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通过监测本院机械通气与非机械通气新生儿血清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CC16)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机械通气是否可以引起肺损伤以及CC16在机械通气诱导肺损伤(VIL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选取2014年01月-2014年10月入住本院NICU出生年龄<12小时的患儿5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机械通气治疗分为机械通气组(30例)与非机械通气组(23例)。采集受试患儿0小时(从入院至气管插管后15分钟内记0时)、48小时、72小时及拔管后48小时股静脉进行血清CC16的动态检测,以干燥促凝管收集,置4℃冰箱冷藏,于24小时内离心10分钟(3000 r/min),取上清液,置于-80℃冰箱密封保存。以ELISA方法检测血清CCl6浓度。 结果: 1、病史资料分析 1.1与非机械通气组相比,机械通气组患儿出生体重偏大(p=0.01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与非机械通气组相比,机械通气组患儿出生时Apgar评分偏低(P=0.021<0.05)、PH值偏低(p=0.006<0.01)、Lac值高(p=0.02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与非机械通气组相比,机械通气组患儿围产期情况及基础疾病中羊水污染(p=0.001<0.0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比例明显较高(p=0.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实验数据分析 2.1两组间患儿0、48、72小时血清CC16水平的变化分析: ①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血清CC16水平有差异,随着患儿日龄的增长呈降低趋势(p=0.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②处理因素(机械通气)对血清CC16水平有影响,机械通气组CC16水平明显较非机械通气组高(p=0.01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机械通气组0、48、72及拔管后48小时血清CC16水平有差异,随患儿日龄的增长呈降低趋势(p=0.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患儿出生时围生期情况及出生后基础疾病中产前羊水污染、Apgar评分、PH、Lac值及生后患NRDS与肺损伤相关。 2、机械通气组血清CC16在患儿出生时已明显高于非机械通气组,提示肺损伤在机械通气之前就已经存在,可能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生长发育阶段等多因素相关。 3、机械通气组血清CC16水平明显高于非机械通气组,提示即使应用低参数机械通气也可能引起肺损伤。 4、机械通气组血清CC16水平在出生时表达最高,随日龄的增长逐渐降低,提示CC16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肺损伤的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