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水介质中的Rayleigh波传播及地下水研究

来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77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饱和多孔介质中波的传播是岩土地震工程中的重要问题,而这其中,由于Rayleigh面波具有传播距离远,衰减慢的特点,其对距震中较远地区的土层影响最大,所以在本文中主要探讨Rayleigh面波对饱和土层的作用,以及地下水位动力反应分析。现将本文的主要工作简单介绍如下:(1)本文第一部分主要系统地介绍了饱和土动力模型。饱和土动力模型可以归结为:土力学模型、Biot模型以及门福录模型,本部分重点介绍了三种模型的主要表达形式,以及三种模型之间的异同,对三种模型的适用条件作了相应的探讨。(2)本文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饱和土的Rayleigh面波反应,本文选用饱和土土力学模型,运用势函数的方法推导出饱和土固相和液相的位移及应力势函数表达式。进一步根据不同的边界条件推导出相对应的Rayleigh波方程,并讨论了该情况下Rayleigh波方程解的情况,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给出相应实例,以进一步讨论Rayleigh波对饱和土层位移及应力的影响。实例研究表明,Rayleigh波作用下的饱和土层,其存在较大的液化可能性。而将四种具体边界条件下的结果相比较可知,在相同上覆荷载条件下,透水情况下场地液化的可能性小于不透水场地;而在相同透水条件下,具有上覆荷载时,其液化可能性较大。(3)本文第三部分主要总结了近年来由地下水位变化反演含水层应力变化的三种方法:通过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反演;通过水井含水层的固体潮效应反演以及通过水井含水层的气压效应反演。本文分别给出三种方法的物理机制、推导过程和理论依据,而且分析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所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以上分析基础之上,本文采用其反演方法对上半部分的饱和土层
其他文献
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是一种新型的楼盖结构体系,它能适应现在大柱网、大开间、大空间多高层建筑的需要,能为业主们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同时经济技术指标比其他类型的楼盖体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修建了大量的刚架拱桥,由于结构承载潜力小,多数在役刚架拱桥均存在较多的病害。构建一套能快速、合理评估在役刚架拱桥实际受力性能的体系及方法,将评估结
实际的工程结构由于设计缺陷、施工质量问题、环境不利影响或者使用功能的改变(例如桥梁的交通量超过了原设计标准),其疲劳强度可能不满足规范要求。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桥面板
近些年来,随着斜拉桥的设计理论、施工方法与新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型斜拉桥方案应运而生,无背索斜拉桥就是其中的一个新秀。而通常作为交通运输线路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一
增大截面法是圬工拱桥加固改造中常用的方法,这种加固方法简便易操作,能显著提高结构刚度,改善受力状况,经过多年的验证其可靠性较好。然而,对于增大截面法加固构件的力学性能方面
近年来,随着材料、工艺、设备的不断进步和对岩石力学机理的深入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现实生活的迫切需求,修建大跨度隧道及地下工程逐渐增多,大跨度隧道施工技术也有了较大发展,但
土木工程结构在生命周期内,由于恶劣环境、冲击荷载、疲劳荷载、材料老化等不利影响,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即出现局部的结构损伤。局部损伤发展到一定程度则会使结构的承载能力下降
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园林更是以其“无形之诗,无声之画”的艺术风格而名闻天下,而园林景观水被人称为“园林的魂”。由于园林景观水多为静止或流动性差的封闭缓流水体,具
作为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系统识别技术正在被众多的学者所关注。在实际工程中,外荷载激励通常都是未知的,能否正确估计外激励的形式和大小直接决定了系统识别的
本文依托河南宝泉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浆砌石重力坝的改造工程,基于软件平台3D-σ和ANSYS,对实际工程的加高改造进行仿真模拟,对加高后的坝体工程进行三维有限元静力及动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