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方法测量被检眼注视不同距离视标时的调节滞后结果,分析Nott法、MEM法和融像性交叉柱镜法(FCC法)三种测量调节滞后方法所得结果的统计学差异;通过研究Nott法、MEM法与FCC法所得结果的线性关系,初步探讨Nott法和MEM法测得结果的可供比对的正常范围,为临床视功能检查中调节滞后测量方法的选择、结果比对及调节功能的准确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在校大学生81名(162只眼),年龄18~25周岁,平均(21.64±2.16)周岁,应用电脑验光仪和综合验光仪行规范验光后,分别用不同方法测量其调节滞后。1.依照先右眼后左眼顺序,用FCC法分别测量被检眼注视50cm、40cm、33cm处视标的调节滞后量;FCC法测量双眼注视50cm、40cm、33cm处十字视标时的调节滞后量;2.依照先右眼后左眼顺序,分别用Nott法和MEM法测量被检眼注视50cm、40cm、33cm处视标时的调节滞后量;3.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运用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线性回归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使用不同方法测量被检眼注视50cm处视标时所测得的左右眼调节滞后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ott:t=-0.684,P=0.496;MEM:t=-1.043,P=0.300;FCC:t=-1.340,P=0.184);2.使用不同方法测量被检眼注视40cm处视标时所测得的左右眼调节滞后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ott:t=-1.000,P=0.320;MEM:t=-1.685,P=0.096;FCC: t=-1.380,P=0.172);3.使用不同方法测量被检眼注视33cm处视标时所测得的左右眼调节滞后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ott:t=-0.323,P=0.748;MEM:t=-1.229,P=0.223;FCC: t=-0.293,P=0.770);4.被检眼分别注视眼前50cm、40cm及33cm处视标时,用Nott法、MEM法及FCC法测量注视同一距离视标的调节滞后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0cm:F=24.794,P<0.001;40cm:F=52.883,P<0.001;33cm:F=69.304,P<0.001);5.Nott法及MEM法测量被检眼注视眼前40cm处视标时调节滞后结果与FCC法测量双眼注视40cm处视标时调节滞后结果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415+0.381X,r2=0.305;Y=0.698+0.600X,r2=0.571;6.FCC法测量被检眼注视眼前50cm、40cm及33cm处视标单眼与双眼的调节滞后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0cm:t=-7.411,P<0.001;40cm:t=-6.901,P<0.001;33cm:t=-10.116,P<0.001)。结论临床视功能检查中,对于调节滞后测量方法的选择不可盲目随意;选择不同方法测量调节滞后时,应将测量结果与相对应方法测得结果的正常范围比对,以更加准确地诊断患者调节滞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