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与《金瓶梅》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8312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当代文学史上诸多从古典小说里汲取养料的作家中,能够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张爱玲即使不是唯一一个,也是这方面最自觉最成功的一个。本文以张爱玲小说与古典小说《金瓶梅》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深入探究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张爱玲是如何看待古典小说中的经典——《金瓶梅》,而《金瓶梅》又是如何在思想上和小说写作上对张爱玲产生影响。通过研究,对张爱玲与古典小说的传承关系有更加清晰、立体、深刻的认识,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价值。本文对于张爱玲小说写作受《金瓶梅》影响进行了几方面的分析,全文分为如下章节。第一章阐述张爱玲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渊源,没落贵族家庭给予她的旧式文化教育与熏陶不仅使她酷爱古典小说,更重要的是为她之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在诸多古典小说中,《金瓶梅》与《红楼梦》对她产生的影响又尤为突出。她称“《金瓶梅》与《红楼梦》是一切的源泉”,这两部书给予了她写作技巧与人生感悟、思考方式的启发与滋养。第二章探讨的是艺术方法的借鉴,艺术方法是张爱玲小说从《金瓶梅》中汲取营养的最有迹可循的证据。这其中包括人物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的相似性以及服饰与色彩等意象方面的借鉴与学习。悲情又充斥着斗争的女性世界、自私懦弱的男性形象;前期作品中场景与对话里明显的金瓶之风与后期将其内化,形成“平淡而近自然的风格”。也标志着她在小说艺术上更高追求。第三章是从思想性角度挖掘《金瓶梅》之于张爱玲小说的深刻影响。分为言情传统的继承、悲剧世界的共鸣以及对人生的眷恋执着。张爱玲的言情与世情最为无限接近的是《金瓶梅》。她所写的是《金瓶梅》那样的成人世界的情,这情是常常于灰色地带徘徊。在张爱玲构造的小说宇宙里,不存在大观园那样的乌托邦,她故事里的主人公们,必须直面冰冷而现实的“世情”。此外,在《金瓶梅》式“人生如梦”色空观的启发下,她营造了独具特色的张氏悲剧美学,给小说史留下一个“苍凉而美丽的手势”。第四章谈的是以《金瓶梅》为代表的古典小说对张爱玲的影响有利有弊。但她不仅继承了《金瓶梅》等古典小说的文学价值,同时又创造性地吸收了现代文化思潮和新的小说技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正是张爱玲之所以能成为张爱玲的原因,也是张爱玲对中国文学与现代小说艺术的独特贡献。
其他文献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传播是其生命力的延续。纵观戏剧发展史,戏剧传播离不开新技术和新媒介,同时,戏剧传播也推动着戏剧这项古老艺术在不同时代探索出新的艺术发展路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戏剧线上传播已经成为戏剧传播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对今后戏剧的传承与发展,艺术形式的创新,观演关系的重构,商业模式的探索,以及戏剧艺术的重生,都起着积极作用。本研究以戏剧为对象,结合时代特色,从互联网传播的角度出发,探
歌剧是具有“综合美感”的艺术,其主要以歌唱艺术为主,管弦乐队为其伴奏,是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一个产物。音乐剧与歌剧都是用音乐表现戏剧的一种艺术形式,同属于音乐舞台艺术的范畴,但音乐剧更偏向大众化、娱乐化,并且音乐剧中舞蹈比重较歌剧更加突出。本文以音乐剧《屋顶上的提琴手》与歌剧《卡门》两部带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戏剧进行对比研究,即犹太民族特色和吉普赛民族特色,并且两民族都是欧洲不受当地人欢迎的的流浪民族,
19世纪60年代中期,乔治·卡特·司登德作为英国公使馆护卫队的一员来到北京。他具有出色的汉语学习能力,也对当时北京流行的小说、戏曲及民谣深感兴趣。司登德共编纂出版了《汉英合璧相连字汇》《汉英袖珍字典》《英汉官话口语词典》三部词典,两部译著《二十四颗玉珠串——中国歌曲歌谣集》《活埋——中国歌曲歌谣外集》,另外在《中国评论》《远东杂志》发表10篇文章,皇家亚洲文会华北支会中发表2篇演讲。本文主要研究司
沂南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方言区属上虽属冀鲁官话聊泰小片,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恰处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过渡地带,三大官话的过渡性特征在该方言有明显体现,语音上颇具特色。本文运用方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旨在前贤研究基础上,展示其内部差异性。此外,以尖团音作为专题展开研究,多维度考察尖团音变异的社会因素,进而分析变异原因与演变趋势。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
“实情连接成分”这一术语最早是由廖秋忠(1986)提出的,主要用于表达后面话语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也采用这一术语,并对其进行重新界定,将既能表明句子命题内容的真实性,又具有连接功能的词或短语均视作“实情连接成分”。根据实情连接成分的语义倾向,我们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类:1)表转折的实情连接成分,汉语主要包括“其实”、“实际上”、“事实上”,英语主要包括actually,in fact,as a matt
双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分为直觉加工和分析加工。其中,直觉加工是快速、自动化、占用认知资源少、基于信念的加工;分析加工是缓慢、受意识控制、占用认知资源多、基于逻辑的加工。关于双加工理论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主要集中于N2和P3两个成分,前者反映了分析加工与直觉加工的对抗,后者则与认知资源满足有关。近来的研究表明,直觉加工和分析加工不是相互独立的系统,通过训练图式的熟悉性,可以实现分析加
情绪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时刻反映人们当下的状态,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对人的认知产生调节作用。最近新的情绪研究表明情绪存在动机维度,情绪的动机强度会影响认知。人们在自我认知时存在自我识别优势,大部分学者认为自我识别优势与情绪的效价密切相关。然而,很少有学者研究情绪的动机强度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以往情绪和自我的相关研究的结论存在大量争议,可能是因为研究者忽略了情绪的动机强度,只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情绪的效价正
随着各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能够衡量城市承受冲击能力和恢复发展能力的城市经济韧性成为研究的热点。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改善传统金融服务,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为经济稳定运行做出重要贡献。但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城市经济韧性,有待进一步分析和证明。并且城市经济韧性和数字普惠金融均存在空间上的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需要结合空间效应深入分析。而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经济韧
植物多糖气凝胶原料来自植物多糖,安全无毒害,可作为食品的包装材料以及食品级吸附剂,对人体无危害,对环境也不会产生污染,而且用后可以回收降解,属于绿色材料。卡拉胶是从红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意义非凡、影响重大,它能够帮助乡村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可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还可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作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关键主体,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其具体行为方式起着难以忽略的作用。可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地方政府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行为还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主要以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为研究方法,并辅以文献研究和统计分析,将Q县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政