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叶、青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初步分离及其活性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uzo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提取核桃叶、青皮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其黄酮化合物的条件优化,并对得到的总黄酮进行抗病活性研究,选用核桃青皮总黄酮进行初步分离。研究结果如下:(1)绘制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核桃叶、青皮总黄酮含量的标准曲线: Y=0.1335+0.0001X,r=0.9996。(2)以总黄酮回收率为考察指标,通过6种不同型号的树脂对核桃叶、青皮总黄酮静态、动态吸附解吸实验,确定LS303型、D101型分别为核桃叶总黄酮、青皮总黄酮分离纯化的适宜大孔树脂;LS303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核桃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黄酮量与干树脂之比为1:8,浓度约为4.67 mg.mL-1,pH为6,4BV(BV表示柱床体积,下同)的水洗后用4BV的70%乙醇洗脱。经LS303处理后的核桃叶总黄酮回收率在80%以上,纯度可达70%以上。D101型树脂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总黄酮量与干树脂之比为1:12,上样液质量浓度可在3.087 56.175 mg.mL-1范围内,pH值为5,6BV的水洗后用5BV的70%乙醇洗脱。经D101处理后的核桃青皮总黄酮回收率在60%以上,纯度可达80%以上。(3)通过确定的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核桃叶、青皮总黄酮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工艺放大实验,该纯化工艺有较好的重现性,且具有收率高、成本低、操作简便、溶剂安全等特点,适宜在大规模生产中选用。(4)经大孔树脂纯化后的核桃叶、青皮总黄酮(浓度10mg.mL-1)对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心叶烟的抑制率分别为77.52%、79.8%。除叶总黄酮对稻瘟病病原菌有促进作用外,核桃叶、青皮总黄酮对5种供试病原真菌只有较弱的抑制作用,相较而言,青皮中总黄酮对梨黑星病原菌和油菜菌核病原菌的抑制率较高,分别为42.96%和40.75%。核桃叶、青皮总黄酮样液对7种供试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核桃青皮总黄酮对金色葡萄球菌、灵杆菌、北京棒状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叶总黄酮对变形杆菌、枯草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不同浓度核桃叶、青皮总黄酮对7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核桃青皮总黄酮无论是在抑制TMV侵染心叶烟,还是抑制病原真菌、细菌生长方面,其抑制效果都较核桃叶总黄酮的抑制效果显著。(5)核桃青皮总黄酮经聚酰胺柱层析分离,共得到18个组分,其中9个组分具有黄酮化合物的特征颜色反应,1720号瓶合并得到的组分,经反复重结晶得到1个白色针状结晶。定性检测显示:该化合物具有黄酮类物质的典型反应,纯度检验显示该化合物为单体化合物。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生物纳米孔传感技术因其快速、低成本、无需荧光标记等优点,在化学和生物等诸多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发展成为一种新颖的、独具特色的单分子分析手段。该技术目前主要应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互联网的产生发展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互联网经济的网状分布让传统的社会经济河道更加纵横交织。针对互联网经济的马克思资本理论分析是为了更
根据离子膜的结构及作用机理,着重论述了工艺控制对离子膜性能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工艺控制对保持膜性能的重要性.
施用除草剂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一项生产措旆,早在10多年前就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杂草危害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人工除草的成本。同时,解决了使用地膜覆盖后农
现如今,信息技术得到了普遍推广应用,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方便带来了较大便利,特别是在植物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植物保护中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植物
5月25日,广州中船黄埔造船公司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五艘油田多用途工作船——“海洋石油605”号交付。至此,黄船公司为中海油服批量建造的5艘同型多用途工作船
深度学习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所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是小学阶段学生教育中的重点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就目前来看,虽然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