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争之世”的“以简驭繁”——法家社会思想初探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en91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是法家的时代,而法家作为一个独特的学派其影响远远不止在战国。从法家在近现代社会的一些影像出发,试图探寻它在源头的样子。这种探寻看上去似乎是一种老生常谈,但它却是理解社会特征的关键线索,同时很多鲜为人知或在历史的长河里早为人们所忽略的东西可能也就在这些老生常谈里,因为法家在中国历史的开头是苍劲有力的,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远超出一般常识了解和想象之上。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解释了为什么选择法家以及为什么是法家的社会思想和它的非凡意义。最初的遭遇法家是看到它在近现代历史舞台上“不合时宜的”频繁出场,而如果拨开历史的云雾和那个时代主流语言的遮盖,人们会猛然意识到这种出场蕴含的更多的内容。法家重视历史,关注“人们实际上是什么样的”,“社会实际上是什么样的”,所以其理论能够紧扣社会和时代,故也能撬动社会和现实。绪论的最后简要讨论了法家典籍的真伪问题,以及本文在使用这些典籍时的做法。  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探讨了法家活动的历史背景及其在认识上以人性、历史为截面对社会的解剖。法家活动的历史背景是大乱与大争的社会年代,兼并和战争是那个时代的流行病,“你死我活”的态势压制了其余一切社会活动因素,只留下“崇力”一个出口。法家活动的另一个重要背景是“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个局面虽然一开始为法家的成长提供了营养,但日后却是法家极力反对并主张消除的。晚期成熟的法家在社会认识上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对人性的看法,属于横面的文化,也是法家在认识上的哲学人类学层面;第二条主线是历史观,它是纵面的文化,为法家后来的“反传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有了前面几章的铺垫,第四章着重介绍了法家如何“以简驭繁”,以期把人和社会从混乱和下降的泥坑中拉出来。第四章主要分为两部分:君胜臣和政胜民,即国君如何战胜大臣和政府如何战胜百姓。总的来说,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大争之世、急世之民——法家主张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接管,在社会构想上奉行一种简单主义美学,对社会进行清理、减少、简化,追求社会的“清澈见底”,追求全民务于耕战,以生杀力。  第五章是结论和讨论。无论是对人性还是社会,法家,特别是以韩非为代表的晚期法家都有深刻的洞察和认识。在那个“上下交争利”的时代,他们奉行简单主义美学和利出一孔政策,设利害之道以陷天下,最终完成了社会秩序自上而下的重排。但他们的剑走偏锋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长久的历史困境,社会的活力来源只有一个且众多的社会因素被“遗忘”。至于打开这个困境的可能,最终还是要回到法家,回到它的源头,因为新生之道就是返回其源头,找到其初创时期所必定包含的优秀东西,并利用它们重新获得最初的生长能力。
其他文献
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深入和普及,信息社会这一新的社会形态开始成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模式,相应地,在此背景之下,社会分层结构会如何发生变化逐渐吸引人们的关注。在信息社会中
学位
本文是以支边退休返沪群体为对象进行的研究分析。目的是揭示支边退休返沪群体的生活压力,进一步深化对这个群体的认识:通过调查其主观感受和客观制约,探索影响其生活压力的保护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中的“精英”,其含义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含1980年出生)且年龄在16周岁以上的农村流动人口。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巨大
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实现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当今社会,技术创新扩散活动迅猛发展,其重要性与复杂性与日俱增,亟需理论指导。但
本文以湘南A村为例,对转型期农民合作的困境进行分析,并试图得出农民合作的新路径。本文试图以社会转型的视角,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方面,来分析这种困境。在历时性方面,本文从农村
随着我国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通讯手段对智能电子镇流器进行调光成为了可能,这一技术的实现将大大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与资源的使用成本,可谓是一举两得.本文就带通
该文力图以经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熊彼特的经济社会学思想进行初步的梳理,以期获得些许有意义的理论成果.该文共由五章组成.第一
学位
学位
乙肝携带者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都与同一个疾病相联系:乙肝——这个即使是今天对于很多人来说依然渗透着恐惧的名词。乙肝携带者人数极多,是一个9300万庞大群体,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