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雪山沿海拔梯度土壤磷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813225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拔是评估全球气候变化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自然梯度。不同海拔梯度下环境气候和植被类型存在垂直分异,温度、水分、土壤性质和微生物活性等因素也随海拔梯度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磷(P)组分的动态变化。然而不同海拔下,植被特征、微生物性质及环境因素对土壤磷动态变化的影响与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沿玉龙雪山海拔梯度(2600-3900 m)选取6个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Hedley浸提法、HCl O4-H2SO4钼锑抗比色法、HCl-NH4F法、室内培养法、氯仿熏蒸法和荧光微型版技术等方法,研究沿海拔梯度土壤P组分(总磷,TP;有效磷,AP;有机磷,OP;无机磷,IP;活性磷(Resin-Pi、Na HCO3-Pi和Na HCO3-Po);中活性磷(Na OH-Pi、Na OHPo和DHCl-Pi);稳定性磷(CHCl-Pi、CHCl-Pi和Residual-Pt))与矿化干湿季动态变化和微生物特征,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包括植物叶片碳氮磷含量(leaf C,N and P)、土壤气候、土壤性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MBC,MBN和MBP)和磷酸酶活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沿海拔梯度土壤磷组分含量动态变化特征土壤P组分在不同海拔和不同季节间均具有显著的动态变化(P<0.05)。土壤各形态P组分含量均在海拔2900 m和3200 m处最高,表明中低海拔具有较高的土壤P有效性和供应能力。同时,中低海拔土壤各形态P组分含量高于中高海拔,说明在酸性土壤中,中高海拔地区土壤水分代替低温的补偿作用加快了风化速率,从而使P含量减少。湿季土壤有效P含量均高于干季,说明湿季适宜的水热条件有利用微生物生命活动,促进矿物态P的溶解和有机P的矿化;活性P仅占总P比1.7%,而非活性P(中活性P与稳定性P之和)占比却高达95%以上,说明非活性P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生物可直接利用的P较低。(2)沿海拔梯度土壤有机磷矿化特征沿海拔梯度土壤有机P矿化速率在一定范围(-224.74-106.51 mg kg-1 d-1)内波动,说明玉龙雪山不同海拔梯度的土壤在发生有机P矿化释放的同时,也发生生物固定过程,正值表示矿化作用强,负值表示固定作用强。在培养前25天,土壤有机P矿化率随培养时间的变化呈波动趋势,在后期趋于稳定,说明在培养前期土壤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低。与湿季相比,干季土壤有机P矿化速率波动幅度相对较小,说明湿季土壤温度适宜,湿度较高,有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在干季,海拔3200 m处矿化速率最大,呈现有机P矿化释放,其他海拔均呈现生物固定作用,说明中海拔地区较高的土壤和微生物C、N有利于有机P矿化。(3)沿海拔梯度土壤微生物特征与磷动态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磷酸酶均具有较大的差异(P<0.05),可能是由于不同海拔梯度导致气候条件和土壤微环境发生了变化。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在海拔2900 m处高于其他海拔,说明中低海拔较高的土壤有机C、N含量为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生存保障,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湿季土壤磷酸酶活性在海拔3900 m处最高,而干季土壤磷酸酶活性却在海拔2900 m处显著最高,说明湿季低温胁迫土壤微生物在高海拔将分泌更多的磷酸酶来获取能量和养分,干季水分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条件,中低海拔适宜的水热条件更利于微生物活动进而分泌更多磷酸酶。相关分析表明,非生物因素(DOC、SM和NO3--N)和生物因素(Leaf P和MBP)是影响土壤P组分的主要因子。土壤P组分与土壤可溶性有机C和微生物生物量P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土壤有机C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和物质进而增加微生物生物量来对土壤P组分的转化,当土壤P供应不足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P的周转能够补充土壤溶液中的P,有利于植物对P素的吸收和利用。土壤P组分与硝态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说明无机氮的微生物同化和硝化作用会进一步释放更多的质子来促进有效P的释放。土壤有机P矿化速率与SOC、SON、MBC和MBN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与SOC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有机P矿化速率受土壤有机质、C、N含量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有机C对有机P起保护作用,土壤有机C的累积有利于有机P的固定。路径分析发现土壤微气候通过影响微生物生物量而间接影响土壤P组分转化,说明在较低和较高海拔地区,微生物通过提高磷酸酶活性和降低微生物生物量含量的能量分配策略,促进更多较难分解P组分的转化,以满足微生物对P的需求。总之,研究结果表明在玉龙雪山,随着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土壤P组分含量与矿化同时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主要是因为沿海拔梯度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土壤P的有效性和循环。因此,在未来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中,可通过调控土壤环境因子来影响土壤P的有效性和转化过程,为管理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理解森林对环境干扰的响应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作为人类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区域,能源消费的主体,成为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最集中的区域。城市化推动着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也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其中,最主要也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全球温度的不断升高。反过来,城市化造成的环境变化也会对城市基础设施、经济、生态、社会等诸多方面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其中负面影响尤为严重。如酸雨腐蚀城市基础设施,
