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纳米颗粒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bod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现代金属-金属(MOM)人工髋关节置换系统提高了假体的耐磨性和抗疲劳强度,在临床上表现出优良的早中期效果。作为植入材料,不可避免地面对机械物理、电化学腐蚀等多种因素造成的降解,形成具有化学活性的产物。大量研究表明,MOM术后患者血液、尿液中钴、铬离子浓度显著升高。值得一提的是,假体周围组织中发现超细直径的金属颗粒(6-834nm),主要是含钴基的纳米颗粒。病例研究显示,部分翻修假体周围出现广泛滑膜溃疡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炎性假瘤”形成—含有血管、坏死组织及多核巨细胞的肉芽肿样改变,且金属磨屑沉淀其中,局部淋巴结凝固性坏死。同时,假体植入时间的延长伴随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易位率和染色体非整倍体率提高,T细胞、白细胞和骨髓细胞水平下降;部分患者血清中发现钴、铬特异性Ig E。体外研究表明,金属纳米颗粒自身尺寸效应带来了有别于宏观粒子及相应离子的生物学效应。因此,探讨钴纳米颗粒(CoNPs)对机体免疫系统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部分钴纳米颗粒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作用目的:研究钴纳米颗粒(CoNPs)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作用,同时以钴离子(Co2+)作为比较研究,初步探讨MOM术后一系列复杂生物学反应的病因。方法:以正常外周血T淋巴细胞作为试验系统,采用不同浓度的CoNPs和Co2+对细胞进行处理,在不同时间点利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及乳酸脱氢酶(LDH)分析方法检测细胞生存率,利用彗星试验(Comet assay)及微核试验(MNT)检测细胞DNA和染色体损伤,评估CoNPs和Co2+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同时,使用ICP-MS(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检测手段,评估CoNPs细胞外释放离子的情况。结果:(1)CoNPs及Co2+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效应呈现时间、浓度依赖性(2)CoNPs、Co2+细胞毒性起效浓度分别约为10、50μM,4h CC50分别为10、50μM,说明CoNPs的细胞毒性效应强于Co2+。(3)50、100μM CoNPs在4、24、48h释放(%)分别为5.12±1.44、14.22±3.17、32.78±2.70及6.27±2.49、18.78±4.29、38.81±2.11,随着时间的延长离子释放逐步增加,呈现时间依赖关系(P<0.001)。各时间点释放的浓度均小于Co2+细胞毒性起效浓度(50μM),提示CoNPs的细胞毒性作用并不依赖于细胞外Co2+释放。(4)LDH实验结果和MTT吻合。(5)CoNPs在3、6μM剂量,尾部DNA含量分别为8.73±4.60、9.64±4.77,Olive尾矩分别为2.16±1.19、9.66±4.73与溶剂对照组尾部DNA含量(1.46±0.76)和Olive尾矩(0.35±0.21)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Co2+各剂量组尾部DNA含量和Olive尾矩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说明,CoNPs可以引起外周血T淋巴细胞DNA链断裂,导致初始DNA损伤;本研究设计的浓度及染毒时间内,未发现Co2+造成T淋巴细胞DNA损伤。(5)CoNPs在6μM剂量,微核率(BNMN(‰))为13.69±1.85,与对照组(5.46±1.28)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Co2+各剂量组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CoNPs可以引起外周血T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本研究设计的浓度及染毒时间内,未发现Co2+造成T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结论:(1)CoNPs可以对人免疫细胞产生细胞毒性及潜在遗传毒性作用,可能是通过自身特殊动力学行为介导,不依赖于细胞外Co2+释放,且毒性作用强于Co2+。(2)试验结果部分解释了MOM术后假体周围炎性假瘤形成、外周血免疫细胞减少及染色体畸变的原因。(3)本研究无法排除CoNPs和Co2+是否存在协同效应,有待后续深入探讨。第二部分钴纳米颗粒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生物学效应机制的研究目的:研究CoNPs的表征特性、介质中分散情况、是否能进入细胞、细胞处理后的氧化应激水平,初步探讨CoNPs生物学效应的机制。方法:以PBS及含血清培养基作为溶剂,利用TEM观测CoNPs分散情况,同时检测CoNPs的粒径分布。细胞经过CoNPs处理后固定、脱水、浸、包埋、切片、染色,借助TEM观测CoNPs进入细胞的情况。