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贸易协定的全球价值链效应研究:中国视角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产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的提升以及关税、交通运输等贸易成本的下降,国际分工已由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逐渐转变为产品内分工,追求成本最小化的跨国公司将分散的生产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传统的“一国生产、全球销售”贸易模式转变为“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的新模式。产品多次跨越边界使得总量统计数据难以真实刻画各经济体的实际生产活动,而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全球价值链数据相较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从全球价值链视角进行研究更能真实反映事物的实际状况。
  在全球生产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近30年间迅速发展,不仅达成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迅速增多,而且协定涵盖的议题逐渐丰富。在当前国际经济规则正发生重构的时刻,各经济体为获得更多话语权与影响力,纷纷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以期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其推崇的国际经济规则的影响力,使之由区域规则上升为全球规则。尤其在多边合作框架进展缓慢的情形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愈发突出。为推动国内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中国也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构建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因此,研究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为了能更真实反映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产生的影响作用,文章选择运用全球价值链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全球价值链效应。
  全文分为七个章节展开研究,分析中国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价值链关系的影响情况。论文第一章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用以说明选择研究区域贸易协定的全球价值链效应的原因与价值,理清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第二章整理了关于区域贸易协定与全球价值链的相关重要文献,为后续关于影响机制的研究、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发展现状分析及实证研究区域贸易协定的全球价值链效应奠定基础。论文第三章分析了全球层面和中国层面的自由贸易协定发展现状与特点,并与欧盟和美国贸易协定发展状况进行对比。论文第四章研究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经济发展状况,从全球层面和国别层面分别描述全球生产活动和价值链活动的总体状况及变动趋势、中国及主要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和生产活动方面所处状态及变动趋势,以期了解现实状况并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论文第五章梳理了全球价值链影响因素和区域贸易协定产生效应的理论分析,整合出一个较为系统的全球价值链影响因素框架和一个区域贸易协定效应的影响渠道框架,将二者结合形成区域贸易协定对全球价值链影响的理论分析。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第六章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签署区域贸易协定的全球价值链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纳入了多个固定项,尽量降低内生性问题。论文第七章在总结了发展现状、理论机制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成果后,对我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战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并分析了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展望,明晰了研究存在的缺陷及未解决的问题,为未来研究话题的选取提供思路。
  本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全球区域贸易协定主要分布在东亚和欧洲地区,协定所含规则也由边界措施向边界后措施扩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一体化浪潮席卷而来,区域贸易协定迅速发展和扩张。世界贸易组织区域贸易协定数据库显示,全球区域贸易协定主要分布在东亚和欧洲地区,且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为迅猛。协定所含规则也由边界措施延伸到边界后措施,如涉及环境、劳工、可持续发展、竞争中立、反腐败等章节,协议逐渐向高标准、多议题的方向发展。
  第二,各经济体在发展区域贸易协定方面存在不同特点。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呈现重视发展区域贸易协定、提升协定高标准要求、升级已有协定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欧盟注重内部经济合作,且积极与区域外经济体签署经济合作协议,获取经济效益与非经济效益,扩大欧盟经贸合作网络的覆盖范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动,作为全球三大生产中心之一的美国对区域贸易协定带来的经济效益愈发重视,且其贸易政策重心由多边逐渐转向区域再转向双边。特朗普政府以公平、互惠、对等开放为贸易协定的谈判原则,通过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重新进行已有贸易协定谈判等方式意图实现美国利益优先。
  第三,全球层面和中国层面的生产活动均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要内容,平均生产长度均呈现增长趋势,且中国更多参与相对下游生产活动。分解的生产活动数据、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生产长度等指标数据显示:(1)全球生产活动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要内容,其次是进行简单跨境生产分工活动、传统贸易活动以及复杂跨境生产分工;(2)中国生产活动也是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且在2007-2017年间,该类生产活动在增加值的比重逐渐增长,反映出中国经济结构改革、产业升级的成果,国内需求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3)中国后向参与指数高于前向参与指数,更多参与相对下游的生产活动;(4)全球平均生产长度与中国平均生产长度均呈现增长趋势,表明全球和中国的生产分工均更加细化,经历的生产阶段数增加。
  第四,区域贸易协定通过文本条款规定及其对贸易、投资、资源使用和分布、经济增长和规则的效应,影响生产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成本,进而引起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上位置发生改变。虽然国际分工碎片化成产品内分工,但它仍然遵循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经济体的比较优势依旧决定其在价值链上所处的位置。生产和贸易成本是比较优势的两大主要来源,它们会影响全球价值链。其中,影响生产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为生产技术、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影响贸易成本的主要因素包含信息通讯技术、交通运输、关税、非关税壁垒、制度、地理位置、语言文化背景等。此外,产品多次跨境容易放大贸易成本因素的影响作用,出现影响累积的状况。区域贸易协定产生的效用可划分为对贸易、投资、资源使用和分布、经济增长和规则的影响。通过这些渠道以及文本条款规定,贸易协定会影响生产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成本,这些全球价值链影响因素的变动进而会引起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上位置发生改变。因此,从理论的角度,区域贸易协定应该能对相关成员国的价值链关系产生影响。