学位
旅游产业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呈现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古镇旅游业受到越来越高的追捧。而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文化素质等的提高,使得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产品、旅游体验、旅游服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自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大爆发,全球经济在2020-2021年陷入长期停摆状态,中国旅游业遭受重创。新冠疫情蔓延至今已超过两年时间,在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出行习惯和消费模式
学位
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攀升,居民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近些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收敛,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远远高于多数国家,城市和农村部门收入失衡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已成为影响经济长期和社会稳定的隐患。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发展迅速,金融资本的逐利性吸引金融资源等要素在某一中心区域或城市高度集中,而金融要素在地理上的不均衡分布可能影响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情况。金融集聚形成过程中会引起社会资源出现一系列
学位
自201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提出以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纷纷对其展开研究,从理论分析再到实证模拟,对RCEP的发展前景格外重视,尤其是RCEP成立后的经济效益问题,吸引了众多经济学学者的研究兴趣。目前有关RCEP贸易方面的文献大都是对RCEP正式生效后的经济效益进行模拟预测,鲜有针对贸易潜力作深入研究的成果,于是本文以普雷维什的隐含互惠原则为出发点,依据凯
学位
城镇化建设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所要经历的一个必然阶段,也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环。我国开始城镇化建设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就,人口城镇化水平和速度明显提升,同时也引发了发展粗放、发展不均的一系列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片面追求城镇化发展的“量变”,而忽视了城镇化发展的“质变”。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新型城镇化也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国家大力提倡“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高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面临着环境严重破坏、生态灾害频繁、资源枯竭、空气质量变差等严峻生态问题。实践证明,以牺牲生态环境获得经济增长的方式会让生态环境成为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大短板,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相比较于东中部地区,我国学者对于西部地区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研究较少。
学位
保就业保民生是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保障主要群体就业,保持就业稳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先导向,而稳定农村劳动力群体就业是我国稳就业保民生的关键一环。与此同时,数字化的数据成为21世纪的现代生产要素,互联网作为数据要素中的核心资源,凭借其独特的使用价值优势对人民的经济生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对农村劳动力来说,互联网以其天然的低成本低门槛优势为其提供了较为便捷的资本积
学位
金融业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制造业经营运转中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服务于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宗旨和本职工作。制造业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等一系列迫切问题。在资本的视域下,社会中流通的资本可以分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经济运行中两种资本之间的动态融合对经济运行起着重要影响。立足于我国制造业企业产融结合活动的现状,对其历史规律及演变过程进行总结,研究产
学位
如何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是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转变为主要靠内需拉动,推动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就显得格外重要。扩大内需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尚未退去的情况下,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是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刺激经济的重要措施,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经济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借鉴前人的
学位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工业产出与就业份额持续下降的“去工业化”趋势,且去工业化趋势出现时,中国的人均GDP仍处于较低水平,还未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因此引起了学界关于“中国是否出现了过早去工业化”的讨论。本文首先梳理学界对去工业化相关的研究成果,考察并总结中国近年来出现的工业就业和产出份额持续下降的现象,即中国去工业化的典型事实。为实现对中国去工业化特征的进一步刻画和对中国去工业化性质的科学判断,本文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