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科学本质”是科学的认识论,科学此时被视为一种认知方式。学习科学本质可以帮助学生明晰自然科学的特点,理清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建立生物学观念,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以“显性”方式将科学本质作为认知性目标,运用“非整合方法”实施专门指向科学本质的活动,或运用“整合方法”在科学课程共同教授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科学本质内涵的理解,如果能将两种方法有效整合为“混合方法”,取长补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本质”是科学的认识论,科学此时被视为一种认知方式。学习科学本质可以帮助学生明晰自然科学的特点,理清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建立生物学观念,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以“显性”方式将科学本质作为认知性目标,运用“非整合方法”实施专门指向科学本质的活动,或运用“整合方法”在科学课程共同教授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科学本质内涵的理解,如果能将两种方法有效整合为“混合方法”,取长补短,则效果会更加显著。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我国关于此领域的研究较少,因此,尝试以“混合方法”和“显性”方式为指导,开发教学策略。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教育实验法,旨在开发基于“混合方法”的“显性”科学本质教学策略,并探讨教学策略的可行性。首先,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了解学生和教师对科学本质内涵的理解情况,及实施科学本质教学时存在问题;其次,分析运用“混合方法”解决当前问题的必要性,并对“非整合方法”中的科学本质活动和“整合方法”中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中的素材进行梳理;再次,以“显现”教学为指导,结合“5E”教学模式、论证式教学和五步教学法理念,开发“混合方法”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最后,通过教育实验对比前后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混合方法”的“显性”科学本质教学有如下作用:第一,“混合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以经验证据为基础”、“科学知识受社会和文化影响”、“部分科学知识是人类想象和创造的产物”和“观察与推论的区别”的理解。第二,“混合方法”与常规教学相比,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具有主观性”和“科学知识具有暂时性”的理解效果不显著。为能够在一线教学中更好的实施“混合方法”,提出如下教学建议:第一,实施“混合方法”前需理清素材中科学本质与核心素养的关系。第二,“非整合方法”和“整合方法”指向的科学本质目标和采用的学生活动类型应一致。第三,实施“混合方法”时需重视科学知识教学。第四,实施“混合方法”时需重视问题引导和学生活动。第五,实施“混合方法”时使用的科学史和社会性科学议题背景信息应言简意赅。希望本研究的成果能为科学教育研究者和教师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其中“批判性思维”作为“科学思维”素养的组成要素之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逐步发展的重要的思维品质,同时也是当代学生更好的立足于信息时代,应对未来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高中生物学概念众多,分支复杂,而概念图能够清晰地表征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图策略则是课程与现代技术的有机整合,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目前关于学科教学与批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基本体现。该研究在查阅前人在素养测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测评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测评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整合,重新建构了以宏微必备知识、宏微关键能力和转化结合意识为一级指标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测评指标体系,通过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对每个指标进行了水平划分,形成了三维四阶的评价体系。结合具体的知识内容、以构建的评价指标为依据开发素养测评
随着探究式教学的思想不断普及,中学阶段的化学教学要大力提倡探究式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论证教学、提高论证能力、进行论证思维教育、融入论证活动就十分重要,这需要教师具有论证意识和论证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论证教学不仅完成新知识的传授,而且可以影响学生的论证思维、培养学生有意义论证的心向,找到更适合学生发展的论证教学模式和论证教学策略,从而落实“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论证能力和论
近几年,我国对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重新修订了课程标准,原有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教育的发展。这种限制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尤为突出,使许多学生对生物学实验课失去兴趣,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间接影响生物学实验课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探寻新型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运用5E教学模式与本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开展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深入探讨学科核心素养与5E教学模式的关联,设计结合了
科技的发展带领人们走进信息化的大门,人们逐渐热衷于使用图像来传递海量的信息,由此提高了对人们图像表征能力的要求。教育部在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了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对高中生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多次提到“图表”、“图示”等字眼,通过“图表”、“图示”能够客观、精确地反映物质的本质与数量关系,以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出了化学学科素养,而合理组织化学课堂教学内容是帮助学习核心素养的关键,这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层次教师的经验、知识储备和对教材的理解不同,对同一内容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因此对不同层次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教学内容设计的特点,找到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师教学内容设计的能力,促进教学内容的结构化,以满足化学课程改
随着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学教育进入了注重培养核心素养的新时代。2017年颁布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探究能力划分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些年来,学习进阶理论逐渐进入国内学者们的视线,以学习进阶理论为基础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日益增多,学习进阶理论也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本研究主要是研究学习进阶理论下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生物学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为一线教
近年来,学习进阶逐渐成为国内外科学教育的研究热点,其旨在解决学生知识零散无序、对概念知识掌握不到位等问题。2017年颁布的新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化学教学围绕化学核心概念的结构化来进行,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了解学生当前的结构化水平,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在教学评价中,应用认知诊断模型既可以诊断学生现有教学条件下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可以依据诊断结果构建学习进阶,促进学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同时当下新课改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中,需要改变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身份,将课堂真正地归还给学生,这就要求学生主动进入角色,发挥主人翁精神,自主进行学习活动并展开学习。故当下需要寻找比较合适的有效教学模式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搜集文献并进行阅读可以发现多数学者将支架式教学在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中进行应用,也存在少数学者将支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究,导学案作为教学的辅助性工具,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习者来说,他们在学习时具备一定的心理资源,在学习过程中会消耗心理资源,而心理资源是有限的,当认知负荷过高时学生就无法进行有效学习。学习者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所必须的心理资源总量就是认知负荷,学生的认知过程就是心理资源分配的过程。但是传统的导学案在应用过程中很少关注到学生的认知负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