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辑佚是中国文献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若从宋代王应麟辑《诗考》算起,辑佚已有700余年的历史。经过元明两代的逐渐发展,辑佚至清代达到鼎盛,辑佚大家辈出,产生了数以千计的辑佚书,为后代学人提供了大量极有价值的文献资料。然而长期以来,辑佚处于实践者多,研究者少的状态,而且主要是平面描述和泛化简介,相对于版本、目录、校勘、辨伪等文献学分支学科而言,辑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很不够。
本文主要有五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包括辑佚界说评议、辑佚起源说评议和辑佚研究述要。
第一章为辑佚与清代学术研究的互动。
考据学的深入发展与典籍缺佚的矛盾,是清代辑佚发展的深层内在动力:官私藏书的兴盛是辑佚发展不可或缺的客观条件;《永乐大典》价值的被发现与官辑的巨大成就,是辑佚兴盛的契机与推动力。反而言之,辑佚对考据学、图书典藏、图书编撰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为清代辑佚凡例考。
本章是本文的主体,主要是对清代辑佚的原则与方法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总结与分析。辑佚的缘起主要为学术研究、重视某类文献、不满已有辑本、重应用、师承家学。辑佚的准备主要包括考查文献流传存佚和参考已有辑佚成果。佚文的来源主要是类书、古注、总志和杂钞。佚文的查检包括查检范围的时间限断、考师承家法、分析书名的演变、分析同人异称、运用比较法确认佚文、非彼即此推论法、以文辞义例推循、据注补佚文、据佚书通例补佚文、在读书过程中积累佚文。佚文的取舍包括佚文取舍的原则、明引者直录原文、数书并引择善而从、数书并引注明异同、数书并引缀合为一、数书并引异者并收、数书并引异同兼采。辑本的体例包括还原佚书的体例、自定辑本的体例、还原与自定体例相结合、保持引文的体例、辑佚丛书的体例。佚文的整理包括佚文的出处、佚文的校勘、佚文的补注、佚文的考辨。辑本的附录包括辑本及佚书解题、论佚书的价值、诸书论述、佚文的具体来源、自述辑佚情形、述知见辑佚故事、自述辑本的刊刻情况、自论辑本的不足、订误及补遗、引用书目。
第三章为清代辑佚误例考。
“以存为佚”,致误原因主要为查检疏忽、典籍传本少、典籍只有海外传本等。“阙辑失采”,致误原因主要为引书不广、采而未尽、取舍不当、版本不善、藏书不多、同书异名。“重出误收”包括肆意增补、臆定佚文归属、不审体例、同一辑本中佚文重出、同一佚文分属不同辑本、一人误分为两人、误收原书正文、误收原书注文、以异文为佚文、同书异名致误、不明古籍编纂体例致误、姓名近似致误、不考作者生平致误、增字致误、因衍文致误、误解致误。“删削改窜”主要表现为忌讳改字、避讳改字、改译名、删削卷数及考证、删削所谓异端之文。“编排杂乱”主要表现为失考佚书体例、乱立篇目、随意配隶佚文、割裂原文、缀合失次。“来源不明”主要表现为不注出处、不注卷数、出处不完备、出处误、卷数误、不注原始出处。
附录为《马国翰藏书探析》,是辑佚与图书典藏的个案研究。
本文在方法上以比较、分析、归纳为主。由于清代辑佚书数量大,而且很分散,本文不可能做穷尽式研究,在资料的使用方面,以《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所收辑佚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