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丁内酰胺衍生物不对称合成的方法学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w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γ-丁内酰胺(吡咯烷酮)是一类分布相当广泛的含氮五元杂环化合物,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和非天然合成化合物的分子基本骨架中,而这类分子大部分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和医药价值。为了便于化学合成和生物医学应用研究,发展简单高效的化学方法来构筑各类γ-丁内酰胺衍生物,一直以来都是当代有机合成化学中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截至目前,在化学家发展的一系列合成策略中,过渡金属催化的分子内环化反应,亚胺和琥珀酸酐的环加成反应和烯丙基硅的[3+2]环加成反应是比较经典的合成方法。然而这些催化体系主要致力于γ-丁内酰胺衍生物的消旋合成,在不对称合成方面很少有出色的工作被报道。鉴于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之一,特别是在生命物质中至关重要,不同的对映体可以表现出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生物活性。因此,发展出简单高效的合成光学纯γ-丁内酰胺衍生物的化学方法显得非常必有,且具有实用价值。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围绕对映选择性地合成γ-丁内酰胺衍生物这一目的,以发现和发展各种新的不对称反应方法学为主要内容。我们以γ-丁烯内酰胺、三甲基硅腈和恶唑酮为起始原料进行不对称加成反应,并且将这些反应应用到γ-丁内酰胺衍生物或者其前体的不对称合成中。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针对γ-丁内酰胺衍生物的各种合成方法,以及从γ-丁烯内酰胺出发合成光学活性γ-丁内酰胺衍生物,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在第二章,我们首次发展了 γ-丁烯内酰胺底物的不对称Aldol加成/异构化反应、不对称插烯1,6-加成反应、不对称插烯Michael加成反应。此类方法不仅拓展了丁烯内酰胺底物的反应位点,使之能够在其α-位发生亲核加成;也拓宽了其γ-位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类型;与此同时,我们用一种简单间接的策略合成该底物的烷基酯衍生物,为合成各种取代的γ-丁内酰胺提供了三种新方法。在第三章,我们发展了一种新颖的手性酚镁催化剂催化的不对称共轭腈化反应,不饱和酮和酰胺底物都取得很高的立体化学控制。这些腈化产物在非常温和的还原条件下,一步反应就可以合成高光学纯β-位取代的γ-丁内酰胺衍生物。相比于以往过渡金属催化体系,最近发展起来的镁催化剂廉价无毒环保,为该类化合物的药物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也代表了化学催化领域中一种更加注重实用的发展方向。在第四章,我们发展了恶唑酮对不饱和三氯甲基酮的不对称1,4-加成反应,合成一系列多取代光学纯γ-丁内酰胺衍生物合成中非常重要的合成前体,通过文献报道的合成路径,加成产物环异构化就可以合成它们。该方法为合成多手性中心、多功能化的光学纯丁内酰胺提供了全新的途径。最后一章是对本论文工作的总结和展望。
其他文献
介绍了原油页岩机械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油页岩特性和使用条件,对割岩机的结构进行了有限之模态分析,提出了设计适应油页岩开采的重型截割系统,论述了对割岩机关键技
旅游生态经济是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经济系统的有机统一,发展旅游产业必须运用旅游生态经济理论加以指导,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贵州紫云格凸河景区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
在乙腈体系中合成了Fe(Ⅱ)的配合物[Fe(phon)3](ClO3)2.2CH3CN(phon=1,10-邻菲咯啉-5,6-二酮)。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Fe(phon)3](ClO3)2.2CH3CN属于正交晶系,P2121
针对智能电表高频率快速采集的实时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分析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分时电价,将用户的用电行为从用电高峰向低谷时段引导,平衡用电
介绍维修电工实训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实习效果的关键--识图方法的掌握及故障检修能力的提高,并简单介绍了电气控制线路识图方法和排故方法.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其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组成大空间,用以安装较大设备的优点,成为最常见的结构型式。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with its architectural
二氢吡啶(DHP)类钙通道阻滞剂(CCB)作为一线高血压治疗药,由于降压效果的可靠性而被广泛应用,其对脑血管障碍等并发症的预防作用也得到高度评价。但是血压的急剧下降会引起反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医疗科技的发展,医患关系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近些年医患纠纷数量不断增加,甚至频频发生医患冲突事件,不仅使医患关系趋于紧张,也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
目的观察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双侧经
阐述并分析了关、英、法等发达国家促进军民标准协调统一的政策和机制,分析了我国军用标准化军民结合的现状,提出了在政策和机制上促进军民标准协调统一的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