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残体碳向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微生物介导过程解析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nzhaogan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土壤碳动态变化过程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和准确估算全球碳平衡意义重大。由于长久不合理耕种而造成的土壤肥力与碳储量的下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作物残体还田是土壤有机碳补充的有效方式,土壤微生物是将植物源有机碳转化为土壤稳定碳库的核心作用力,支配着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与多种元素的循环。同时,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碳水平、团聚体组成以及外源有机物料输入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而微生物群落对这些外界环境的快速响应势必会对植物残体在土壤中的腐解过程产生“级联反应”。至今,土壤微生物介导下的植物残体碳转化过程和土壤有机碳形成过程仍无定论。鉴于此,本研究以棕壤长期(29年)定位施肥试验形成的高、低两种肥力水平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碳稳定同位素(13C)标记的玉米植株为试验试材,分别向两种肥力土壤中加入玉米根茬和茎叶,并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进行为期500天的原位培养。通过碳同位素示踪和微生物标识物分析技术的结合,定量分析玉米残体碳在土壤及团聚体中的分配,探明不同类群微生物对玉米残体碳的同化状况,明晰微生物死亡残体在玉米残体腐解过程中的累积动态。此外,结合团聚体分级技术探讨团聚体组成对微生物介导下的玉米残体碳的转化过程的影响,同时厘清不同微生物死亡残体(真菌残体/细菌残体)受团聚体物理保护作用的强弱。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类群微生物同化玉米残体碳的能力有所差异。添加玉米残体增加了土壤真菌磷脂脂肪酸的相对比例。同时,在各微生物类群中,玉米残体碳对真菌磷脂脂肪酸碳库的贡献最大(平均为23.4%),说明真菌对植物残体输入的响应更敏感,并且相对于其他群落更偏好同化玉米残体碳。但由于在整个微生物群落中,革兰氏阳性菌磷脂脂肪酸和革兰氏阴性菌磷脂脂肪酸的相对比例(分别为30.0%和22.5%)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有大约50%被同化的玉米残体碳分配到了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中。(2)玉米残体品质影响外源碳的微生物利用过程。玉米根茬碳对微生物磷脂脂肪酸的贡献及被微生物同化的量均明显高于茎叶碳;同时,添加玉米根茬较茎叶更有效的促进了土壤中微生物残体的形成和累积,且更大程度的增加了微生物残体对土壤碳库的贡献。因此,植物根茬还田在提升微生物源有机碳的累积方面比植物地上部分发挥更显著的作用。然而,在试验结束时,所有添加玉米残体处理的总残体碳矿化率相似(~78%),且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微生物残体组成并不受玉米残体品质的影响。(3)添加玉米残体增加了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并改变了微生物残体组成。在试验结束时,添加玉米残体处理中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均有所增加,表明微生物合成代谢能够对玉米残体输入产生积极的正反馈。此外,微生物残体组成(通过氨基葡萄糖/胞壁酸比例表征)对玉米残体输入的响应因不同肥力土壤而异:在低肥力土壤中进行玉米残体还田更有助于增加真菌残体的累积,在高肥力土壤中进行玉米残体还田则更有利于促进细菌残体的累积。(4)初始肥力水平较低的土壤在玉米残体还田后更有利于微生物残体的累积。低肥力土壤中的微生物更偏好利用新输入的玉米残体碳进行合成代谢。此外,低肥力土壤中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更高,平均比高肥力土壤高28.4%。同时,在玉米残体还田后,低肥力土壤中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贡献的增加量(21.7%)显著高于高肥力土壤(13.8%),表明植物残体还田是提升低肥力土壤固碳潜力及有机碳稳定性的有效措施。(5)较小粒级团聚体是微生物同化固定残体碳的主要场所。田间原位培养150天后,与较大粒级团聚体(>2mm和1~2 mm)相比,较小粒级团聚体(0.25~1 mm和<0.25mm)含有更高的玉米残体碳含量、磷脂脂肪酸含量、磷脂脂肪酸中来自玉米残体碳的比例和残体碳同化量,表明较小级别团聚体已经成为微生物同化固定残体碳的主要场所,这对较小粒级团聚体中稳定有机碳的累积意义重大。(6)添加玉米残体改变了微生物残体在不同团聚体中的分布。添加玉米根茬更有利于真菌残体在大团聚体中累积,而添加茎叶更有利于真菌残体在微团聚体中富集,表明有机物输入的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微生物在调节团聚体中有机碳分配的作用。从氨基葡萄糖/胞壁酸比例的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添加玉米根茬还是茎叶,均促进了细菌残体在微团聚体中的富集,说明细菌残体的保留更依赖于与黏粉粒的结合。综上,本研究为深入理解微生物繁殖-生长-代谢-死亡这一迭代过程调控下的土壤有机碳形成过程提供新的证据,为完善植物残体品质和土壤肥力水平对植物残体腐解过程的作用机理补充新的理论依据,并有助于揭示团聚体尺度内的微生物—有机碳互作机理。
其他文献
