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格子Boltzmann的埋地输油管道泄漏介质传热传质规律研究

来源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0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埋地管道作为一种安全经济的石油输送方式而被广泛采用,到21世纪初,管道总体长度已达60000千米。随着使用年龄增加、人为破坏等因素导致埋地输油管道发生泄漏事故频繁。埋地输油管道发生泄漏事故不仅影响正常输送,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管道泄漏油类介质在土壤中扩散的热质耦合传递特性是进行污染土壤修复及埋地输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基础。因此,开展埋地输油管道泄漏介质传热传质规律研究具有重要应用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以埋地输油管道泄漏介质为研究目标,针对涉及其在土壤中扩散的热质耦合传递特性开展了理论和模拟研究。首先利用随机生长四参数生成法(QSGS)构造了土壤多孔介质,分析了QSGS方法中三个参数的作用。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LBM)中的D2G9模型分别对油、水在不同孔隙率的土壤中的介观流动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油、水在不同孔隙率土壤中的流动特性,并基于该流动特性得到了油、水在土壤多孔介质中的阻力系数,最终确定了孔隙率与阻力系数的关系。将孔隙率与阻力系数的关系引入埋地输油管道泄漏介质在多孔介质内宏观流动传热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孔隙率0.3~0.45范围和不同泄漏位置下埋地输油管道泄漏介质在土壤中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随着土壤孔隙率增大,油相扩散到地表所需时间越长。泄漏位置对埋地输油管道泄漏介质在土壤中传热传质过程影响较大,油相在土壤热质迁移过程中,呈现不同变化规律,但趋于稳定状态时油相分布呈现“椭圆形”;而由于水相介质较少,导致其对泄漏介质在土壤中传热传质过程影响较小。随着泄漏介质逐渐进入周围土壤,在管道泄漏口位置周围土壤温度显著升高,而土壤传热能力较低、泄漏介质流速较小,导致远离泄漏口处土壤温度变化缓慢。通过本文研究,发展了基于格子Boltzmann获取土壤中油水流动阻力系数的方法,通过将介观的格子Boltzmann方法和宏观的Fluent软件模拟相结合,研究了埋地输油管道泄漏介质在土壤中的传热传质规律,该方法和研究成果为今后埋地输油管道泄漏介质污染土壤修复和泄漏检测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其他文献
2007年12月24日,广铁集团公司信息技术处组织召开了2008年信息系统春运动员大会。集团公司总工室、调度所、电务处、集团办、公安局和信息技术处分所参加了会议。会议根据集团
采用热重分析法和差热分析法测量不同制法的聚硫醚树脂的热分解温度,比较聚硫醚树脂与其它树脂的热稳定性;通过分析TG和DTA谱图探讨共物理特性并获得一些物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聚硫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幼儿园教育面临着根本性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仅是来自于政府的政策、社会与家长的需求及幼儿的发展,而更多的是来自于构成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厚板是钢铁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不断地调节产业结构,普通的钢板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高强度和高附加值的中厚钢板需求
在诸多室内人员定位技术中,自主定位技术仅通过自身携带的微型惯性传感器(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的惯性观测推算人员的位置,不依赖预先安装的设备,具有较好的自主性
以天山北坡的鸟鲁木齐河、玛纳斯河和奎屯河作为典型流域,以出山口水文站多年序列水文气象实测资料作为分析样本,基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多种水文统计模型.全面分析
在问卷调查的数据基础上,通过对文化认知、文化自觉、文化保护与文化利用四个维度的研究,深入阐释文化自觉视野下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与利用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提出了从政府
进程管理是自动拨号无线电话系统中控制单元设计的重要部分。通过分析系统中进程实时性与并发性的特点,对进程按状态分割,用比特表分配时隙,运用时钟中断方法,实现了多个进程的并
以精益生产思想与六西格玛理论为理论基础,将其引入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优化领域。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建立了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生产的产品的生产过程优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工序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