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及自发性小脑出血血肿清除术临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o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致死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增高,患病人群绝对数量持续增长。脑卒中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患病人数占脑卒中总患病人数的比例已高达85%。众所周知,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根据目前指南推荐,对于狭窄程度大于等于70%的无症状患者或者狭窄程度大于等于50%的有症状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针对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治疗方式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血管成形或支架置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 stenting,CAS)。一直以来,虽然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金标准,但CAS具备CEA所缺乏的一些优势,比如:1.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2.可处理颈内动脉高位狭窄;3.可处理部分颈动脉串联狭窄病变。因此,CAS在临床中同样得到广泛应用。既往文献报道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AS术后,约1.1%-6.8%的患者会发生脑高灌注综合征(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CHS),进一步发展导致脑实质肿胀,甚至发生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CHS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功能失调所导致的脑血流量迅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CAS术后给予降血压治疗可以降低CHS的风险,但是过度降低血压又可能使原本已经处于缺血状态的脑组织灌注进一步降低,甚至发生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因此,CAS术后的血压控制策略一直充满争议,缺乏具体、安全的证据推荐。CAS患者颈动脉血运重建后动脉血压并不稳定,部分患者血压显著升高,而部分患者则会发生血压降低,两种状态统称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hemodynamic instability,HI),这可能是由于颈动脉血运重建过程中支架放置产生的径向力对颈动脉窦处的压力感受器的刺激所致。HI可能在CAS术后持续存在,增加发生CHS和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那么,HI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是否会影响颈动脉狭窄患者远期预后。研究表明,颈动脉狭窄可以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理解、判断能力减退,近期记忆力下降等,可逐渐进展为痴呆。这可能与大脑长期低灌注状态,脑白质变性、脑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灶有关。CAS可以降低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从而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但CAS能否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却存在争议,其虽可以显著改善脑血流,但手术操作可能增加微小血栓事件风险。因此,CAS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究竟如何迫切需要临床研究进行证实。另一方面,出血性脑卒中发病人数虽然相对较少,但其病情发生发展更为迅速,死亡率高,临床结局更差。尤其以自发性小脑出血(spontaneous cerebellar hemorrhage,SCH)为代表,由于后颅窝空间狭小,即使少量的出血也会引起梗阻性脑积水、脑干受压、甚至脑疝形成,从而导致患者临床症状迅速恶化,死亡率高达18%-75%。因此,自发性小脑出血需要更加积极地实施外科血肿清除术。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从中获益,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术后发生不良预后。这可能与术后不同的血肿残余和血肿周围水肿(perihematomal edema,PHE)体积有关。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研究导致其预后差异的因素显得尤为必要。为了解决上述临床实际问题,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本中心行CAS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通过不同统计学方法,初步研究并分析了CAS围术期不同血压控制策略的安全性;CAS术后HI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CAS术后认知功能变化和危险因素。为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了证据推荐。另一方面,我们将SCH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像学特征纳入研究,深入探讨影响这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共分为以下四部分:1.CAS围术期不同血压管理策略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2.CAS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3.CAS术后认知功能变化及围术期不同血压控制策略对认知功能的影响。4.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第一部分CAS围术期不同血压管理策略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间,在我院行CAS术的影像学资料齐全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73例,其中男性140例,女性3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依据CAS术前及术后24小时内不同血压(收缩压<120mm Hg,120–130mm Hg,>130mm Hg)进行分组,对比不同分组患者的近期临床预后指标。主要结局指标是CAS术后继发脑梗死(CI)和颅内出血(ICH)的发病率;次要结局指标是非预期出院和院内死亡的发生率,其中非预期出院定义为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3-5分。结果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AS术后,不同术前血压分组患者间继发CI(P=0.410)或ICH(P=0.803)的发病率无差异。不同术后血压分组患者间继发CI的发病率无差异(P=0.174);但术后24小时内平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30mm Hg是患者继发IC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1),比值比(odds ratio,OR)37.6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6.79-209.01;而继发ICH是患者发生院内死亡(OR 26.33,95%CI 2.23-311.69,P=0.009)和非预期出院(OR 31.40,95%CI 5.13-192.59,P<0.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基线血压与CAS术后继发ICH和CI均无关,但术后24小时平均血压>130mm Hg则显著增加继发ICH的风险,而继发ICH的患者发生院内死亡或非预期出院的风险显著增高。因此,CAS术后24小时内,收缩压应该控制在130mm Hg以下。第二部分CAS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间,在我院行CAS术的临床资料齐全的颈动脉狭窄患者28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依据CAS术后是否发生血流不稳定(HI),将所有患者分为HI组和非HI组,对比不同分组患者的远期临床预后指标,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远期神经功能预后和发生HI的危险因素。主要结局指标是CAS术后1年的神经功能预后(m RS评分),其中神经功能预后不良定义为m RS评分3-6分,次要结局指标为CAS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结果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AS术后,HI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36.0%vs.12.3%,P<0.001)和远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率(26.2%vs.12.3%,P=0.004)显著高于非HI组,两组间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3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S术后发生HI是远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257,95%CI 1.142-4.457,P=0.019);患者年龄与CAS术后发生HI存在显著性相关趋势(OR 1.029,95%CI 0.997-1.061,P=0.075),而CAS术后血压控制良好则是避免发生HI的独立保护因素(OR 0.228,95%CI 0.125-0.415,P<0.001)。