  第五,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会影响两者之间的价值链关系,强化生产联系。论文选择中国与伙伴国的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和生产长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实证分析还区分了简单跨境生产活动和复杂跨境生产活动、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分别进行了回归分析。对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影响的实证分析涵盖了中国的56个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时间跨度为2007-2017年;对生产长度影响的实证分析也涵盖中国的56个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时间跨度为2010-2017年。控制了经济规模、教育、研发、物流、制度等多方面变量后,实证结果显示:(1)区域贸易协定会提升贸易伙伴国与中国的前向参与指数、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后向参与指数,且对不同类型经济体所产生的影响效应不尽相同;(2)区域贸易协定在简单跨境生产活动和复杂跨境生产活动中会产生类似影响;(3)贸易协定还会延长中国与伙伴国之间的生产长度,尤其对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生产长度有显著影响。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将全球价值链与区域贸易协定相结合,基于全球价值链指标分析区域贸易协定的全球价值链影响,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有所创新,拓展了已有研究;(2)综合考察了影响全球价值链的因素和机制,形成的框架内容包含了主要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方式;(3)文章以中国为研究主体,具体分析了中国已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对中国和成员国之间价值链的影响,丰富了相关研究。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不断革新,新的传播工具也随之涌现,网络文化作为新型的文化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新媒体技术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平台,逐渐融入人类社会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更加全面地反映我国国民网络社会的真实生活,这为传播正能量、丰富网络文化的内容激发了新的活力,是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一共有四章内容。第一章着重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结合
学位
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是我们当代人的必然选择。而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涉及到了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比如交通运输,旅游,文化宣传等。我们可以预期未来这项技术的发展,必然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更大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到现在只有60多年的历史,但其研究及应用领域却十分广阔、发展快速、影响深远。人工智能技术给人类带来了诸多有利的一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
学位
作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威廉·莱斯,他的技术思想一直被学者们广泛关注。无论是在莱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使用技术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对技术的反思。如何让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始终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莱斯的技术观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在西方国家中因技术异化带来各种危机将矛头直指资本主义本身,以此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不合理。本文首先考察了莱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是企业伦理研究中重大而又不可回避的问题,它构成了企业伦理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西方企业伦理源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究,企业伦理理论伴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和社会责任运动的实践逐步丰富而发展。在企业社会责任争论的背后,隐含的实质性问题是企业对社会是否有道义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肯定了企业行为具有道德性,企业应当为自身行为的社会后果负道德责任。企业伦理理论从其发展的历史来看,与企业社会责任有
学位
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1978至2018年,城镇常住人口由1.7亿增长到8.1亿,城镇化率由17.9%增长至59.6%。城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较大规模的城市数量也逐渐增多,并出现了“北、上、广”这样的特大型城市。从效率方面考虑,各种要素集聚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部分学者倡导人口的自由流动;从公平角度出发,政府应该引导城市从集聚走向均衡,实现人均福利的提高,部分学者建议限
学位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各国之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和密切,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国国际收支的作用机制,不仅有助于明确中国未来汇率政策的方向,更有助于探析如何有效地调节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本文采用月度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区间为1990年1月至2019年6月,包含了344个样本数据,研究范围包括了1994年、2005年7月和2015年8月三次大汇改。本文将我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不断跃进,人口红利消失,互联网经济爆炸式发展,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结构性问题。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发展不明朗,国内传统行业发展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创业已经成为了一条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道路。2014年,总理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随后在2015年初的政府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大众创新创业”。可见双创是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抓住机遇,化解危机的重要举措。因此,本文考察中国家庭户主
学位
中国自2000年以来,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增多,人口红利消失,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健康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前老龄化背景下,提升中国健康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将有效地缓解高龄化与失能化并存带来的负面效应。“健康投资”作为提升健康人力资本存量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在中国当前老龄化背景下,研究健康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具有十
学位
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考验,高管作为企业的“中枢”是企业能否焕发生机的重要因素。美国学者Hambrick和Mason于1984年提出了高阶管理理论,认为高管背景对经营决策和企业绩效都有显著影响。本文以2015—2018年A股上市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试图探究“高管年龄-企业绩效”和“高管年龄-关联交易-企业绩效”两条影响路径,实证研究了高管年龄、关联交易、企业绩效三者之
学位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理论模型将婚姻市场和家庭内部资源分配联系起来,分析了性别比和教育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劳动参与决策的。婚姻市场上男性和女性的相对人口数量以及对伴侣特征的偏好都会影响人们对婚姻的价值的感受。当性别比大于1时,男性在婚姻市场上面临激烈的竞争。为了获得自己偏好的伴侣,男性会选择放弃一部分从家庭资源分配中获得的经济效用,从而增加自己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力。当教育同质婚占婚姻市场匹配类型的大多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