CoNPs和Co2+分别对细胞进行染毒,采用荧光分光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谷胱甘肽还原酶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邻苯二酚氧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H2O2还原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活力、GSH氧化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结果:(1)CoNPs在不同的溶剂中解聚情况有所区别:5%人AB血清RPMI-1640培养液为溶剂时解聚效果优于PBS溶剂;同时,CoNPs的粒径分布平均为50nm。(2)细胞胞浆中出现致密CoNPs团块,外形上类似一整体的大尺寸颗粒,其电子密度高于细胞质,细胞膜未见破坏,细胞核未见CoNPs积聚。(3)相比较对照组,CoNPs处理组相对荧光单位(RUF)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说明CoNPs可以导致T淋巴细胞内ROS明显升高,自由基蓄积;Co2+处理组RUF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4)CoNPs处理组GSH值8.74±2.41μM/mg protein,相比较对照组GSH值15.27±1.32μM/mg protein,差异显著(P<0.05);Co2+处理组GSH值13.62±0.85μM/mg protein,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CoNPs可以导致T淋巴细胞内GSH明显下降,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5)CoNPs处理组SOD、CAT、GPx水平分别为8.92±0.57、6.33±0.46、6.15±0.64U/mg protein,相比较对照组12.46±1.02(SOD)、11.21±0.60(CAT)、11.87±0.89(GPx)U/mg protein,差异显著(P<0.05);Co2+处理组SOD、CAT、GPx水平分别为10.71±0.48、10.11±0.61、11.03±1.29U/mg protein,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CoNPs血清悬浮体系稳定性较高,有利于机体内血液、淋巴液转运及生物学效应作用。(2)CoNPs可以高效便捷地进入T淋巴细胞,而不依赖细胞的吞噬功能。(3)CoNPs可引起外周血T淋巴细胞内ROS蓄积,同时破坏细胞抗氧化防御机制,导致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处在失衡状态,诱导氧化应激损伤;亚毒性浓度的Co2+短期处理不会引起T细胞氧化应激损伤(<CC50)。
其他文献
1971年12月27日,英国经济学家琼&#183;罗宾逊在美国经济学协会第八十四届年会的理查德&#183;艾黎讲座上作了一篇题为《经济理论的第二次危机》的讲演.罗宾逊夫人在讲演中提出
信息究竟是什么?它与反映、意识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控制论的认识论问题.本文是苏联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控制论的哲学原理》(1976年版)中的一小节,着重论述了这个问题,其观
定量超声评价长骨骨折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超声导波模式转换理论可被应用于长骨骨折状况的评价。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骨折长骨中导波模式转换的基本规律,提取模
研究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美国,75岁以上人群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病率是4.6%,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80岁以上老年人中40%会出现瓣膜钙化和
网络暴力游戏是青少年娱乐生活的又一空间,然而,这些网络暴力游戏已经或正在负化着青少年们的意识形态: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审美观发生扭曲,社会责任感不断缺失
为了保持恒定束宽扬声器(Constantbeamwidthtransducer,CBT)线阵列高频指向性恒定,解决单元间距过小的问题,减小阵元数目,提出了利用声波导代替扬声器单元,建立了波导CBT阵列的声
本文提出虚拟源与合成孔径技术相结合的成像方法来实现对双层结构的内部缺陷成像。通过相控阵探头延时聚焦的方法在界面形成虚拟声源,并对有机玻璃/钢双层结构中的聚焦声场进
本文针对长时期在西方流行的抽象主义艺术进行了批判,其所指的现象远不限于德国.作者尖锐地指出了西方文化和艺术的阶级本质,认为艺术并不属于"一切阶级"和所有的人,而仅仅属于有钱和有闲阶级.作者在概括了美学观点的历史演变之后,指斥抽象主义艺术为"精神错乱","魔鬼的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艺术的末路".对于帝国主义把文化意识作为征服客观世界的一种手段,为其扩张政策服务,也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但是,当前艺术的客观标准究竟是什么?到底存在不存在一种客观的美学标准?作者只提出:"在目前的混乱状态中,美学必须确定,艺
本文发表在英国《今日马克思主义》杂志1977年6月号上,原题为《马克思主义与艺术史》,作者约翰&#183;塔格是英国的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史家,曾在伦敦几个艺术学校任教.本文反映
针对单边带调制方法预处理的参量阵扬声器系统在复杂信号输入情况下存在明显互调失真的问题,引入Volterra滤波器模型和简化的一维Volterra滤波器模拟了其互调失真。设计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