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现在对通信系统的带宽,容量以及通信质量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关键技术之一正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技术。MIMO技术是实现高数据速率、大系统容量、高传输质量的空间分集技术,因此MIMO技术将非常有可能成为未来高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点研究的通信技术之一,并将发挥出特有的优势。在MIMO系统中,若各接收天线信号不相关,则可以较好的提高系统的抗衰落性,并且能通过增加天线数目来提高系统容量,可以极大的提高频谱利用率。但是由于天线之间的间隔不可能无限大,所以各条路径上的接收信号之间就势必会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为了更深入地研究MIMO技术和评估系统性能的好坏以及算法的优劣,有必要研究MIMO信道特性,并建立适合相应场景的信道模型。首先,本文介绍了宽带无线信道模型的研究成果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无线衰落信道的特性、大尺度衰落、小尺度衰落以及其包络特性。其中重点介绍了MIMO信道中关注的小尺度衰落。其次,对无线信道建模的基本理论知识做了相关介绍,包括:无线信道建模的关键参数、MIMO信道建模的分类、典型的MIMO空间信道模型以及MIMO信道空间相关性。从相关矩阵和相关系数两方面分析了MIMO信道的相关性,考虑了高斯分布、均匀分布以及拉普拉斯分布这三种接收信号可能的角度功率谱分布,详细的给出了相应的信道空间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影响天线之间的相关性因素主要有:天线间隔、到达角(AOA, Angle Of Arrival)、离开角(AOD, Angle Of Departure)、角度扩展(AS, Angular Spread)和角度功率谱(PAS, Power Azimuth Spectrum)等。最后,详细阐述了信道模型参数,具体刻画了TGn MIMO信道的具体实现过程,并且给出了信道模型的详细仿真思路和仿真流程,对信道模型的特性如、时域响应、累积分布函数图、功率时延谱、多普勒频移以及相关性等进行了分析和验证。表明了该信道模型的合理性,符合无线局域网的实际传播环境。将信道模块加入系统进行整体的仿真,比较了不同天线配置、不同信道模型下的PER性能,得出了一些参考结论;最后考虑了在高速环境下基于上述模型的信道建模,仿真了其信道特性,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