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MEEKC)是在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MEKC)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电泳新技术。鼠李糖脂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很高。本论文首次将鼠李糖脂应用于MEEKC,旨在解决经典微乳体系中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量过多造成的焦耳热过大、柱效下降、分析时间过长等问题。论文分四个部分:1.通过发酵法制备鼠李糖脂,经过分离纯化得到鼠李糖脂提取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HPLC-ESI-MS)确定了提取物中鼠李糖脂同系物的组成及相对质量分数。通过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对鼠李糖脂的表面活性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鼠李糖脂提取物至少由九种同系物组成。在弱碱性条件下(pH 7.5-9.0),pH的变化对鼠李糖脂的表面活性有显著影响。pH小于9.0时,CMC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在pH 9.0处达到最低值;pH大于9.0时,CMC随着pH值的升高而逐渐升高。这是氢键和极性头基间的静电排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以该鼠李糖脂提取物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微乳液,并探讨了该微乳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微乳液滴粒径和ζ电位的测定考察了pH值及添加物对该微乳体系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微乳体系稳定性受温度、pH值、表面活性剂浓度和助表面活性剂影响较大。微乳液滴的粒径及ζ电位绝对值都随pH值的升高呈增大趋势,只在pH 9.0处例外。少量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添加使微乳液滴粒径和ζ电位绝对值增大,低浓度正丁醇的加入使微乳液滴粒径增大,而ζ电位绝对值减小。3.将鼠李糖脂微乳液应用于MEEKC,建立了新型微乳体系,并系统研究了微乳组成对时间窗口的影响。以乙腈为电渗流标记物测定电渗流时间,以强疏水性化合物菲为标记物测定微乳液滴的迁移时间,考察了MEEKC时间窗口的变化。研究表明,pH值、鼠李糖脂浓度、缓冲液浓度、正丁醇的添加均使时间窗口增大。在实际应用工作中可根据需要调节分析窗口,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4.最后,利用该微乳体系,快速分离了泼尼松,泼尼松龙和氢化可的松,并与经典微乳体系的分离效果做了比较。优化后的微乳体系组成为:0.1%(W/W)鼠李糖脂-0.8%(W/W)正庚烷-99.1%(W/W)80 mmol/L硼砂缓冲液(pH 9.2)。该微乳体系中,pH和缓冲液浓度对分离的选择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分离电压为20 kV,柱温为20℃时,泼尼松、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在9.6 min内达到了基线分离,三种分析物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0.9%和3.0%以内,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与经典微乳体系相比,鼠李糖脂微乳体系有效地缩短了分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