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组合基础隔震反应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汶川震后重建中,隔震技术运用较多;隔震装置主要有:滑板支座、叠层橡胶支座和阻尼器;把各种不同的隔震装置有效的组合在一起,可发挥各自的优点,起到良好的隔震效果。目前,组合隔震技术虽然应用越来越广,但其理论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主要研究了并联组合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隔震层由铅芯橡胶支座(LRB)与摩擦滑板支座并联组合而成。在SAP2000中利用连接单元“Rubber Isolator”和“Friction Isolator”分别模拟铅芯橡胶支座和摩擦滑板支座,建立了6层框架结构的隔震模型,通过对比组合隔震与相应抗震的地震反应,得出了采用组合隔震技术以后,可以有效的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隔震效果明显;并且,当上部结构存在偏心时,采用组合隔震技术也可以大大的降低上部结构的扭转反应。在组合隔震结构中,两种隔震支座设置的不同,则组合隔震的效果也会不一样;总的来说,影响组合隔震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摩擦滑板支座摩擦系数的选取,铅芯橡胶支座设置的数量以及型号(等效刚度);本文研究时,摩擦滑板支座的摩擦系数取值范围为0.02~0.22,铅芯橡胶支座的型号分别为GZY200-40、GZY400-80、GZY600-120。通过对隔震结构自振周期、隔震层位移、层间扭矩峰值等的研究,得出:组合隔震结构的自振周期随着摩擦滑板支座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加大,铅芯橡胶支座的设置可以降低隔震层的最大位移反应,并且,在地震作用下,铅芯橡胶支座也发挥了自身的耗能特性;在组合隔震中,铅芯橡胶支座设置的较少时,隔震效果主要由摩擦滑板支座的摩擦系数决定,在不规则的结构中,铅芯橡胶支座设置的数量多,上部结构的扭转反应就强烈。
其他文献
挤扩支盘桩是在原有的等截面钻孔灌注桩的基础上在桩身设置分支或承力盘而形成的变截面桩。它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变形小、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而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挤
桥梁结构发生火灾后,桥梁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承载能力可能下降,严重的可能会发生坍塌。由于火灾后结构损伤较为复杂,所以对火灾后桥梁结构进行评价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我国是遭受地震灾害影响极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这样的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下,如何使建筑物在地震灾害中免于倒塌或使其受损后具有可修复性便成为了我国结构研究者亟需解决的
斜拉桥一般都是交通运输的枢纽工程,投资大,对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而且一旦在地震中遭到破坏,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影响到灾区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因此对斜拉
目前性能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逐步增量时程分析法(IDA)和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IDA方法并不适用于日常设计。Pushover方法由于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并不存在普遍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大量桥梁结构出现老化、使用功能变更、意外损坏等情况,对桥梁结构加固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钢丝绳加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体外预
网壳结构因其受力合理、抗震性能良好,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其强震失效机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当前研究多是把网壳简化为三向铰
框架结构具有空间布置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等优点,是高层建筑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结构。然而由于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在强烈的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
网格结构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在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下简称“规范”)中已明确,网格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应考虑多维地震效应。目前
钢管混凝土不仅能够综合利用钢材抗拉强度高和混凝土抗压强度高的特点,而且在受力过程中,钢管和混凝土将发生相互作用,因而其组合性能并非是钢管和混凝土的简单叠加。钢管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