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O监测技术在老年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证实PiCCO监测技术在老年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补液效果和预防复苏过程中相关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住的40位老年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致伤原因均为火焰烧伤,按监测手段不同分为非PiCCO监测组(即传统监测组)(20例)和PiCCO监测组(20例)。收集患者年龄、体重、烧伤面积和伤后来院治疗时间等资料。统计患者伤后第1~3天的实际补液总量,收集入院即刻至入院第7日共8个时间段的血乳酸、NT-proBNP和cTnT的测量值。对数据进行t检验,x~2检验,分析两种监测方法指导老年重度烧伤患者的补液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伤后前2个24小时的实际补液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个24小时的实际补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住院第1、2、3、5、6、7日测得的cLa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日测得的cL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住院第1、2、3、5、7日测得的cTn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6日测得的cT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住院住院第1、2、3、5、6、7日测得的NT-proBN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日测得的NT-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伤后第1个24小时的血乳酸、NT-proBNP和cTnT值较入院即刻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PiCCO监测技术能科学合理地指导老年重度烧伤患者的早期补液;2.PiCCO监测技术可有效降低老年烧伤患者液体冲击过程中心肌损害的发生;3.PiCCO监测技术指导合理补液避免血乳酸堆积,减轻组织缺氧。
其他文献
本文以林语堂先生的著作Moment in Peking为例,并结合张振玉的译本深入挖掘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以探讨China English的文化传播可接受性及其传播的重要性。
据国外媒体报道,西班牙毕尔巴鄂市(Bilbao)的废铝回收再生企业--贝福萨阿萨公司(Befasa Asua)最近投产了一台全球最大的废铝旋转倾动式熔炼炉(容量65 t),经过几个月的生产运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我国特殊的财政分权体制促使地方政府在实现辖区经济发展上占据主要地位,导致地方政府有动力通过加剧地区间竞争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这一“增长型激励”特征通过资源不平等配置和制定城镇偏向性的政策等方式导致了收入差距居高不下的结构性问题。而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对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实现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居高不下的现状出发,以2008-2017年我
木聚糖是半纤维素的主要构成成分,其含量在自然界中仅低于纤维素,因此木聚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低聚木糖等。木聚糖酶(β-1,4-xylanase)能专一地水
<正> 历史的实在是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客观存在。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历史是通过研究者主体意识加工之后的成果。组成这些成果的最小单位是历史名词,或叫做历史概念。包括历史学
目的:种植修复治疗的成功标准,随着种植技术和材料的不断成熟,已从最早的存活率到长期的稳定性,进阶到需具有理想的美学效果,特别是前牙美学区。如何评价种植修复体的美学效
对患有听力障碍的人群来说,手语是其日常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沟通交流方式。传统手语识别模型包含手势图像预处理、手语手势区域检测、手语手势特征提取及手语识别等过程,其识别过程繁琐,算法复杂度高。因此,在有光照干扰的复杂背景中,传统手语识别模型的识别率较低,难以获得理想的识别效果。针对传统识别模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深度学习方法在目标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方面入手,建立了一个基于改进YOLOv3(You Lo
本文主要研究了L_1范数在不同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Twin Support VectorRegression Machine,简记为TSVR)模型下的优劣性比较.本文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预备知识,介绍了文中要用到的几种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Machine,简记为SVR)模型.第二章介绍了L_1范数在TSVR(简记为L_1-TSVR)模型中的应
目前世界上许多传统文化景观的特征和价值已经消失或受到威胁。山地区域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地域相对封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农业技术体系,并较为完好的保存到了今天。作为文化景观的一种特殊类型,山地农业文化景观在当地的居民千百年来与环境共荣共生的过程中产生,以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传统农业和民族文化为特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化景观保护理论和相关公约政策的整理研究,发现文化景观的保护当前出现了区域性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