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是我国以及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包括结球、半结球和散叶类型,其中,结球白菜是最重要的品种类型。结球白菜的产品器官是叶球,结球性是决定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农艺性状,叶球形成与发育研究历来受到研究者重视。2011年大白菜基因组测序信息的释放,为其功能基因组研究奠定了基础。鉴于突变体在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葡萄霜霉病是中国葡萄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极大。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该病的常用措施,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易导致抗药性产生,易导致产品和环境污染。挖掘抗病基因,选育抗病优质葡萄品种已成为研究热点。葡萄霜霉病抗病机理已有一定报道,但利用抗感鲜食葡萄转录组测序挖掘抗病基因,并对抗病候选基因脱落酸受体VvPYL4开展相关功能分析尚未见报道。本文以葡萄霜霉病菌为靶标,开展了葡萄品种对霜霉病抗病
拟轮枝镰孢菌引起的玉米穗粒腐病(FER)具有分布广泛、破坏性强的特点,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玉米穗粒腐的病原真菌在地区和年份之间差异较大,病原菌能够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病害,其发病机制复杂,且FER抗性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因此迄今为止尚未鉴定到免疫材料,对其抗性遗传机制更是知之甚少,严重阻碍了玉米穗粒腐病抗性遗传资源的挖掘及优良抗病品种的培育。利用连锁群体鉴定抗病性的主效QTL和利用关联群体鉴定抗
由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Walk.)Boed.]侵染引起的玉米弯孢叶斑病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病害,广泛发生于美洲、欧洲、亚洲及非洲的玉米产区,严重威胁着玉米安全生产。C.lunata通过附着胞侵入玉米叶片表皮细胞,同时产生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破坏角质层、细胞壁、细胞膜和防御酶系统,进而完成侵染和致病。附着胞是半活体营养类型植物病原真菌活体营养阶段的重要致病手段,其调控机制目前
天山郁金香(Tulipa thianschanica Regel)为百合科(Liliaceae)郁金香属(Tulipa)多年生野生花卉,分布于中国新疆西部和中亚地区,花色艳丽、花型独特、抗性强。经过漫长的进化适应,郁金香种子形成了特有的休眠机制。然而,休眠特性是导致郁金香种子萌发率低和萌发不整齐的根本原因,限制了郁金香的育种进程。本研究利用生理生化测定方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MS/MS)
体细胞胚发生具有普遍、遗传稳定、适于作为外源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等优点,对百合产业中的遗传性状改良和种球优质繁育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前期明确了miR171在百合体胚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其调控百合体胚发生的作用机制及内部调控网络尚未明确。本文以miR171为研究切入点,利用过表达、点突变、STTM人工沉默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明确了lpu-e TM171a/b、lpu-miR17
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是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根是国家卫计委确认的传统药食两用原料。玉竹根中含有特殊种类的天然高异黄酮类化合物,以二氢高异黄酮为主。高异黄酮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癌功效。本课题以玉竹根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低共熔溶剂法提取玉竹二氢高异黄酮的操作方法,并对应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纯化玉竹黄酮的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接下来研究
蓝莓,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 spp.),果实营养价值丰富,富含维生素、花色苷、酚酸和黄酮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癌等功效。蓝莓果实采收期正值盛夏,由于较高的田间热和果实自身耐贮性较差,采后货架期间极易发生品质劣变,影响其果实品质和商品价值。软化是采后蓝莓果实成熟衰老进程中最主要的品质劣变现象。鉴于此,研究采后蓝莓果实的软化机理、探索相应的调控技术
果实成熟软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有关其生理和分子机制一直是人们所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葡萄是典型的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软化的特征和机制与呼吸跃变型果实有所不同,并且葡萄不同品种在成熟过程中质地变化和软化特征也存在差异。目前有关葡萄果实成熟软化机制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试验选用果实质地差异较大的‘红地球’和‘玫瑰香’2个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果实质地、内含物变化以及基因表达等方面
东北地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近年来随着玉米产量不断提高秸秆生物量也在逐年增加,玉米秸秆中含有丰富的大量和微量营养元素,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东北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冬、春季节降水少、气温低,秸秆腐解缓慢,导致秸秆还田后土壤播种层环境恶化,是东北地区秸秆还田难以实行的主要问题。棕壤是我国主要旱作农田土壤类型之一,辽宁省的棕壤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9%,在棕壤旱作农田研究玉米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