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以九寨沟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ze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针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各类灾难事件数量呈快速上升的势头,造成的各类损失触目惊心。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旅游研究院,2011),这已经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在意见中提到“完善旅游安全提示预警制度,重点旅游地区要建立旅游专业气象、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等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防止重大突发疫情通过旅行途径扩散。推动建立旅游紧急救援体系,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出境游客紧急救助机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区内发育着30余条泥石流沟(唐邦兴,1986)。早在70年前九寨沟的泥石流就摧毁过整个树正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泥石流活动趋于强烈,仅1980~1985年间,就发生大型泥石流10次(崔鹏,2003),2003年再次发生大型泥石流。08年“5·12汶川地震”给风景区带来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影响较大,多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些地质隐患威胁着九寨沟的生态环境、景观资源、道路、居民和游客的安全,严重制约了九寨沟景区景观资源和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九寨沟生态和景观资源及旅游业的首要问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应急预案情景分析”(40730526)和上海市科委创新行动计划项目“基于3S技术的上海城市灾害风险分析与应用研究”(08240514000)的资助下,本论文基于在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多次前往九寨沟广泛搜集各类灾害数据、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完成的。   论文以九寨沟为例,对我国旅游地进行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本文所指的旅游地是指旅游目的地或旅游胜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区(点)等。论文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部分研究了我国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和管理机制。界定了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的内涵和分类,强调了旅游地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我国旅游地自然灾害致灾因子时空分布特征、旅游地暴露特点、旅游地的脆弱性的特点;讨论了旅游地自然风险管理的独特性,构建了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框架。实证研究部分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景区(荷叶景区、树正景区)为例,构建九寨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框架。论文计算了九寨沟在遭遇20年、50年、100年、200年、500年和1000年一遇6种暴雨情景下引发泥石流的流速、流量和冲击力等;运用参与式GIS方法对树正、荷叶景区的居民进行调研,对各类建筑物的结构和房龄进行分类,建立六种情景下泥石流与两个寨子建筑的脆弱性关系;通过调研得知每户家庭的财产状况和建筑物状况,计算6种情景下泥石流对两个寨子所造成的各项潜在损失;针对当地的可接受风险,进行防灾降险成本的与效益综合分析,提出九寨沟自然灾害防灾降险措施。全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八个部分,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界定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及特征与种类。明确了风险是指由潜在的致灾因子或极端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或损失,它可由两个基本要素来定义:负面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本文将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界定为致灾因子与旅游地游客、居民、管理部门、旅游资源(与环境)、景区财产设施等暴露在致灾因子作用下因各自脆弱性不同而导致的区域旅游业损失的可能性和损失后果。对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的六项特征予以总结,客观存在性;时空分布普遍性和差异性;动态变化性;复杂多样性;居民游客认知的不确定性;后果的重现性。从致灾因子、旅游地暴露、损失种类、人的认识真实性等角度,对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进行了分类。该部分研究是为系统的对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内涵的解析,为后续的自然灾害评估与管理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2)对我国旅游地的致灾因子、暴露与脆弱性研究,研究旅游地灾害风险形成机理。对我国旅游地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旅游地的空间分布具有东密西疏的特征,相应的开发呈现为东部资金密集型开发,西部资源密集型开发的态势;讨论了在不同致灾因子下旅游地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链。对旅游地自然灾害的暴露进行了分类:一是人员,包括游客、管理员工及当地居民,相应的灾难后果为人身伤亡;二是旅游地内的各种物质财产,相应的灾难后果为财产损失;三是旅游地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旅游资源和环境,相应的灾难后果为景观损失。由于旅游资源和相关旅游设施不具有空间上的移动性,所以作为暴露之一的游客成为影响暴露变化的主要因素。针对各类暴露,分别讨论了各暴露的脆弱性表现,如造成游客、当地居民伤亡与身心问题;旅游地旅游资源(与环境)深受危害;设施财产面临受损威胁。总结了影响脆弱性的五方面因素,当地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及管理不善;建筑物的质量和建造年限;旅游地及周边的其他行业不合理行为;旅游地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缺乏;游客的冒险心理以及人身安全意识淡薄。   3)建立面向多灾种的我国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是指导旅游地管理部门开展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流程。主要有五项内容,建立工作框架、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处理。其中第三项的风险分析中的致灾因子分析、暴露分析和脆弱性分析是核心内容。致灾因子分析将构建特定灾害强度与超越概率曲线,暴露分析将构建特定灾害强度与旅游地破坏程度曲线,脆弱性分析将构建旅游地破坏状态与损失曲线。通过对三条曲线的拟合,最后得出灾害损失--超越概率曲线,即风险曲线。在不同潜在损失的基础上,管理部门通过可接受风险,通过技术分析、费用分析、社会问题分析和政策分析,进行风险处理。该管理框架各旅游地的实际自然灾害情况,运用当地知识与GIS综合的方法,基于多风险情景进行灾害数据分析,为管理部门提供工作思路、评估方法和管理手段。   