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传奇情节结构模式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j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明清传奇的情节结构,是为了从“剧”的角度,全面清晰地了解明清传奇这一独立的戏剧样式的整体面貌和艺术特征。学术界对明清传奇的情节结构从多角度、多侧面所作的研究,已十分丰富。“一人一事”(李渔),“主—离—合”双线结构(洛地),类似于西方戏剧的“史诗结构”(杨绛)和“弗莱泰格的金字塔式”结构(郭英德),“点线结构”(许建中、范钧宏),以及继承元剧和南戏的“起、承、转、合”结构(董每戡)……在这些研究和论证中所体现出的三种研究路向的优势与局限,使人们试图在立足于明清传奇自身艺术特征的基础上,适当借鉴并转化“叙事学”的方法,弥补和纠正研究中已有的盲点与失误,全面解答明清传奇情节结构的本质特征和四种情节结构模式。  明清传奇的情节之所以有共同的模式,是因为其情节的本质特征,即由“人物”(脚色)实现的“情节整一”和“正负价值主次叙事交替变更”的结构方式。“生”在正面价值取向和主导行动中心两方面,保证了“人物”(脚色)对情节整一性的实现。而“旦、净、末、丑、外”等脚色情节功能的稳定性,以及他们引领叙事线索的规范化,则体现了明清传奇“正负价值主次叙事交替变更”的情节结构特征。正是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明清传奇情节结构的模式,也决定了对具体文本所采用的分析方法。  因此,以脚色体制统领下的戏剧人物作为根本的切入点,根据他们类型化的情节功能对叙事线索的规范化,从近九十部明清传奇文本中,归纳出了四种基本的情节结构模式——  模式Ⅰ:“生”和“旦”分别引领第一级叙事线索,共同承担关于“生旦离合”主题第一级叙事。  模式Ⅱ:“生”单一的第一级叙事,以“生的个人经历”为主题。  模式Ⅲ:由模式Ⅰ套加“生”之外另一男性脚色单一的第一级叙事,以“生旦离合”和该男性脚色的“个人经历”为主题。  模式Ⅳ:由“生”贯穿,模式Ⅰ与模式Ⅱ相叠加的第一级叙事,以“生旦离合”和“生的个人经历”为主题。  在模式Ⅰ和模式Ⅱ结构的剧本中,看到了明清传奇情节结构内部的“叙事重复”,正是这样的重复为人们揭示了“脚色”和“情节”之间无法克服的根本矛盾:脚色高度的概括性对人物和情节的不断丰富创造和它程式化的规范对结构重组与翻新的极端限制。也正是这一“矛盾”,使明清传奇无法获得情节结构内部的创新,因此在模式Ⅲ和模式Ⅳ结构的情节中,才有了因为主题的扩大而采用的“叙事的叠加和套用”。  “模式”的研究,只是从一个特定的视角为人们提供了对明清传奇情节结构的某一种阐释。事实上,每一种理论和研究方法所固有的局限性,决定了研究者还必须不断地从多角度展开对明清传奇情节结构的再认识。
其他文献
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对德国当代画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Richter,1932-)的绘画艺术进行较全面的探讨。同时在此基础上,兼论他的绘画艺术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和中国现代绘画中
期刊
期刊
《布兰诗歌》是一部大型的情景康塔塔,同时也是一部反对基督教和对"统治者"不满的宣言书.该文在理论归纳和音乐分析的基础上,对其音乐风格和精神实质进行了论述.全文共分三部
期刊
期刊
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Drucker-Prager弹塑性模型对黄土层中地下连续墙的沉降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计算结果表明:墙端阻力的大小决定了土体的竖向沉降变形,墙端以下
期刊
期刊
在声乐训练的实践中,由于缺少对声带振动问题积极而细微的感知和探索,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现象:诸如声音的"挤"、"卡"、"沙"、"抖"、"暗"、乃至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病变,从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