照的siRNA序列设计结果shRNA-WJ4CAGGCAGCCCATCAAACCTshRNA-WJ7CGTCTCCTCAAGGCCGTTTATshRNA-HK GACTTCATAAGGCGCATGC2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测序验证结果均证明质粒正确。3重组腺病毒感染SACC-83细胞的效率重组腺病毒感染后48h,以表达绿色荧光的细胞作为成功感染的细胞,SACC-83-WJ7+WJ4组(沉默组)与SACC-83-HK组(空载体组)的感染率分别为98.7%和99.1%。4Real-Time PCR检测XT-I和XT-II的沉默效果感染后48h,SACC-83-WJ7+WJ4组(沉默组)XT-I和XT-II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SACC-83-HK组(空载体组)与SACC-83组(未感染组),SACC-83-HK组与SACC-83组之间无差别。SACC-83-WJ7+WJ4组XT-I和XT-II的沉默率分别为97.3%和88.0%。5XT-I和XT-II基因共沉默对SACC-83细胞PGs合成分泌的影响感染后48h,SACC-83-WJ7+WJ4组(沉默组)细胞培养液中PGs含量明显低于SACC-83-HK组(空载体组)和SACC-83组(未感染组),抑制率为68.61%,SACC-83-HK组PGs未受到抑制。6裸鼠移植瘤最终体积首次注射腺病毒后5周,3组裸鼠移植瘤体积无统计学差异。7流式细胞术测定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率首次注射腺病毒后5周,3组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率无统计学差异。8光学显微镜观察裸鼠移植瘤形态学变化首次注射腺病毒后5周,光镜观察裸鼠移植瘤HE染色石蜡切片,3组间未见明显的形态学差异,均未观察到显著的细胞凋亡现象。9透射电镜观察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现象首次注射腺病毒后5周,SACC-83-WJ7+WJ4组(沉默组)易见细胞凋亡现象,其余两组较少。结论:1重组腺病毒rAd5-shRNA-WJ7+WJ4能够有效诱导SACC-83细胞XT-I和XT-II基因沉默,并阻抑PGs合成分泌。2裸鼠SACC-83移植瘤内注射沉默XT-I和XT-II基因5周,沉默组出现细胞凋亡,但无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伦理学与学校价值教育有着内在的亲缘关系。不同的伦理学范式对美国价值教育的理论取向和具体模式产生着重要影响。规范伦理学指示了引导学生对道德行为的价值标准和具体规则
本文认为,价值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难以被精确确定,继而无法得知;等价交换表现为一个区间的概念,这一区间由比较优势决定;在这个区间内波动的其实就是
研究紫菜薹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及其对人肠上皮Caco-2细胞氧化损伤保护效果。使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羟基自由基(Hydroxyl rad
背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目前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EGFR/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NSCL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
石Lu铜业公司露天矿的深部开采因作业面积狭小,涌水大,上部台阶欠剥多,深部疏干排水工程未开展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效率下降,开采成本大幅上升,经营亏损。为扭转这种局面,从深部采矿方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和全面护理,痊愈12例,好转6例,死亡2例。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调整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量而采取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自央行成为独立的宏观调控主体开始,我国在各个区域一直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