4)实证研究部分针对九寨沟景区的树正寨、荷叶寨的灾害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四川九寨沟的树正寨、荷叶寨集中了九寨沟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民,同时每天有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历史上多次发生的泥石流给当地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当地管理部门也进行了相应的治理。但是汶川地震以后,九寨沟出现了多个新的灾害隐患点,多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已经成为九寨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5)对多情景下的九寨沟树正沟、荷叶沟泥石流参数计算。反映泥石流强度的参数主要有泥石流的峰值流量(Q)(m3/s)、泥石流瞬时峰值流速Vc(m/s)和泥石流冲击力δ(kN/m3)。本研究模拟九寨沟树正寨、荷叶寨分别在遭遇二十年一遇P5、五十年一遇P2、一百年一遇P1、二百年一遇P0.5、五百年一遇P0.2和一千年一遇P0.1暴雨而引发的树正沟和荷叶沟泥石流的强度,绘制树正沟和荷叶沟泥石流峰值流量、泥石流流速、泥石流冲击力——超越概率曲线。   6)研究九寨沟树正寨与荷叶寨的暴露与脆弱性。树正寨与荷叶寨的暴露尽管有居民、游客、各类建筑、旅游资源和相应的环境等,但是在本文中通过对当地进行调研,发现在泥石流爆发时,居民和游客在现有预警预报系统下可以很快撤离,但是各类建筑势必将遭到很大损失,旅游资源与相应环境的破坏很难精确的评估,所以本文以两个寨子的建筑作为暴露进行研究。分析了泥石流对九寨沟树正寨、荷叶寨建筑结构的作用以及与建筑物年限之间的关系。根据前人工作成果和在九寨沟的实地调研,分别得出了树正寨、荷叶寨的不同情境下泥石流对不同结构房龄建筑物损坏程度关系表,绘制树正寨与荷叶寨的脆弱性示意图。   7)研究多情景下树正寨与荷叶寨的潜在损失。如前义进行的界定,本文采用不同情景的泥石流灾害的造成的潜在损失来表现当地风险的大小。损失评估是整个灾害风险评估程序的最后步骤,也是风险评估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研究模拟并计算了九寨沟树正寨、荷叶寨分别在遭遇二十年一遇P5%、五十年一遇P2%、一百年一遇P1%、二百年一遇P0.5%、五百年一遇P0.2%和一千年一遇P0.1%暴雨而引发泥石流对当地造成的可能损失,同时分别绘制两个寨子的灾害损失——超越概率曲线,即风险曲线。   8)对九寨沟树正沟、荷叶沟自然灾害风险处理策略研究。根据九寨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现状和新阶段的治理目标,将九寨沟地域泥石流的强度从100年一遇提升到500年一遇,提出了既要进行灾害监测预警,同时要进行泥石流治理。根据最新技术,列出了灾害监测的技术手段和各项仪器设备,同时提出了具体的泥石流治理的工程措施、生态措施和社会管理措施。对监测和泥石流治理的工程措施进行了大致的预算分析。经过泥石流治理后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保护景区环境、保障旅游效益、保护了村寨居民和游客安全、保证了两个寨子的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等。   对应研究内容,全文在研究成果及结论上主要有以下创新:   1)区别于传统采用指标体系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本论文采用情景性分析方法。本研究在对九寨沟自然灾害风险研究中,通过建立六种情景,模拟不同情景下的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了解六种情景下九寨沟树正寨与荷叶寨的潜在损失。当地居民和九寨沟管理局基于六种情景的判断,对灾害风险进行处理。这种研究方法屏弃了以往采用指标体系进行风险判断的思路,多情景下的潜在损失更容易使当地政府进行决策和判断。   2)区别于传统的大中尺度的研究区域,本论文选取九寨沟的树正寨、何叶寨的小尺度区域进行研究。采用现场问卷调研和访谈的方法,配以情景技术,对小尺度的研究区域进行风险管理研究,将大大提升风险研究的精度和可信度。   3)区别于普通的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因素分析,本论文针对旅游目的地,系统分析了旅游地的致灾因子、暴露和脆弱的特点。研究总结了我国旅游地致灾因子的时空分规律,讨论了旅游地的暴露内容以及脆弱性特点。   4)通过对以往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流程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模型框架。该模型的五个主要内容和流程为我国各旅游地进行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提供了范式。   5)注重量化分析手段的应用。文中的量化分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计算九寨沟六种降雨情景下引发泥石流的峰值流量、流速和冲击力等指标;二是运用SPSS和Excel根据计算出的泥石流强度数值绘制泥石流强度——超越概率曲线;三是运用调查问卷了解泥石流对不同结构和房龄的建筑物的损坏程度,建立泥石流对不同结构房龄建筑物损坏程度关系表。
其他文献
集体成员资格是获取成员权利的前提条件,也是集体资产改革的首要环节与关键命题.由于标准尚存模糊、过程争议频发,探讨集体成员资格界定的最优模式对于当下集体资产改革具有
涂层钛阳极(DSA)由于具有尺寸稳定、耐腐蚀性、寿命长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学者的关注,并广泛地应用于工业领域。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要求,需要制备不同表面涂层的DSA电极,即改变表面涂
减少土地流转权益纠纷和维护流转权益是保障土地转出农户权益的重要方式.构建“土地流转行为、流转环境→流转纠纷”与“流转纠纷、社会资本→纠纷维权”的分析框架,基于1030
科学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和深入探讨成果巩固策略,对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江西脱贫攻坚实践全景调研,系统分析“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扶
色谱柱是色谱技术发展的核心与动力。硅胶整体柱作为一种新型色谱柱,具有低压、快速、高效、机械强度高和柱性能稳定等优点,在医药、食品、卫生等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但其制备工艺复杂,周期长,重复性差,柱体干燥后容易开裂。因此,本论文以PHMS和D4Vi为前驱体,以PS微球为模板,原位聚合合成了多孔硅胶整体柱,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没有开裂现象。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聚苯乙烯(PS)微球的
以提高农产品量安全、控制农户农药使用行为为目标,以我国茶叶主产省福建茶叶产区茶农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产业链组织对茶农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做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这都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不仅在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阶段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还是人生命活动、延缓衰老的重要保证。直觉思维是完全可以有意识加以训练和培养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直
基于2018年河南省858户种植户调研数据,以农户化肥和农药投入为例,采用情景模拟的组间实验和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不同政策认知情景下参保行为对农户化学要素投入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