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郎静山时代的中国山水集锦摄影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4年,郎静山的第一幅集锦摄影作品《春树奇峰》在英国摄影沙龙入选,带有浓重中国色彩的集锦摄影正式进入大众视野。在郎静山的集锦摄影作品中,有大量的涉及中国传统绘画中山水题材的作品,本文将它们成为山水集锦摄影。他的山水集锦摄影,将将中国绘画的意境美表现得淋漓尽致,顺利完成了风光摄影与山水水墨画的无缝嫁接,成为在摄影中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典范。1995年郎静山在台北病逝,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进入“后郎静山”时代之后,中国的艺术家并没有放弃在摄影中激活中国传统绘画的探索,2006年姚璐的《中国景观》,杨泳梁的《蜃市山水》系列作品问世,这些作品以数字图像技术为依托,以摄影拼贴作切入点,把挪用自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样式有效契合到数字摄影作品当中,投射出诸多与郎氏集锦摄影相似的创作理念,所以作者将它们统一归类为后山水集锦摄影。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传承和发扬中国民族艺术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议题,对中国而言,摄影是一门新兴的舶来艺术,发展时间相比绘画等其他艺术门类十分短暂,历史积淀十分缺乏,我们要创立中国特色的摄影风格,毫无疑问地要向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绘画加以借鉴。而郎静山、姚璐、杨泳梁三人的山水摄影实践,恰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摄影继承。本文从山水集锦摄影入手,深入探讨了如何在摄影作品中实现中国古典山水绘画效果,以及如何从中国文学与中国哲学中获得启迪,构建中国摄影语言体系。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将郎静山、姚璐、杨泳梁三人的作品并置在一起,形成“山水集锦摄影”体系,围绕作者的艺术生涯、作品风格进行了系统深入地分析。2、围绕后人关于郎静山摄影家身份以及集锦摄影作品性质的争议,从摄影史、摄影的自身特质两大方面论证了“摄影与绘画不同源”的观点,提出绘画使用的镜箱不能作为摄影技术的起源。还制定出一套面对当下数字技术环境的摄影判断标准。3、以中国古代山水画创作理论为线索,从透视、构图、色彩三个方面进行归纳,阐述了如何在西源技术基础的摄影作品中实现中国山水画效果。4、通过分析比对郎静山集锦摄影理论与谢赫“六法”的异同,得到郎静山在集锦摄影中诠释的“六法”思想与谢赫“六法”有较大出入的结论。5、在中国摄影民族化的设想中,提出了建立中国摄影语言体系的思路,建议从语法修辞方面大胆创新,从山水集锦摄影实践中,总结出“新社会写意”、“兴”、“比”、“拟玄叙事”等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表现手法。
其他文献
在唐代以前,文人对女娲神话非常重视,文学和史学作品中大量写到了女娲.这一阶段,女娲神话的书写是以恢弘的政治意识表达对女娲作为圣王和英雄的褒扬,这种书写使得女娲神话呈
橙红(600nm-660nm)波段的激光在激光投影、激光彩色显示、平版印刷及激光通信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利用非线性频率变换的方法输出该波段激光是相对稳定且比较成熟的
在信息安全领域、测试领域、工程实践领域,随机数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随机数发生器分为伪随机数发生器和物理随机数发生器。用计算机能够产生高速伪随机数,但是伪
<正>宋庆龄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每当我回忆起在她身边成长、工作的日日夜夜,她那和蔼慈祥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我的眼前,许多往事涌现在心头,激励着我,使我奋
会议
近年来,离散Markovian跳变系统的H_∞滤波问题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尽管该问题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并不完善。本文在已有的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此类问题做了进
在“五四”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现代文化的激烈冲撞中,“人的发现,即发展个性”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主要目标”(茅盾《关于“创作”》),随之茅盾提出了“人的文学”观念;一
本文针对中铝贵州分公司氧化铝厂氧化铝熟料温度偏高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喷水降温的技术方法,经可行性分析论证,并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效果显著。
为提高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端系统的直流电压优化控制策略。该策略结合了直流电压偏差控制策略和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策略的优点,通过直流
以具有工业以太网接口的井下监控分站为核心,搭建从监控计算机到井下监控分站间完全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瓦斯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硬件选用两台数据采集计算机通过双机冗余方式专
为了解我国火灾事故的空间分布情况,使用系统聚类分析了我国1996-2010年的火灾统计数据,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把分类的结果呈现在相应的区域上进行火灾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