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AS术后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HI)是患者远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患者年龄越大,CAS术后发生HI的风险越高。而CAS术后血压控制良好则可以显著降低发生HI的风险。第三部分CAS术后认知功能变化及围术期不同血压控制策略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间,在我院行CAS术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49例,在CAS术前、术后第3天和术后3个月分别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MMSE)评估患者一般认知功能状态(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对比评估CAS术前和术后不同时期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AS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显著改善的影响因素。主要结局指标为不同时期的MMSE评分。结果相对于术前认知功能评分,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AS术后3天MMSE总分显著增加(P=0.001),其中回忆能力评分显著增加(P=0.022)。术后3个月时,定向力(P<0.001)、记忆力(P=0.103)、注意力和计算力(P<0.001)、回忆能力(P=0.001)、以及语言能力(P=0.003)评分均显著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术后血压控制良好与否均与CAS术后认知功能改善无相关性。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AS术可以显著改善一般认知功能,但术后血压控制良好与否与认知功能的改善无关。第四部分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连续收治的71例SC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数据。将临床预后设定为6个月死亡率和6个月m RS评分(0-6),其中将神经功能预后不良定义为m RS评分3-6分。结果共计71例SCH患者,平均年龄61.0±10.2岁,女性28例(43.1%),死亡16例(24.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天残余血肿≥6 ml与更高的6个月死亡风险相关(OR 4.052,95%CI 1.064-15.433),校正所有混杂因素后相关性依然存在。术后1天PHE体积与更高的6个月功能预后不良风险相关(OR 1.334,95%CI 1.132-1.573),校正所有混杂因素后相关性依然存在(OR 1.325,95%CI 1.009-1.740)。术后1天残余血肿加PHE体积≥18 ml与更高的6个月功能预后不良风险相关(OR 1.210,95%CI 1.079-1.357),校正所有混杂因素后相关性依然存在(OR 6.069,95%CI 1.001-36.843)。结论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行外科血肿清除术后,残余血肿≥6 ml是6个月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PHE体积和残余血肿+PHE体积≥18 ml,是6个月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无论是在缺血性还是出血性的基础上,脑卒中一直是全球和中国成人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而缺血性脑卒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所有脑卒中的75-80%[2]。既往研究表明,约有30%~60%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以归因于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重度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可以达到13%[3]。在临床治疗实践中,经静脉溶栓、颈动脉支架置入和机械
学位
目的:探讨五味子多糖(SCP)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作用,并分析其潜在机制。方法:将72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组[即卵清蛋白(OVA)组]、LY294002(PI3K抑制剂)+OVA组、SCP+OVA组、SCP+LY294002+OVA组和SCP+740 Y-P(PI3K激活剂)组,每组12只。除control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OVA联合氢氧化铝刺激建
期刊
研究背景在世界范围内,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一种高致残率的神经精神疾病。以往研究发现SZ与广泛的大脑神经功能紊乱有关,最近研究已经将精神分裂症定义为“dysconnectivity”(失连接)的疾病,认为SZ是由涉及多个神经网络的复杂组织损伤引起的。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其症状不仅仅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还可能终生残疾,因此,对SZ大脑网络变化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
学位
丽西洼陷的储层品质是长期以来制约勘探的关键要素之一。为了分析丽西洼陷缓坡带新的勘探层系-中-下古新统的有效储层发育问题,综合利用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SEM)分析、X衍射分析、镜质体反射率测定、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研究了丽西洼陷缓坡带中-下古新统的储层成岩演化特征。研究表明,丽西洼陷缓坡带中-下古新统成岩演化具有南北差异性,总体上现今南部演化程度高于北部。在斜坡的主体部位(斜坡中带),南部中-
期刊
【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全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T2D是一种系统性疾病,患者易并发多种口腔疾病,包括龋齿、牙龈炎、牙周炎、颌面部感染等。此外,T2D加大了口腔疾病治疗的难度,容易造成预后不良。目前,T2D主要通过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长
学位
淡水资源短缺和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土地生产能力低下,严重制约着农业增产增收和高效可持续发展,发展新型农田水肥高效利用方法是现代绿色农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随着人们饮食方式和生活质量改变,对于蔬菜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蔬菜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第二大农作物。因此,本论文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与模型拟合相结合的方式,以典型绿叶蔬菜(小白菜)为研究对象,开展活化水灌溉与配施铁肥对小白菜生长特征、
学位
通过桑沟湾周边海域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的地质解译,结合典型钻孔沉积地层的对比分析,揭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层序地层序列。研究表明,桑沟湾周边海域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上覆于基岩之上,自下而上识别出了具有层序意义的3个声学地层单元(SU2、SU1-2、SU1-1),与钻孔的3个沉积地层单元(DU2、DU1-2、DU1-1)对应性良好。桑沟湾周边海域晚更新世以来的层序序列,形成于末次冰盛期低海面时期及早-
期刊
介绍了郭谦亨教授治疗温病斑疹的基本大法和禁忌。强调斑疹治疗以外透为顺,即治疹以宣透为主,兼以清营泄热;治斑以清营凉血为主,兼以透斑解毒。将其治疗分为一般证治和特殊证治,并对常用治疗药物进行了归类,按其不同发展阶段,选用不同药物。
期刊
陕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基地之一,受长期普遍性的无序开采、技术力量单薄、管理不善等问题的制约,石油泄露时有发生,对当地环境及人们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如何针对污染土壤进行绿色、环保、低成本修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植物与生物表面活性剂因复合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因此本研究基于室内盆栽试验,以黑麦草、冰草两种植物作为供试改良植物样,结合不同浓度的腐殖酸和鼠李糖脂构成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