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外隐身是隐身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外探测技术的不断提升,对目标的隐身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红外多频谱隐身材料的研制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此外,高光谱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装备应用,也对隐身材料的精细光谱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红外隐身颜料是实现可见光-近红外隐身的重要材料,通过调制颜料的近红外反射特性,可能赋予军事目标表面与自然背景高度相似的近红外反射特性,从而增大目标与背景的光谱融合度,进而形成解决装备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隐身的新途径。改性Cr203是一种常见的红外隐身颜料,能有效的实现目标在绿色植被环境下的隐身。本文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利用Ti02和C0203对Cr203实施了掺杂改性,制备出颜色可调的高近红外反射颜料。用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色差计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以及粉体的颜色参数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产物的微结构对其反射特性有重要影响。Co2+离子的掺入能有效降低粉体在550-700nm的光谱反射率,并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此外,实验还研究了不同掺杂量以及不同工艺条件对粉体晶体结构、光谱反射和颜色性能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在二元掺杂的基础上分别掺入ZnO、MgO、NiO制得三元掺杂的绿色颜料。通过对样品的测试标准可知:Zn2+的引入能提高颜料的近红外反射率,因为Zn2+的跃迁所带来的吸收位于紫外波段。同时,随着Zn2+掺杂量的增加,颜料反射率曲线上的红边突变现象越明显,红边发生蓝移现象。但是Zn2+的增加会提升颜料的明度。Mg2+的引入所带来的最大贡献在于红边反射率。随着掺杂Mg2+浓度的增加,颜料红边反射率突变的起始点蓝移,即颜料的反射率能在更低的波长位置上升,从而给颜料的近红外反射曲线进入通道创造了条件。并且,当Mg2+的掺杂浓度在0.1-0.3之间时,颜料能进入近红外通道。Ni2+的引入会破坏颜料的红外反射性能,但是对颜料的颜色改变有着重要意义。随着Ni2+浓度的增加,颜料由蓝绿色逐渐转变为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