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长城关隘建筑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uuu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汉朝丝绸之路开通以后,河西走廊成为连接东西方的必经之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今天的敦煌、玉门关、嘉峪关就是丝绸古道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而河西走廊中部山丹地区的蜂腰地带,正在渐渐被人们所遗忘。蜂腰地带从汉朝起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丝绸之路的重中之重。汉、明长城在这里并驾齐驱,是长城绵延万里绝无仅有的奇观。蜂腰地带不但是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的重要的天然关卡,也是古代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重要壁垒。   全文共分为五章与附录部分:第一章绪论,说明论文研究的背景、状况、研究的方法与意义,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章河西走廊蜂腰地带的概况,先从宏观方面介绍了整个河西走廊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然后进一步介绍蜂腰地带的特殊地理和人文历史;第三章蜂腰地带汉、明长城调查研究,分别介绍汉、明长城的调查现状,对他们的分布特点和筑造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明长城相对汉长城地理位置的变迁进行了分析;第四章长城防御系统的其他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蜂腰处定羌庙、峡口古城、揣庄三大重要古军事设施,并且与河西走廊的其他几处关隘进行比较。对遍布在蜂腰处的列障、烽燧和驿站的筑造特点与使用功能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保护策略,总结对河西走廊土遗址破坏的各种因素,提出专家和个人的保护观点;附录部分是笔者在实地调查阶段的调研日志。
其他文献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全书通过描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演变和主人公贾宝玉的情感经历两条路线,深刻地反映了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真实面貌。《红楼梦》从
随着昆明城市的不断发展,交通问题将日趋严峻,立交桥的出现缓解了日趋严峻的的交通问题,但是作为造型巨大的构筑物,从它出现的那一刻便决定了它不仅仅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存在,如何在
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千村一面”这个问题,蕴含着丰富历史和文化信息的传统村落的解体乃至消亡的现象,本文对村落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我国乡村建设现状加以分析和
近年来的城市发展带动了各类大型公共博物馆的建设,而自然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博物馆类型,在当今的建设热潮中也逐渐脱颖而出。面对显现出的趋势,笔者发现对新时期的自然博物馆建筑
BRT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近年来,随着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发展理念在我国大城市中逐渐深入践行和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所带来的巨大投资成本和公共财政压力,越来越多的城市
LED因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而随着白光LED技术的发展,LED产品,特别是在通用照明
学位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规划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城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就需要城市空间结构随之调整适应。户县,作为西安周边地区的小城市,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既要接受来自西安中
在全球范围内的城市更新进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些在历史文化领域独树一帜的工业建筑首当其冲。通过对工业建筑遗产进行针对性的更新改造,使其承载起满足创意产业发展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资源的极度消耗、人口膨胀、城市扩张导致土地利用紧张等问题,生态社区的建设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意识到资源共享以及传统邻里居住模式是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和试验场,其中工业建筑占有相当大的分量。但与全国范围的巨大的建设量相比,工业建筑的整体设计水平普遍不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