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背景下单/多目标行人跟踪算法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i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视频监控是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之一,在安全防护、智能交通、行为分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行人目标检测与跟踪是智能视频监控的关键技术,也是后续目标识别、行为分析等的研究基础。本文主要研究摄像机固定情况下,复杂场景中的行人单目标稳态跟踪问题和固定背景下行人多目标跟踪问题。目标检测是跟踪的基础,本文比较了三种常用的目标检测算法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结合具体的应用环境,采用混合高斯模型建立背景图像,利用背景差法检测前景目标,最后通过阴影去除、形态学滤波以及连通域分析等后续操作获取完整的前景目标。对于行人单目标跟踪问题,为实现目标的稳定跟踪,提高跟踪算法的鲁棒性,本文在粒子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特征自适应融合的单目标跟踪算法。首先由人工选取跟踪目标,通过比较各种颜色和纹理特征区分目标和背景能力的大小,选取最优的两个特征来描述目标。分别以这两个特征为目标模型进行粒子滤波处理可以得到两个关于目标位置的估计结果。若两个估计结果相近,则说明选择的特征有效,跟踪正确;若两个估计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则说明其中一个或两个特征失效,跟踪结果出现大的偏离,此时需要根据上一帧估计结果的可靠性决定是否返回上一帧图像重新选取最优特征并再次进行粒子滤波估计。只有在两个估计结果相近时才更新目标模型,从而确保目标模型不发生大的偏移。对于多目标跟踪问题,本文根据场景中目标个数较多,目标状态复杂多变等情况,在考虑算法实时性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区域检测的多目标跟踪算法。首先通过基于混合高斯背景建模的背景差法获取前景目标,根据当前帧检测的前景目标与跟踪目标区域间的重合情况,可以构建两者之间的关联矩阵,根据矩阵行和列之间的关系可以将目标状态归为以下五类:目标出现、正常状态、目标融合、目标分裂和目标消失。对于不同的目标状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在这五种目标状态中,由于造成目标分裂的原因较为复杂,本文详细分析了可能引起目标分裂的四种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特别是对于多目标融合后分裂的情况,提出了基于颜色匹配的跟踪算法。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单目标跟踪算法在背景剧烈变化和相似物体干扰的情况下可以较好的实现目标跟踪,多目标跟踪算法则可以有效的处理多目标的融合以及分裂等特殊情况。
其他文献
IEC61850标准定义了制造商、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用来建立一个以保护、通信和控制为基础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变电站。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系统的倒闸操作经常用于电网设备检修和实际运行方式的变换。由倒闸误操作引起的电力系统事故在电网故障当中占很大的比重,对需要安全稳定运行的电力系统具有巨大威胁。国内外的常用方法是利用变电站闭锁机制来规避这类问题,间隔控制单元之间的快速信息交互已经广泛用于跨间隔闭锁(变电站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宽带无线电逐渐成为主导趋势,对实时传输速率和频谱带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超窄带(Ultra Narrow Band Modulation, UNB)调制是高效利用频谱资源的有效途径
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私家车的普及,使得行车安全和道路交通管理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安全问题。伴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日渐完善和发达的无线通信网络来加强汽车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MIMO-OFDM)技术具有非常高的频谱利用率,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已经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商业和教育等行业。H.264是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其优异的压缩性能及良好的网络性能使其在视频实时通信、网络流媒体等
道路照明用电占照明用电量的20%以上,存在巨大节电空间。作为第四代光源,LED路灯不仅比传统路灯节电50%以上,而且亮度调节更易实现。传统路灯控制系统多为开环控制,控制功能单一,无
水声通信是目前在海洋中实现有效通信的最主要方式,因此水声通信技术研究在军事领域及经济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海洋水声信道具有噪声高、带宽窄、存在严重的多途径延迟现
水稻生长过程中有多种害虫为害。目前我国对水稻害虫进行测报方式主要是通过测报灯诱集害虫和田间害虫调查。测报灯诱集的害虫需要次日取回,人工识别和计数;水稻飞虱田间调查需
随着人们对于网络的时空性、便捷性、速率的要求不断提高,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技术在近些年得到持续高速发展。目前主流的WLAN组网技术,把所有配置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和设备爆炸式的增长,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的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能的测试都需要在符合标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