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阿图尔·旋尼茨勒戏剧中的甜妞形象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图尔·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1862-1931)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的戏剧家,小说家,日记撰写家。甜妞是施尼茨勒塑造得最成功的女性形象之一,本文主要从文本分析角度出发,结合世纪末的社会环境与精神状态分析施尼茨勒戏剧中的甜妞形象。本文首先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甜妞形象进行综合性阐述:甜妞是世纪之交维也纳的三大女性形象之一,也是具有文学传统的舞台形象。接着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剧本《阿纳托尔》、《逢场作戏》和《轮舞》做具体的文本分析,并适当联系其他剧本作为补充。系列剧《阿纳托尔》的第二幕《圣诞购物》与残篇《甜妞》形成绝佳的对照关系,甜妞的形象在和魅妇的张力中突显出来。而《逢场作戏》被称为施尼茨勒刻画甜妞的“大师之作”。其中两位同样被称为甜妞的角色形成了对比与映衬:米琪的所言所行符合她的类型定位,而克丽丝蒂娜则因为过于执着于爱情而最终跳出了甜妞的角色。高度类型化的甜妞出现在《轮舞》中,她是逢场作戏的高手,懂得享受声色生活,她与剧中其他人物一样,成了追逐欲望的角色。由此可见,施尼茨勒笔下的甜妞不是一个单一的、固定的形象,她是年轻男士期望中的女性形象,她的个性化特点在与其他女性角色的张力中显现出来。最后本文分别从社会角度与审美角度探究甜妞形象的双重根源。她一方面扎根于世纪之交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是世纪末颓废一代的审美产物,她的形象不同于自然主义作家笔下的人物,她更多的是一种情调的载体,是市民阶级寻找瞬间幸福的所在。
其他文献
期刊
民族主义,为包含民族、种族、与国家三种认同在内的意识形态,主张以民族为人类群体生活的“基本单位”,以国家为文化或政治的共同体。泰国的民族主义发端来源于对文明化的追求,并
“融合”或“界限消融”是玛里琳·罗宾逊的小说《管家》中的一个核心主题,对于理解这部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区分物质和精神两个
期刊
期刊
期刊
当说话者在表述话语命题信息的同时,也表述自己对这些信息的立场态度,这是构成话语交际能力的两个重要成分(何安平,2011a)。李战子(2002)指出教师话语可以成为表达人际意义的重
民粹派文学是19世纪下半期俄罗斯文学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民粹派作家对人民的描写方面。19世纪,农民是俄罗斯人民的主体,研究俄罗斯农民及其性格特征,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