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农村干群关系问题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da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更是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和领导“三农”工作,并成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指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如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加快推进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提出新要求。将这些要求具体落到实处,离不开农村干部和农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村干群关系,进而提高“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农村干群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丰富和践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文由五部分组成,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这部分主要包含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观点四个方面。第二章,中国农村干群关系问题的基本理论。主要对农村干部、农村群众等相关概念进行清晰界定,明确农村干群关系的内涵及其实质,并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共产党对干群关系问题的相关论述为理论支撑,分析构建和谐农村干群关系的重大意义。第三章,中国农村干群关系的现状。总体上的和谐健康与局部的矛盾冲突并存是农村干群关系呈现的发展现状。在深入剖析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农村干群关系由感情认同向利益认同转变、由单一性向全面性转变、由隐性缓和向显性冲突转变的特点。第四章,中国农村干群关系不和谐的成因。具体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缓慢、农村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农村干群整体素质亟需提高四个方面剖析农村干群关系不和谐的制约因素。第五章,构建和谐中国农村干群关系的路径。本文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利益协调、提升农村干群整体素质四个方面探索构建和谐中国农村干群关系的路径。本文的创新观点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根据利益协调机制基本理论,着重从畅通利益表达、化解利益矛盾、加强利益保障三个方面协调农村干群利益关系。这是和谐农村干群关系的关键措施。另一方面,建立包括选拔、培养、考核三个方面在内的选人用人长效机制,为加快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制度安排和制度激励。从目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状况看,县级以上干部队伍建设已经常态化,而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设计则相当缺乏。本文立足抓住选人用人这个源头关,用制度约束,进一步推进制度设计下移进程。
其他文献
建国初期(1949年——1956年),中国共产党刚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国际上面临着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国内则面临着多年战乱造成的经济萧条、社会动荡,新
正方:这些年来,一些地方乡村空心化、凋敝的趋势越来越突出。在这些地方的村庄,青壮年或因为去外地打工挣钱,或因为去异地上大学几乎都走光了,这些背井离乡的人往往过春节才
渠道衬砌是灌区提高输水效益的有效途径。积极推行节水灌溉,努力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系数,严格实行合理的调度,才可实现水资源有效、合理的利用,其中渠道现浇混凝土衬砌施工是节
新动能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观、是一场系统性变革、是一个加减公式、是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新动能在技术的卡点上、在技术的新热点上、在新兴的重点产业上、在模式创新
独立学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高等教育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其中,有关独立学院学生党建的理论构建、对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面临的问题及如何解
从革命战争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各种各样的政治运动及政治动员贯穿于中共创立、发展的全过程,大量政治典型被树立并服务于不同时期的政治动员。树典型也即典型塑造与政治动员
1941年5月至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了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任弼时参与了整风运动的全过程。这一时期,是任弼时从政生涯中最
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在传统党建工作方式、信息传播、工作领域等方面进行拓展、延伸和创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从而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效率,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
中间继电器由于具有触点数目多,触点容量较大等特点,因此在继电保护装置及系统自动装置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比如需要同时闭合或断开几个回路或要求比较大的触点容量动作与跳闸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对经济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统一预决算的编制办法和标准,提高预决算编制质量,消除工程造价失控现象,科学确定与有效控制工程投资。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